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岛屿争端知多少

2016-06-02刘建春

新民周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马岛独岛岛屿

刘建春

岛屿争端的背后往往纠结着长期的历史根源、敏感的民族情感、重大的现实利益和长远的未来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涉及领土、主权、海洋权益、战略利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政府都不会也不敢轻言放弃。

我们的地球是个名副其实的水世界,海洋的面积有38个中国这么大,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打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地球上的陆地,一块块地散布在地球表面的海洋上。这些陆地,大块的叫大陆,小块的叫岛屿。地球上的岛屿数以万计,这些岛屿的总面积加起来有970多万平方公里,和我们中国的面积差不多。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岛进行了一场历时数月的战争。最后,阿军投降,战争结束,但两国关于马岛实权的争端,至今仍未解决。

海洋岛屿事关当事国主权、安全和经济利益,岛屿争端几乎遍布全球各个海域。据统计,全世界有近60个国家存在岛屿争端,占全球沿海国总数的40%。

争的是岛

比的是综合国力

岛屿争端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的岛屿争端是由于一些国家在历史上经历了分裂或合并而遗留下来的历史悬案。例如,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对白礁等岛礁的争端。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时,新加坡曾是联邦的一部分。1965年,新加坡宣告脱离联邦,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两国都宣称对白礁等岛礁拥有主权。

也有一些岛屿争端,是殖民时期或历史上留下的“后遗症”。如伊朗和阿联酋对阿布穆萨岛的争夺是典型的殖民时代遗留问题。1971年11月,英国殖民势力撤离该地区后,并没有清晰地判定位于霍尔木兹海峡入口处的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的归属,这为后来阿联酋和伊朗之间的岛屿冲突埋下了隐患。

有的岛屿争端则是因为争议岛屿位于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理位置。例如,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图兹拉岛之争。该岛位于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刻赤海峡中段,是刻赤海峡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苏联解体后,俄乌两国在刻赤海峡界定问题上分歧严重,图兹拉岛主权问题也长期难以解决。

岛屿争端当事国表达主权诉求的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国家领导人和民众的言行宣示,包括实施登岛等。近年来,有关国家及其民众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方式表达主权诉求。例如,阿根廷以非常独特的奥运会备战广告方式,重申其对马岛的主权。韩日争相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争议岛屿的主权广告等。

岛屿争端,是世界难题,能够圆满解决、各方均满意的例子屈指可数。国际司法解决是常规选项,争端当事国达成一致意见,将有关岛屿争端提交国际法院、国际仲裁法院或国际海洋法法庭裁决。目前以此方式解决的岛屿争端不足10例。

通过外交谈判成功解决的例子也有,但是极其罕见。目前唯一典型案例就是位于北极地区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有关国家通过外交谈判,于1920年在巴黎签订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规定该群岛主权归属挪威,而其他所有缔约国公民均有权依据该条约并在遵守挪威法律的条件下,在该条约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从事科学研究、渔业捕捞、矿产资源开发和商业等权利。

通过武力方式解决,典型案例是英阿马岛战争。为了争夺马岛主权,英国和阿根廷于1982年爆发战争。尽管英国获胜并占领了马岛,但争端并未真正结束。

岛屿争端的背后往往纠结着长期的历史根源、敏感的民族情感、重大的现实利益和长远的未来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涉及领土、主权、海洋权益、战略利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政府都不会也不敢轻言放弃。

岛屿之争,目前还没有妥善解决纷争、各方均满意的灵丹妙药。但是,有一点渐成共识,目前的实际控制很重要。解决岛屿争端,外交谈判是主要渠道,国际司法是重要手段,军事实力是强大后盾,综合国力是根本保证。面对岛争,只有加速提升综合国力,努力拓展外交渠道,才能在解决岛屿争端中赢得主动。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最南端的国后岛,这是俄罗斯总统首次视察俄日之间存在争议的岛屿。

让我们回顾几个典型的岛屿争端的历史:

英阿岛争

战争无法定乾坤

南美强国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二流帝国要捍卫日不落的荣耀与尊严,于是一个在家门口燃起狼烟,一个跨越大半个地球来打一场反击战。英国和阿根廷马岛之战,就是这样在1982年发生了。

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位于南大西洋,靠近南美大陆南端。该群岛由346个岛礁组成,总面积15800平方公里,比北京市略小些,其中长年有人居住的有15个岛屿,主要有索莱达岛(即东福克兰岛,本文简称东岛),大马尔维纳斯岛(即西福克兰岛,本文简称西岛),总人口约两千,绝大多数是英国移民后裔。首府为斯坦利港(即阿根廷港)。

