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6-06-01夏林刚
夏林刚
中图分类号:S85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6)01-0031-03
鹅副粘病毒是以鹅肠的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特征病变为肠道前期表现为浆液性炎症,中后期肠道出血溃疡,并有大量纤维性结节,不易剥离。本病最早于1997年7月被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等在国内首次发现,同时王永坤等也报道了此病。在短短的几年内,流行地区不断扩大,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 诊断
1.1 病原学 病原为禽副粘病毒Ⅰ型(APMV-1),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鹅副粘病毒。该病毒能够引起多种动物的感染和发病。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呈多形性,大小约100~250nm。病毒有囊膜,囊膜上有纤毛,核酸为单股RNA,含有6组基因,用于编码6种蛋白,其中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糖蛋白和融合(F)糖蛋白有重要生物学功能。F蛋白是使病毒脂蛋白囊膜宿主细胞表面包膜融合的主要因子,是病毒感染细胞所必须的,同时F蛋白的裂解能力是病毒毒力的主要决定因素。HN糖蛋白是一种Ⅱ型膜性糖蛋白,其纤突的膜外区包含有该糖蛋白的全部抗原识别位点、受体识别位点和神经氨基酸位点,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基酸2种活性。这2种糖蛋白共同决定病毒的毒力强弱。
分子结构:GPMV囊膜上的纤突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其基因组为单股负义线性RNA,主要包括6组基因,分别编码6种结构蛋白,其中3种蛋白与囊膜有关,即固定在病毒囊膜表面上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融合糖蛋白(F) 以及膜蛋白(M)。另外3种蛋白与基因组RNA有关,分别是核衣壳蛋白(NP)、磷蛋白及高分子量蛋白(M)。
1.2 临床症状 病鹅初期大多表现精神不振,采食、饮水减少,有时勉强采食或饮水,又随即甩头吐出;拉白色稀粪或水样腹泻,部分病鹅时常甩头,并发出“咕咕”的咳嗽声。病情加重后,病鹅双腿无力,蹲伏地上,不愿行走。后期病鹅极度衰弱,浑身打颤,眼睛流泪,眼眶及周围羽毛被泪水浸湿,有时鼻孔流出清亮水样液体,头颈颤抖,呼吸困难。最终常见病鹅相互拥挤在一起,远离其它尚能行动的鹅,体重迅速下降,并渐渐衰竭而死,重症病鹅及病死鹅泄殖腔周围羽毛常沾污大量白色粪便。
病鹅精神不振,羽毛蓬松,常蹲地,食欲减退或废绝,拉稀,体重迅速减轻,种鹅产蛋下降或停止,但饮水增加,多数病鹅初期拉白色稀粪,其后粪便呈水样,暗红色,黄色或墨绿色;出现症状1~2d后瘫痪等。
1.3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本病最早从隆昌鹅开始发病,现在太湖鹅、朗德鹅、雁鹅、四川白鹅、永康鹅、闽北鹅、阳江鹅、狮头鹅、四季鹅、杂交鹅以及地方草鹅等不同品种均易感发病。实验证明:GPMV对鸡、鸽、七彩山鸡、鹧鸪、番鹅具有100%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鹌鹑、杂交黄鸡、珍珠鸡有50%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1日龄雏鹅无致病力。
各种年龄鹅都可以发生,危害极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98%。不同日龄的自然感染病例,潜伏期一般在2~5d,病程一般在1~6d,人工感染一般雏鹅在2~4d发病,病程1~3d。对鹅和鹅胚,鸡和鸡胚均属于强毒力的毒株。能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不同日龄鹅均有易感性,发病最小的仅3日龄,最大的为300余日龄,但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其中15日龄以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达100%,而且,病程短,康复少。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禽和流行期间的带毒禽,病禽是最大的传染源,由被病鹅污染的空气、饲料、饮水、用具及排泄物、尸体等传播。带毒鹅及携带病毒的人员流动对传播也起到重要作用。从国内所报道的材料来看,本病的传播感染途径主要以水平传播为主,垂直传播也存在可能性,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本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从2月份开始少量发病,3月份起发病明显增多,至5月份一直维持在较高发病水平,还有的学者指出,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春、夏两季,而秋、冬两季少发。
1.4 病理变化 皮肤淤血,心脏冠状部有出血点,肝脏和脾脏肿大,淤血,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坏死点或坏死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粘膜有散在分布的淡黄色或灰白色芝麻到黄豆大小的痂块,剥离后呈现出血面或溃疡面,有的病例直肠和泄殖腔也有与肠道相同的病变和弥散性点状出血,大部分病例腺胃及肌胃充血、出血;少量病例食道下端粘膜有散在的白色或黄色结节。部分病例脑外膜充血、淤血;肾肿大,气囊混浊。
1.5 组织学变化 可见肝细胞严重水泡变性或脂肪变性,并且大量坏死溶解:脾脏淋巴细胞坏死,脾小体消失;腺胃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固有层严重水肿,有时可见炎性细胞;粘膜下浅层和深层腺体上皮变性坏死,浅层腺体的破坏尤为严重,有的结构大部分损坏,甚至完全崩解消失;腺体之间结缔组织内血管扩张充血,并常见炎性细胞浸润。
