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互动反馈技术的探索
2016-06-01高红侠
高红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互动反馈技术的探索
高红侠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室里面的装备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幻灯投影到电视媒体再到如今电子交互白板。系统论和控制论认为:及时取得反馈信息是系统优化的重要条件。学生自身独立真实的回答就是反馈信息,而教师所采取对应的教学策略就好比是对系统进行优化。如果我们获得的反馈信息是滞后或虚假的,那么再好的系统优化也只能说是“隔靴搔痒”,不能“对症下药”。正是有这样的实例摆在我们的面前,当互动反馈技术(简称“IRS”)孕育而生时,我们就应意识到,“一对一技术增强学习”的运用将会不仅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将激起教学策略革新的浪潮。IRS的产生是必然性。该技术成为教师身边强有力的教学辅助。而本文就3种常见的课程类别、常用的按点设计策略以及对应的教学策略进行简单而初步的归纳。
一、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主的导授课
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主的导授类课程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内容。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利用IRS进行问题设计和实施教学呢?
1.前馈性测查 掌握学生实际情况
例:《生活中的小数》是小学数学四年级的一课,也是学生在整个学习系统中第一次正式接触和学习小数。要怎样才能顺利开展教学环节呢?在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以前馈性测查为主的按点(如图1所示)。
图1
通过这个按点,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有了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并且能够根据学生按点的反馈情况进行快速地教学策略的变更。
(1)反馈的正确率较高,即说明学生对于读“元、角、分”为载体的小数没有太大的问题。利用生生互动,教授读“元、角、分”的方法,从而在正式学习小数的读写内容之前,可以顺利开展。
(2)如果反馈的正确率一般或者比较低,那么教师就可以将涉及“小数的读法”的教学内容提前,通过自学、生生传授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小数读法,并再次利用IRS的二次反馈,获得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数据,再继续开展教学。
2.针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的按点
重难点往往是在授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会在这些教学内容上呈现出差异性。也因此,在设计这些问题时,要将这些差异显现出来,再通过教学环节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教学难点为“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数位的多少无关”。由于学习整数的大小比较中,学生有了比较数位多少的负迁移,在初步接触小数的大小比较中,往往认为和整数比大小一样,误认为数位多的小数就大。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设计了两个按点(如图2所示)。
图2
在题1的反馈中,所有学生都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并能够说出理由。在题2的反馈中,37名学生中有14名学生选择了无法比较,由于正确率较低,教师要求学生之间开展同桌讨论,并利用IRS进行二次反馈,并将题目中整数部分的“5”改为“6”,再让学生进行按点选择。这次有35名学生选择了D,此时教师才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选择的理由,并且对仍然选错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利用跟进的强化练习突破知识难点。从这个课例中可以看到,通过 IRS让学生操作显示出差异性,第一次反馈中选D的学生,能够分辨题中的陷阱。随后让这些学生去通过讨论带动身边的同学。最后通过IRS二次反馈功能,对学生讨论之后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评,并且查缺补漏。这样,通过IRS能够不断地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方法为主的探究型数学课
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方法为主的数学课中,由于问题往往是富有挑战性、思考性的,学生常因缺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第一时间无法形成正确判断,形成差异性。也因此,在授课环节中,我们可以依托IRS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去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构建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结构。
1.以结果为按点 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
例:在四年级数学《计算比赛场次》一课中,在出示题干后,笔者先引导提问:A组中有 4只队伍,每2只队伍之间只比一场,那么每支队伍需要比几场?让学生用示意图的方式感受潜藏的解决方法,同时让学生对“一支队伍比3场,4支队伍比赛就是4×3=12”的错误认识能在之后的按点中显现出来。随后出示问题:A组四支队伍一共要比赛几场?并根据学生们的猜测设计按点(如图3所示)。
图3
当学生反馈自己支持的答案之后,发现有50%的学生选择了C,但同样有45%的学生选择了A,还有5%的学生选择了B。接下来让学生尝试用图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通过投影反馈讲解自己的示意图,当场回答其他学生的质疑。在这个过程中,选A的学生中有不少人都发现出现了重复的情况;选B的2位学生则是想到了重复,但只考虑了和第一支队伍有关的重复,没有考虑的更全面;选C的同学则用自己的示意图证明了结果的正确性。当所有人都对出现重复问题达成共识,并通过画图得出结果是6场之后,再开展下一个教学环节——解决重复的比赛是所有比赛的一半。在这个课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正是有了按点的选择,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活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减少无用的学习活动,但又不失自己思考的过程。
2.以方法为按点 为学生搭建学习台阶
由于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所以在上这类课的时候,教师往往会感受到“启而不发”的情况,总是没有办法向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其实,这类课程本身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开放性有着较高要求,更对教师把握全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IRS的按点设计,将 开放的程度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并且让学生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有法可循。
例:在讲授《鸡兔同笼》一课中,出示题目:“鸡兔一共有10个头,28只脚,鸡兔各有几只?”问学生如何思考这个问题。
生1:把所有的情况都罗列出来,看哪个情况符合就是哪个。(有学生小声表示赞同)
生2:这样太麻烦了,我觉得可以先猜5只鸡,5只兔,然后再调整。
教师:你是怎么调整的?
生2:要是腿多了,就说明兔子多了,就少只兔子多只鸡;如果腿少了,就说明兔子少了,要加兔子。(仍然有学生表示不明白,大部分表示赞同)
生3:要都是鸡的话最多只有20只脚,要都是兔子的话最少有40只脚,不可能是28只脚。
看到学生们的思路在讨论中渐渐地被打开,总结学生的方法现设按点(如图4所示)。
图4
从反馈中来看,只有2名学生选择A用罗列的方法,21名学生选择B假设全部是鸡,11名学生选择用C的方法证明,有3名学生选择用其他方法(1人用算式,2人用画图)。随后,在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得出结果后,再投影反馈,将学生验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利用IRS的选项,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学习的台阶,避免了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常常“不知从哪里下手,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探究”的弊端。
三、结束语
进入在面对信息量越来越大的今天,我们身为教育者不仅应该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中乃至一生中的一盏指路灯,为他们能够日后独立地去摸索认知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准备。因此,对于IRS这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促进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的新兴技术,更是值得我们所有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去摸索与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林建祥.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和推进思路[A].全国总课题组秘书处.利用互动技术发展社会化学习网络的研究课题通讯[C].2007:3-6.
[2] 潘克明,吴正宪.互动反馈课堂教学百例[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
作者信息
高红侠,大专,一级教师。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王滩镇垛瓦小学,06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