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没有十年规划

2016-06-01

商界评论 2016年5期
关键词:本质管理者价值观

时代的更迭,造就了90后新生代的独特。

企业管理应该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更新自身的管理模式,抓住问题本质。

90后为什么又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到底是什么造就了90后的今天?每一个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之外,也必然兼备同时代的共同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时代造就新生代

众所周知,90后从出生一开始,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人要优越许多,社会经济迅猛增长,居民生活逐渐富裕,物质产品丰富,90后更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此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在这样的生长环境里,有一小部分人比前几代人来说,更显得有些孤僻。

此外,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经济全球一体化”,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国,各国交流日益广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90后本身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这就导致了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消费观念日趋强烈,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他们几乎是靠吃超市的东西、用洋产品长大的一代,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背后支持消费的能力也更强。在这个基础上,钱和获得钱的重要性或多或少被过分强化。

9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父母一代物质生活富裕,教育孩子时会要求他们更独立、更自信。但90后在几代人矛盾的家庭教育中,培养成多变现实、缺乏对组织的忠诚感,以个人自由和个性作为追求和崇尚的价值观。价值观更现实,审美趣味也更中性化,生活方式更模糊,道德界限也越来越不明晰。他们中的一些人除了关心自己怎么舒服地生存下去,也早早地掌握社会游戏规则,对于其他问题显得并不关心,也没有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90后具有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往往具有成年人很难理解的特别爱好;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突破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更加现实;市场消费观念强烈,但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自我个性张扬,有时候又表现出多元化的一面;处于网络时代,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内心又显得无限空虚。

人性管理模式

这些与上几代人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必然造成90后与70后、80后具有明显的代沟。同时,也让我们看到90后一代的身心本质,而这个本质的背后就是人性。而很多企业今天为什么会遭遇管理代沟问题?这本身是一个社会化问题,即上一代人将原有社会化观念带入并强加于90后一代人身上,长期忽视和淡化了人性这个根本。基于人性化的管理,我们需要回归管理的本质。因此,需要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调平等、包容的企业文化。由于 90后的权利意识明显增强,他们追求公平、公正、平等。但是,大多数管理者至今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多企业依然沿袭过去家长式的管理,再加上企业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严重影响了90后员工的积极性。如在珠三角诸多的制造企业,会根据员工职位的高低,提供有差异化的工作午餐。就因简单的一个餐厅分级管理,就会导致流失了不少优秀的90后基层员工,原因就是员工感受到了“不平等待遇”。

因此,当90后逐渐成为公司中流砥柱的时候,我们的管理者就需要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了。首先要更改态度,平等对待每一名员工,包容员工的个性化,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简单自上而下的命令和一成不变的管理。管理者应在企业中推行平等、包容的文化,减少等级观念,营造出彼此尊重、平等、宽松、包容的企业氛围,让90后员工感受到平等的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企业归属感。如华为一贯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保持着外界对它的神秘,但是当余承东出任CEO以来,屡屡爆出惊人之语,这在华为内外掀起轩然大波,一度曾传出禁言下课的风波。但任正非说过,只有宽容才会使团队大多数人与你一起认知方向,只有妥协才会使坚定不移的正确的方向减少抵抗,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你的正确目的。

第二,建立民主、透明的管理模式。90后一代崇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权利的诉求。这就要求管理者无论是在管理决策上还是日程管理过程中,以及公司整体管理设计上,都应让所有的员工参与,发挥员工集体的智慧。而我们的很多企业老板和高层习惯了享受权利,习惯了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习惯了个人说了算的决策;在日常管理中,从不用考虑下属员工的想法和感受,更不用说参与管理,民主决策了。而且由于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不透明,老板总是左右担心,遮遮掩掩,但当面对90后新一代人进入职场的时候,企业管理自然哑火,不中用,也阻碍了公司的发展。因此,完善的公司制度、民主决策,一方面可以减少被老板盘剥的机会;另一方面,员工还可以实现自我,更是大大减低了公司决策的风险。

第三,多元化的激励机制设计。90后一代生长在物质相对丰富、社会环境复杂、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这造成了他们多元化的价值观,以此在工作需求与动机上也显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既有利益要求,也有情感需求,还有参与需求、学习需求。与此相对应,企业需要采取多元、复杂的激励模式,尤其注重满足90后员工的心理期待,在注重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员工参与的同时,要关注利益的分享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管理本质没变

华为的发展历史中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分权分利的机制。在华为,很多90后刚毕业就被派往非洲。大多数人都说,为了赚钱,在非洲3年差不多可以赚到100万元,赚够就去留学。但当到了第二年的时候,诉求就变了,因为这时他可能被提拔了,这时候什么激励着他呢?权利,能力通过权力的赋予而被认可。到了第三年他不想走了,为什么?成就感。如此落后的一个国家的通信网络建设,他是参与者,让几千万人可以通过现代通信工具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流,这时候往往会有一种强大的成就感。而且在非洲,他可以根据安排去客户老大的办公室、家中,甚至参加总统的某个宴会,也可能参加总统阅兵的时候被邀请成为嘉宾。这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成就感?

其实,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企业管理的人也在变,如果我们一直抱着过去固有的观念和模式,守着自认为“优秀”的一亩三分田,几十年的不变,结果就会是落得个如近年来的日本家电企业三洋、东芝、夏普、松下等被收购的结局。

而且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迎来00后加入职场,企业自然又将会面对新一代的管理问题,但实际上,对任何一家企业,在任何一个时代,无论是从泰勒科学管理的启蒙到今天合弄制管理,合伙人制管理兴起,所有的管理本质是不会改变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对别人的同情,愿意为别人服务,这是一种善意,愿意帮他人改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也是一种善意。管理者要做的是激发和释放人本身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

管理没有十年规划,时代的更迭在未来将会造就更多的90后群体,企业家需要做的,就是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非纠结于某一代的管理。管理者能够抓住上述管理的本质,就没有所谓“问题的一代”,“问题的一代”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企业家也不要被这些所谓管理的问题表象所困惑,而应基于人性本身的管理本质出发,以不变的管理应对万变的环境,那些被称之为管理的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本质管理者价值观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