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创业者的沉思:切忌急功近利

2016-06-01

新传奇 2016年17期
关键词:娃娃鱼杰出青年创业者



中国创业者的沉思:切忌急功近利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显示出“速度与激情”的同时,如何加强理性、避免急功近利成为许多创业者思考的内容。

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为抵御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官方正以空前力度推动民众创业创新。受一系列利好政策鼓励,民众创业热情显著升温。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一万户。据安利欧洲公司发布的《2015全球创业报告》,中国85%的受访者表现出强烈的创业意愿。

但热潮涌动之际,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反思。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是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我个人不太赞同大学生盲目创业”,湖北视纪印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林际军坦言,创业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如果没有经过社会的洗礼,在这方面肯定要欠缺一些”。

他的观点得到另一位创业者、北京御颜医学抗衰老整形中心创始人颜薇的认同。在她看来,创业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和资源,且拥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创业一事有深思熟虑,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真的需要三思而后行”。

什么才算成功?

针对创业究竟要做什么,什么才算成功,创业者也认为应当理性思考。

颜薇表示,理性的创业需要创业者清楚了解自己创业的目的、愿景,并为之踏实努力。而当前备受热捧的都是估值、融资、数据,项目本身究竟能创造多少价值却少有关注。“甚至有些创业团队为了能拿到融资,进行数据造假;有些资本急于获取收益,影响项目的正常发展路径和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这一中国目前最具创业创新活力的领域,一些业界“大佬”已经提醒过人们要避免急功近利。知名互联网企业360董事长周鸿祎曾直言,不少创业者还没想好一个产品,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用户的问题,“很多人就是为融资而融资,以获得了多少融资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志,这明显是跑偏了。”

这一点已引起官方注意。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蒲宇飞指出,太关注成败,会使社会缺乏包容精神;太关注上市,会使创业者急功近利。超越成败、“永不熄灭”的创业精神,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创业引导忌急功近利

最近,29岁的湖北某县创业青年樊某,淡然退出了市级“杰出青年”评选。作为大学毕业生,6年前,樊某回乡创办合作社,带领乡亲养娃娃鱼,先后获评县级“水产状元”“创业能手”和市“大鲵养殖模范”等荣誉,一直是当地明星人物。说到退出此次评选,他觉得“自己资质不够”。

一个靠养殖娃娃鱼而一炮打响的创业骄子,为啥会在几年后自感“资质不够”而放弃了“杰出青年”的评选?从媒体披露的消息来看,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各地对同类创业种养项目的跟风,甚至盲目激励,导致娃娃鱼的市场供需失衡,经济效益下滑。樊某放弃市级“杰出青年”的评选,可能就有这方面的担忧。

创业需要兴之所至,需要全力以赴,但更需要的还是着眼长远的持续发展。这种积极稳妥的创业路径,既来自于创业群体的殚精竭虑、适应市场,同样也离不开政策帮扶的发力精准、措施到位。换言之,如果某个领域或某项产业已然“人头挤挤”、渐趋过剩与饱和状态,而创业者或帮扶创业者仍在不遗余力地加大投入或刺激,那这个领域或产业离“产能过剩”乃至“难以为继”,就相距不远矣。

对创业者需要精益求精地做好引导工作,不能功利性地误导,让一些配套的政策举措违背了市场规则,脱离了激励初衷。对于这一点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高度警醒。

所以说,鼓励创业创新,要少一些越俎代庖和急功近利,多一些务实指导,特别要防止“拍脑袋”的盲目跟风,而使创业者遭遇不可预见的风险与挫折。毕竟,太多的实例已经证明,投机不是投资,凑热最易变冷。

(《北京青年报》2016.4.18、《广州日报》2015.9.29、新华网2016.4.22等)

猜你喜欢

娃娃鱼杰出青年创业者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中国石化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快照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喜欢开玩笑的娃娃鱼
行走华夏 青春筑梦——海外华裔杰出青年感受魅力江苏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自动化学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人代表性论著期刊影响力分析
互联网创业者
娃娃鱼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历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寄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