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祁东县青少年口腔健康相关行为现状调查
2016-06-01陈定曾觅觅陈茜韩曙强
●陈定 曾觅觅 陈茜 韩曙强
衡阳市祁东县青少年口腔健康相关行为现状调查
●陈定 曾觅觅 陈茜 韩曙强
目的:对湖南省衡阳祁东县青少年(11-15岁)口腔健康相关行为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其口腔健康和卫生的相关因素,了解其常见的不良行为,为该地区青少年口腔健康提出合理的指导。方法:在祁东县随机选取200名青少年进行现场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将联合构成比和x2检验对数据分析。结果:有效调查结果有157人,其中口腔健康不良行为占有75.8%,结论:湖南省衡阳祁东县青少年口腔健康不良行为相当明显,应该加强该地区居民提高口腔卫生意识的力度,为此现象提出具体的防御措施。
11-15岁青少年;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现状调查
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口腔健康受到刷牙方法、营养、饮食等多种影响,但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口腔健康更加明显。此外,2009 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口腔患病率达 97%,口腔疾病已被列为继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2]。该项调查分析充分了解祁东县青少年影响口腔健康的不良因素,并且对该地进行相关的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及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从祁东县随机抽取200名11-15岁学生做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和统计
抽取2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祁东县青少年口腔健康不良行为习惯问卷调查),工作人员发放问卷现场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
采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将联合构成比和x2检验对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项目调查总问卷200份,现场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157份,有效问卷率为78.5%。其中男生为83例(52.8%),女生为74例(47.2%)。
2.2 日常口腔卫生习惯现状
横刷法最多(79例50.5%),其次是竖刷法(55例35%);每天只有早上刷牙(89例56.8%),早晚各一次(58例37%);平均刷牙时间2-4分钟(106例67.7%);3个月换牙刷(63例40%);每日吃糖果量30克以上(128例81.8%)。
2.3 口腔健康不良行为习惯分布
对祁东县150名青少年有效调查发现,当地青少年口腔健康不良行为占有119例75.8%。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啃指甲(51例42.8%),其次是咬文具、衣物(30例25.2%)。
表1 祁东县青少年口腔健康不良行为习惯分布[例(%)]
3 讨论
祁东县青少年明显存在影响其口腔健康的因素,不良行为非常明显,占有75.8%。其不良行为包括啃指甲、咬文具或衣物、偏侧嚼、不良睡眠习惯,其中啃指甲的不良行为高达42.8%。不同年龄阶段的不良习惯也各有不同,随着年龄越大,啃指甲的习惯渐渐有所纠正。但是其他的不良习惯逐渐明显,如不良睡眠习惯。因此,调查提示青少年口腔健康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他们各个不同发育阶段有关。日常口腔卫生习惯也欠佳,50.5%的青少年没有认识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的的横刷法,35%使用竖刷法。每天仅仅早上刷牙的人数占有56.8%,早晚各一次37%,3个月换牙刷占有40%,每日吃糖果量30克以上有81.8%,调查表明该地区青少年口腔清洁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相应的教育。家庭收入也是影响口腔健康行为的一个重要部分。家庭收入不同,儿童“刷牙方法”和“牙刷更换”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4 建议
健康教育课是教授学生口腔卫生知识和技能,帮助其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4]。针对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已经取得明显效果[5]。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不同的收入选用相应的教育方式。在幼儿或小学均可设有口腔卫生教育课程,从小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的不良行为。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对基础医疗卫生站建设,对偏远、贫困地区的青少年采取更加具体的措施。
(作者单位:长沙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1]陈香,张强,郝高峰,等.深圳市 3~5 岁儿童家庭口腔保健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2):75-76.
[2]李冰,武秀萍,张楠,等.健康对改善 9~10 岁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18-20.
[3]李章,刘恩庆.天津市15940名3-6岁儿童口腔健康及卫生习惯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7):2410-2411
[4]谢兴伟,马超.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刷牙影响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7):860-861
[5]李梦映,周素芳,陈立.梧州市区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36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