马岛距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的要冲航道麦哲伦海峡250海里,距阿根廷本土276海里,距英国本土7000海里。岛上多沼泽,生物资源贫乏,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不仅位于沟通南半球两大洋交通的必经之路,而且漫长曲折的海岸线组成的众多港湾,适合船舶停靠。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都利用这一基地牢牢占据南大西洋的制海权。而近年来,马岛又成为开发南极的前进基地,其地位更显重要。加上80年代发现的海底石油,更加剧英阿对马岛主权之争。

英阿对马岛的主权之争,由来已久,漫长而复杂。大航海时代之前,人类对岛屿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像今天这样深。关于马岛的发现,英国和阿根廷的表述有所不同。英国认为,1592年,英国人约翰·戴维斯发现该岛,阿根廷则认为是葡萄牙人戈梅斯于1520年发现的。此后你来我往,英国认为150年以来并未中断对马岛的管治,阿根廷认为独立后从西班牙手里继承了对该岛的主权,谁也没法说服对方。

1972年,在马岛附近海域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双方的立场因此更加强硬。1982年2月谈判再次破裂。同年4月2日阿政府派兵占领马岛,英国立即宣布与阿根廷断交并派出特遣舰队,震惊世界的马岛战争爆发了。

当时,阿根廷认为英国不会劳师远征,而且许多英国国民也不知道马岛位于哪里,有人还以为位于苏格兰沿海呢。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议会演讲时呼吁:“支持我吧!支持我就是支持英国!”经过70多天的战斗,6月14日英军攻占马岛首府,驻岛阿军宣布投降。

战后马岛开始使用自己的宪法、货币、旗帜和国徽,以体现岛民自治。几经谈判,英国和阿根廷于1990年达成复交协议,但英国一直拒绝与阿根廷讨论马岛主权问题。马岛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领土争端已经画上了句号,与朝鲜战争一样,英国和阿根廷双方只签订了与战争本身相关的停战协定。马岛,是两国外交中敏感而又重要的一点。马岛附近海域蕴藏约600亿桶石油,不远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南大西洋地区的资源宝库,主权之争势必持续下去。

2014年11月13日,Geoje island。站在外岛最高处的瞭望台,不时有韩国本土游客把着望远镜远眺大海,据说顺着望远镜的方向看过去就是独岛。

日俄岛争

历史祖产与二战遗产之辩

南千岛群岛是指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四个岛屿,俄罗斯称这四个岛屿为南千岛群岛,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东临太平洋,北面是鄂霍次克海,东北面是择捉海峡,西南隔根室海峡与北海道相望,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据日本史料记载, 17世纪中叶,日本北海道松前藩主就曾派员到该地对岛上居民实行同化政策,并于1644年绘制了一幅包括千岛的地图。到1799年把千岛置于其管辖之下。而俄国人最初来此探险是在1742年,比日本人迟了一个多世纪。但是,对于日本方面的观点,俄方表示反对。它始终坚持认为,四岛从来就是俄领土。几百年来,日俄一直为这些岛屿的归属争执不休。

1855年2月,日本和俄国签订了《日俄和亲通好条约》,条约规定:“今后日本国和俄罗斯国的疆界应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择捉全岛属于日本,得抚全岛及其以北的千岛群岛属于俄罗斯。”也就是说北方四岛归日本所有。

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后, 两国签署了《朴次茅斯和约》,又将库页岛 南部划给日本。也就是说,北方四岛的主权在二战临近结束时属于日本,这个脉络是基本清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晤,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当时美英为了敦促苏联尽早出兵与日本作战,应苏联的要求,规定战争结束后,“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同年8月7日,苏联对日宣战,在8月28日至9月3日的7天战斗中,苏军完成了对择捉、国后两岛和不属于千岛群岛的色丹、齿舞等岛屿的进驻与占领,并于次年12月将四个岛上的1.8万名居民全部遣返日本。1947年1月,苏联把这些岛屿正式并入苏联版图,划入萨哈林州,成为其领土的一部分。但日本认为,它未在《雅尔塔协定》上签字,不予承认这个结果。

自1955年6月起,日苏两国开始在伦敦进行复交谈判。1956年10月,日本和苏联签署了关于结束两国战争状态并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宣言,宣言确定,苏联为了满足日本的愿望和考虑到日本的民族利益,同意把齿舞群岛和色丹岛移交日本。但附有条件:这些岛屿将在苏日之间的和约缔结后移交日本。至于择捉和国后两大岛的归属,双方未达成协议。但是此后,由于择捉、国后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影响到两国和约的签订,进而牵涉到齿舞和色丹不能移交日本。

以后,日苏之间举行了多次谈判,几乎每次日方都向对方重申坚决收回四岛的立场和决心。但是,在归还四岛的问题上,苏方始终没有松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政治遗产。

