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6-06-01江红艳
江红艳
中图分类号:S834.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6)01-0017-02
1~21日龄的鸭称为雏鸭,是鸭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的时期,其体重可增加到初生重的15~20倍,是培育种鸭极其重要的饲养阶段。雏鸭阶段,由于小鸭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抗病力较弱,饲养管理略有疏忽,即影响生长发育和引发疾病,甚至死亡。所以,抓好雏鸭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1 育雏前准备
首先,要检修好育雏舍,准备好加温、采食、饮水等育雏的工具,并连同育雏舍一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可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5g高锰酸钾和30ml福乐马林熏蒸);接着,要准备足够的饲料、药品,地面饲养的还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干燥清洁的垫草,如刨花、木屑或切短的稻草等。进雏鸭前还要调试好加温设备,做好加热试温工作,一般要提前1d将育雏舍的温度升高到30℃左右。
2 育雏方式
采用合适的育雏方式,育雏方式一般有3种情况,即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立体笼育。地面育雏是在育雏舍的地面上铺上5~10cm厚的松软垫料,将雏鸭直接饲养在垫料上,采用地下(或地上)加温管道、煤炉、红外线灯泡等加热方式提高育雏舍内的温度。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投资少,但房舍的利用率低,且雏鸭直接与粪便接触,羽毛较脏,易感染疾病。网上育雏是指在育雏舍内设置离地面30~80cm高的金属网、塑料网或竹木栅条,将雏鸭饲养在网上,粪便由网眼或栅条的缝隙落到地面上。这种方式雏鸭不与地面接触,感染疾病机会减少了,房舍的利用率比地面饲养增加1倍以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大量垫料,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较大。立体笼育是指将雏鸭饲养在特制的多层金属笼或毛竹笼内,这种育雏方式比平面育雏更能有效地利用房舍和热量,既有网上育雏的优点,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缺点也是投资较大。目前生产商品肉鸭多采用网上育雏或立体笼育,肉用种鸭一般采用地面育雏或网上育雏。
3 育雏条件
3.1 温度 温度适宜时,雏鸭饮水、采食活动正常,不打堆,行动灵活,反应敏捷,分布均匀,生长快。温度偏低时,雏鸭趋向热源,相互挤压打堆,这样易发生呼吸道病,易造成死伤,生长速度也会受到影响。温度偏高时,雏鸭远离热源,渴欲增加,食欲降低,正常代谢受到影响,抗病力下降。
3.2 湿度 雏鸭出雏后,通过运输或直接转入干燥的育雏室内,雏鸭体内的水分将会大量丧失,失水严重将会影响卵黄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和生长。因此,育雏初期育雏舍内需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60%~70%)。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体重增长,呼吸量加大,排泄量增大,此时应尽量降低育雏舍的相对湿度(50%~55%)。
3.3 饲养密度 密度应根据季节、雏鸭的日龄和环境条件等灵活掌握。密度过大,鸭群拥挤,采食、饮水不均,影响生长发育,鸭群的整齐度差,也易造成疾病的传播,死淘率增高。密度过小,房舍利用不经济。
3.4 光照制度 刚出壳的雏鸭宜采用较强的连续光照,以便使其尽快熟悉环境,迅速学会饮水和采食。0~4周龄雏鸭连续光照的时间每天23h,提供1h黑暗,使鸭群适应黑暗的环境,以免停电时引起惊群。光照强度至少为10lx,如用白炽灯泡,则每平方米应有5W的照度。
4 雏鸭的饲养管理
4.1 接雏和分群 把雏鸭从出雏机中捡出,在孵化室内绒毛干燥后转入育雏室,此过程称为接雏。接雏可以分批进行,尽量缩短在孵化室的逗留时间,千万不要等到全部雏鸭出齐后再接雏,以免出壳的雏鸭不能及时饮水和开食,导致体质变弱,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
雏鸭转入育雏室后,应根据其出壳时间的早晚、体质的强弱和体重的大小,把体质好的和体质弱的雏鸭分开饲养,特别是体质弱小的弱雏,要把它放在靠近热源,即室温较高的区域饲养,以促使“大肚脐”雏鸭完全吸收腹内卵黄,最终提高成活率。体质差不多的雏鸭也应分群饲养,雏群的大小以200~300只为宜。
第一次分群后,雏鸭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又会出现大小强弱的差别,所以要经常把鸭群中体质太强和体质太弱的雏鸭挑选出来,单独饲养,以免“两极分化”。即强的更强,弱的因抢食抢水能力差而愈来愈弱。通常在8日龄和15日龄时,结合密度调整,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分群。
4.2 饮水和开食 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饮水后1h左右就可以喂食。雏鸭的第一次喂食称“开食”。“开食”一般都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捞起。初次喂食的饲料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烫、不烂、不粘。开食时将煮过的饲料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边撒边吆喝,调教采食。饮水槽要放置在食盆的旁边,便于边吃食边饮水。随着雏鸭长大,把水盆和料槽的距离拉开,可节约饲料。
4.3 少喂多餐,逐步过渡到定时定餐 初生的雏鸭,食道膨大部分容积很小,消化机能不健全,肌胃的肌肉也不坚实,磨碎饲料功能很差,要少吃多餐,保持饲槽内稍有余食,但不能太多,以防酸败。白天每隔1.5~2h喂1次,晚上也要喂两次。6日龄起可以采用定时喂食,每隔2h喂1次;8~12日龄每隔3h喂1次,每昼夜喂8次;13~15日龄每隔4h喂1次,每昼夜喂6次;16~20日龄每昼夜喂5次,白天每隔4h喂1次,夜间每隔6h喂1次;21日龄以后,每隔6h喂1次,每昼夜喂4次。随着雏鸭的逐渐长大,先将饲料拌好,分小堆放在饲槽上,然后分批将雏鸭放入,每批200~300 只为宜,每次吃食10min左右。但每次投料以能吃完为度。
4.4 雏鸭的分群管理 雏鸭在7日龄内宜小群管理,每群50只左右,进棚时在草囤、鸭篮或用3~4层砖围起的小栏里休息,以便保温。7日龄后,根据雏鸭大小、强弱进行分群,每群80~100只,用栈条隔开。在每次分群捉鸭时,应检查食道膨大部是否有食。未吃饱或半饱的鸭应剔出单独喂精料和活食,以求群鸭同步生长。20日龄后,逐日扩大群势,1月龄后可合并同棚管理。
4.5 鸭群的观察 每次应注意鸭群吃料情况,如果吃料略增为正常,相反则有毛病。此时应检查鸭粪便是否正常,正常粪为灰绿色并带有一层白霜。如出现黄绿稀粪、带血,说明鸭有毛病,应采取治疗措施。观察呼吸是否正常,如有打呼噜、流鼻涕、黑眼圈等,都必须立即采取防治措施。
4.6 洗浴和运动 雏鸭的尾脂腺尚不发达,初期洗澡的时间要短,水要浅。可以在地上铺塑料薄膜,把四边垫高3~5cm,薄膜中间倒入温水,从出壳后的第三天起,每天把雏鸭分批赶入浅水中嬉戏5~8min,然后赶回到无风的太阳下或垫有干草的舍内,使羽毛迅速干燥,以免受凉。天冷时洗浴在中午进行,每天1 次;夏季可每天洗浴2~3次,时间稍长一些。1周龄以后的雏鸭可在5~10cm深的水池内洗浴,每次10min左右。2周龄以后,放在15~20cm深的水池中洗15~20min,以后逐渐延长洗浴时间,直至放牧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