肠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肠内容物含有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部分病鹅肠粘膜固有层充血、出血。大部分病例,病变深入到粘膜下层和肌层,粘膜下层常见严重的充血、出血。肠道淋巴组织内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数量显著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有的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胸腺、法氏囊淋巴滤泡髓质区淋巴细胞严重变性、坏死;脑表现非脓性脑炎变化,血管周围淋巴间隙扩张,神经胶质细胞弥散性或呈灶性增生,部分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脑膜和实质血管扩张充血,实质内有些部位可见小的出血灶,部分血管的内皮细胞因变性肿胀而向管腔内突出,并与基膜分离,血管周围淋巴间隙显著扩张;神经细胞变性,严重者胞核溶解消失;有些病例可见神经胶质细胞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
1.6 实验室诊断方法 红细胞凝集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A-HI)结果表明,GPMV鸡胚、鹅胚尿囊传代毒对鸡、鹅、鹅、鸽、小鼠、绵羊、牛蛙、蛇、山羊和人O型红细胞均有凝集作用,对猪红细胞可凝,不凝集驴红细胞。但鹅胚接种后,其死胚尿囊液不能凝集鸡、人O型红细胞。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做出初步诊断。如果需要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病毒的分离和鉴定是本病最可靠、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首先进行病毒的增殖,病毒RNA的提取,RT-PCR反应,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以及分析。其他实验室诊断方法还有单向辐射免疫扩散、免疫荧光试验、鸡胚中和试验、蚀斑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电镜技术等。但应注意,分离到的病毒不一定是强毒。环境中广泛存在副粘病毒,有可能是弱毒或中等毒力的毒株,所以分离株不应结合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进行综合分析,需针对分离的毒株作毒力测定后,才能做出确诊。还可以应用免疫组化和ELISA来诊断本病。
2 防治措施
2.1 疫苗防治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应以预防为主。目前鹅副粘病毒病没有活苗可供使用,仅有灭活苗。鹅副粘病毒病灭活苗有I号和Ⅱ号2种剂型,使用时应根据不同地方、疫病流行情况以及鹅群的用途等进行选用,才能比较有效地预防和扑灭本病的流行发生。
据报道,用鸡ND I系苗对发病鹅群做紧急接种,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由扬州大学研究的油乳剂灭活苗能较好地控制该病的流行,从免疫效果观察,在免疫后7d即可产生抗体(平均23.9),15d达到26.7,30d抗体达到高峰(28.8)最高达到211,45d后仍保持较高水平(28以上),然后缓慢下降。据调查,生产实际中用灭活苗紧急接种发病鹅群保护率可达83.33%。
种鹅免疫:在留种时应进行一次免疫,产蛋前2周第二次免疫,二免后3个月进行三免,使鹅群在产蛋期具有免疫力。雏鹅免疫:母源抗体正常的雏鹅首免在15~13日龄左右,2个月后进行二免;无母源抗体的雏鹅(种鹅未经免疫)首免应在7日龄左右。
雏鹅群免疫:种鹅经免疫且母源抗体HI为2 的雏鹅群,第1次免疫在15日龄左右,用I号剂型灭活苗免疫,每雏皮下注射0.5ml;第2次免疫,在第1次免疫后2个月内进行,每鹅肌肉注射0.5ml。种鹅未经免疫或无母源抗体的雏鹅群,第1次免疫应在2~7日龄或10~15日龄用I号剂型灭活苗免疫,每雏皮下注射0.5ml;第2次免疫,在第1次免疫后2个月内进行,每鹅肌肉注射0.5ml。
紧急预防接种:当饲养鹅群的周围已发生鹅副粘病毒病时,对健康鹅群除采取消毒、封锁等措施外,还应立即注射Ⅱ号剂型灭活苗。每鹅皮下或肌肉0.5ml,种鹅1.0ml。在Ⅱ号剂型灭活苗免疫后1个月再用I号剂型灭活苗免疫。
2.2 综合防治措施 鹅副粘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可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因此平时应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调整鹅群的饲养密度,注意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消毒鹅舍及用具,对4~8周龄的仔鹅可全群喂服维生素和抗菌药物,或在饲草中添加自制大蒜酊。在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应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及早接种疫苗,对已发病鹅群,要分病鹅和假定健康鹅区别对待,已发病鹅用蛋黄抗体治疗,未发病鹅使用疫苗紧急接种;10~14日龄雏鹅每只肌注0.3ml,青年鹅每只肌注0.5ml,大鹅每只肌注1ml,或种鹅产蛋前20d时肌注0.5ml/只,疫苗可在常温下避光保存,使用方便。免疫效果好。全场清除粪便、污物、彻底消毒,对病死鹅要作深埋处理。不要随便到外地引种,以免带回疫病,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观察。
免疫接种,用鹅副粘病毒疫苗进行免疫注射,雏鹅每只肌注0.3ml、青年鹅每只0.5ml、大鹅每只1.0ml、种鹅产蛋前21d每只0.5ml。对病鹅用抗鹅副粘病毒血清注射,同时用百毒杀带鹅消毒和洗刷饮水槽、料槽等用具。用强力霉素或替米考星和百毒克等抗病毒类药合用5~7d,效果较好,还要供给足量多种维生素、电解多维等。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鹅群密度,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勤打扫粪便,定期消毒,对病死鹅要做深埋处理。养鹅户最好不要同时养鸡、鹅,以免交叉感染,同时要特别注意搞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