日方认为,俄方利用日本战败强占四岛是“非法占领”,只有将四岛归还日本后,日本才能与俄签署和平条约。俄方认为其占领四岛是二战的结果,改变这一结果将意味着否定二战。

最近几年,俄罗斯领导人频频视察南千岛群岛,日方多次要求归还“北方四岛”,均未成功。

今年5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索契出席了俄罗斯-东盟峰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就记者关于俄是否会就领土问题向日本要高价的提问,普京明确回答,俄罗斯不会出卖任何东西。普京说,俄日是邻国,双方关系水平很高,俄方不会把领土争端与俄日在其他领域的合作问题挂钩。俄方愿与日本就签署和平条约问题对话,包括讨论领土问题。

日韩岛争

谁占领谁就主动了

独岛是远古时期火山爆发生成的一个小岛。位于朝鲜半岛与日本群岛的中间。它是以东岛和西岛为中心,由32块岩石和暗礁组成的小规模群岛。独岛总面积为0.18平方公里。它与韩国东海岸的距离为215公里,与日本岛根县惠云的距离为212公里,所以独岛位于与两国本土距离大体相一致的位置。但是,它与韩国郁陵岛的距离为92公里,与日本隐岐岛的距离为160公里。

根据韩国的记载,独岛与郁陵岛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个叫做“于山国”的国家,于山国在公元6世纪初被新罗征服,从此并入新罗领土,成为了韩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独岛还先后被称为芋山岛、三峰岛、海狮岛和加地岛,于1881年改称现名。

日本第一次认识到独岛,并对其做出记录的是1667年,在《隐州视听合记》中,首次使用了松岛和竹岛的名称。1905年2月22日,岛根县知事发布第40号告示,宣布“隐岐岛西北85海里处的岛屿称为竹岛,并属于本县”。这也成为日本政府现在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的主要证据。

韩日之间对独岛(竹岛)主权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日本方面对于韩国提供的有关独岛方面不连贯的历史文献资料表示出了相当大的异议;同样韩国方面也对日本有关竹岛和历史上的松岛是同一概念的说法表示不认同。

韩国建国后,美军将其占领下的半岛领土一起交给了韩国,但独岛(竹岛)的归属却没有明确。在1951年缔结的《旧金山和约》中,美国又有意避而不提该岛归属问题,从而留下了日本和韩国争端的种子。

1952年1月,韩国首任总统李承晚发表“关于毗连海域主权的总统声明”,独岛被韩国划归为领海管辖。日本政府遂向韩国单方面宣布的“李承晚领海线”提出抗议,不承认韩国的领海线划分法。

1953年5月,日本趁朝鲜战争仍在酣战之际,曾派兵一度占领了该岛,并在岛上建立了领土标志碑。

当韩国方面得此消息后,居住在郁陵岛上的韩国居民立即组成“独岛义勇守备队”。1953年7月12日,在23岁的洪淳七的领导下,韩国义勇守备队开赴独岛,将日本军人赶走。至此,独岛完全在韩国的实际控制之下。在现今行政区划中,韩国将其归为庆尚北道郁陵郡郁陵邑独岛里1-37番地管辖。

自1957年开始韩国在独岛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如今独岛东岛上韩方设有一个无人灯塔、两个瞭望哨所、三间房子以及各种天线和石碑等设施。1981年底,韩国海军人员还在岛上修建了守岛工事。

自1954年以来,日本每年都向韩国政府递交外交抗议文件,指出独岛是日本领土,韩国必须立即撤出该岛。韩国政府一再声明,独岛归韩国固有领土。

日本方面多次建议将该岛争议提交海牙国际法庭裁决,但韩国外交通商部认为“独岛问题已不是外交纠纷问题,而是主权问题”,以主权问题不容谈判为理由予以断然拒绝。

1965年6月,日韩邦交关系正常化,两国一致同意“日韩两国的所有纷争,首先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外交途径不能解决的,通过两国政府认可的手段进行调解解决”。因此,日本政府提出与韩国就该岛纷争进行对话。但韩国官方则不容置疑地认为,“独岛自古以来是韩国领土,这个问题不能作为两国纷争进行对话”。

如今,韩国在独岛常年派驻34名武装警察,同时配置了驱逐舰、快艇、直升机,并已开始在独岛兴建永久性的码头。而日本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对该岛拥有主权的声明。

猜你喜欢

马岛独岛岛屿
我画上一座岛屿(四首)
韩国“独岛守护人”因病去世
蜿蜒曲折的岛屿迷宫
没有大海,如何会有岛屿
岛殇——英阿马岛之战
韩总理首次主持“独岛会议”
马岛战争中空袭与反空袭作战的特点及启示
马岛战争的经验和启示
英阿马岛战争对登陆作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