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也需要“供给侧改革”
2016-06-0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战略路线与思路,即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进产业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主题词。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保持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申请与授权量多年来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我国的知识产权行业也存在着专利质量不高、权利不稳定、转化率低、商标权争议多发等问题与不足。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知识产权制度本身也需要从“创新驱动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战略角度出发,做出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与改革。
提高知识产权本身的质量,是当下我们知识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点。具体来说,就是提高专利权的技术先进性、权利稳定性与可实施性,维护商标权的高稳定性。权利稳定性是知识产权所有功能与价值的基础,不稳定的权利还不如没有;不能实施的知识产权也不具有保护创新的意义,不应该予以“专有权”形式的保护。而要想切实提高知识产权的质量,首先必须改变甚至放弃按照知识产权数量发放的补贴与相关优惠的各种政策、规章,要把引导和扶持的重点放在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实施上来。
提高知识产权转化与实施的效率,是实施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着眼点。仅仅凭借数以百万、千万记的数量优势,并不能有效地保护创新,有时反而为创新设置了很多障碍。这里不是否认知识产权数量的必要性,而是要强调在有相对充足的数量之后,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实施显得更为重要。
降低知识产权的申请、持有与交易的成本,是我们制度创新的试金石。降低申请、持有与交易成本绝不是简单的降低官费、年金与免税等这些看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却很复杂的方式;这里的“成本”也不仅仅是资金成本,而是要切实减少那些高质量知识产权的权利人获取与维护自身核心知识产权所付出的资金、人力与时间等综合成本。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论怎样调整,知识产权制度都必须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没有市场经济作为基础,知识产权制度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