APP下载

他捧红了《太阳的后裔》

2016-06-02张莹

第一财经 2016年20期
关键词:娱乐渠道挑战

张莹

看完《太阳的后裔》第一集,骆俊澎脑子里迸出的第一个词是“撩妹”,这是他从这部剧里抓取的众多亮点之一。之后,团队里还有人提到了宋慧乔的“不显老”。于是这两个点被着重放大,在这部剧的宣传期间,围绕这两个营销点的内容在社交网络平台上被转载。这让这部韩剧在爱奇艺一上线就迅速获得了关注,仅前两集的点击量就超过了4亿次。

这正是骆俊澎试图达到的效果,他是爱奇艺的内容营销总监,负责让爱奇艺上的电影、电视剧、自制网剧以及综艺节目等内容被受众知道、引起话题,并吸引人来看。

大学学的旅游管理,但“自带一颗八卦心”的骆俊澎发现自己对娱乐行业更感兴趣,于是2004年本科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上海《东方早报》文化版的娱乐记者。

11年的娱乐记者生涯为他现在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做娱乐记者最重要的是能抓到点,知道哪些东西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做内容营销也是如此。”骆俊澎认为精准地抓住读者或是用户,这种感觉是要练的。“以往做娱记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多看港台新闻,从标题到内容去学习他们对于新闻点的包装技巧。所以我也许文笔不是最好的,但总是能包装出一些抓人眼球的点。”骆俊澎说。

这些经验为他进入爱奇艺之后的拓展工作带来了一些帮助,但他面对的更大的问题是:渠道变化太快了!

以前的内容营销往往通过平面媒体和门户网站宣传就可以产生影响力,而现在则必须借助互联网,迅速吸纳和尝试新的东西。

“在互联网上做营销并不是大而全就好,所有的东西最后必须落到小视角,这方面完全是在失败中成长。”骆俊澎记得自己在做《爱上超模》的节目时曾经尝试了很多话题,其中“长腿123”只是无意中的一个发现—一位模特腿长超过吉尼斯纪录,但没想到这样的话题引起了很多讨论,并持续霸榜。

熟悉渠道,并且知道怎么把渠道玩转,是骆俊澎工作的核心,所以他必须跟紧潮流,去摸索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点。

除此之外,他每天都要阅读大量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我是个对资讯比较疯狂的人。”在骆俊澎订阅的公众号里,不仅有娱乐,也有互联网、财经、时事等内容。“关注公众号一方面是为了跟进当下潮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了解新的推广渠道,以及发展趋势。”

当意识到时下愈发流行的直播趋势后,骆俊澎把它和代购结合在一起,用到了不久前的东京动漫展上。他们从爱奇艺会员数据库里选择了几位动漫发烧友一起前往东京,以动漫迷的视角来直播。直播过程中,如果在线观众在动漫展上发现了喜爱的商品,骆俊澎团队提供代购服务。

但并不是每个项目的营销都能像《太阳的后裔》这样成功,有时候和团队绞尽脑汁抛出的点,放在新媒体上却反响平平。“一旦发现这个点行不通就立刻换一个方向。”快速反应是骆俊澎工作的常态。不过也正是如此,骆俊澎十分享受这样的工作,“把一个内容推火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非常刺激。”

C=CBNweekly L=Luo Junpeng

C: 做娱乐记者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L: 刚开始做记者时的挑战是消息源,要获取信息,必须跟很多人搞好关系。那时候娱乐新闻跟现在不太一样,竞争比较激烈,光是上海的几家媒体为了拼独家都会使出绝招,所以挖掘新闻是一个挑战。当然也会遇到粉丝的攻击,一开始会难受,后来觉得只要我的采访和内容是真实的就够了。现在一些贴吧里还有攻击我的帖子,我选择不看。

C: 为什么想要转行?

L: 个人觉得做娱乐记者还是有一点吃青春饭,希望有些改变。我喜欢新鲜的东西,希望挑战一些新事物,做营销可以一直不断接触新的东西。

C: 如何适应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的转变过程?

L: 首先自己思路要清楚,不能乱;第二管理十几个人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独来独往,需要经常跟团队打成一片,用他们的想法和思路去沟通。现在团队里有很多90后,每个人的个性都需要挖掘,要花时间沟通。另外,你必须让大家服你,要表现出比他们更加专业和权威。

猜你喜欢

娱乐渠道挑战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渠道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