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现状研究
2016-05-31孟楠
摘 要: 在移动终端成为高校师生接收和传播信息最重要途径的当前形势下,图书馆发展转向提供移动信息服务成为重要趋势。文章旨在分析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现有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持续推动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 建设现状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034-02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手机登移动终端已经成为高校师生接收和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服务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趋势,即通过手机和电脑等移动终端向所有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并实现定制服务。这种服务模式的优势在于,图书馆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打破了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固定场所的限制。基于该现状,本文重点对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对目前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
一、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进展分析
目前对于移动图书馆服务概念的界定一般为“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电脑、PDA等),以无线接入的方式接收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国外移动图书馆起步较早,发展较为完备,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在借鉴国外发展模式及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校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加强横向合作,积极构建既灵活又具有扩展性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经过大量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本文将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取得的进展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更个性
图书馆网站建设由来已久,但之前的网站建設很少基于用户的角度去规划和设计,图书馆网站的定位是实体图书馆的“使用说明”。可以说,传统的图书挂网站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针对性。在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中,图书馆网站打破了以往的模式,立足于特定群体(即本馆用户)的需求,其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为不能访问桌面版网站的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为用户提供馆内动态、馆藏信息,以及其他服务信息。用户利用网站不仅可以主动进行查找和搜罗,还能通过移动参考问斩,查询所需要的诸如新闻、天气、财经等其他信息。
以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主页面为例,共包括6个版块:(1)重要版块导航栏,也是图书馆要重点推介的服务版块导航栏。(2)馆藏信息和数据库资源搜索版块。(3)新闻动态发布版块,包括图书馆活动动态及资源更新动态。(4)图书馆概况及服务版块。(5)互动沟通版块,主要是馆内推荐以及读者互动。(6)扩充版块。主要是清华大学主页链接、电子论文提交、新生专栏、捐赠、校外访问等。除清华大学外,西安交通大学等一大批许多高校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网站,更具人性化,相较之前的网站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2.图书馆信息推送方式更多样
随着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信息传播和交互的重要载体,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日益成熟,移动图书馆成为帮助读者迅速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服务平台之一。基于此,图书馆开发了多种信息推送方式,主要有:(1)短信服务。读者在无法通过电脑上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查询个人的借阅信息,并进行图书的查询、预约/取消预约和续借等,还可以通过短信接收图书馆主动发布的各类信息。(2)彩信服务。如电子期刊最新信息彩信推送服务提供电子期刊的最新文章信息。读者经由移动图书馆系统(TWIMS)的web平台完成期刊订阅后,可定时接收到包含最新文章信息的彩信。(3)手机网站。手机网站兼容多种移动设备浏览器,提供本馆资讯、馆藏目录查询、个人借阅信息查询、馆藏预约续借、馆藏地图、电子资源检索和全文阅读等多个模块。(4)客户端应用。伴随iPhone、Android等智能移动设备在读者中的普及,图书馆客户端应用陆续推出。(5)微信服务。微信目前成为主流的交友平台,很多高校都开发了微信订阅号或公众号进行信息推送。(6)音视频服务。为了给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应用和资源内容,许多高校图书馆将以手机等移动设备为平台,陆续推出图书馆特色的音频、视频资源及相关服务。
3.图书馆定制信息服务更深入
有人说,图书馆的未来是“私人订制服务”,基于人们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而言,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因此,除了更具多样性的信息服务方式之外,图书馆定制信息服务也取得了更加深入的发展,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很多及时、专业和便捷的参考。例如,为学校科研课题提供资讯。在高校中,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他们在关注本专业的同时,也需要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及最近动态进行及时的掌握。针对这一类用户,读书馆为其定制了相关信息服务,主要是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搜集并整理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网络传递给用户。这种定制信息服务方式地优势在于既能节约用户的时间,又能使他得到更专业、更全面、更精准的前沿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科研效率。
二、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1.移动图书馆建设还未成为主流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范围内,一些重点大学在应用移动技术方面进行了超前的探索,但从全国高校范围来看仍没有形成主流,大规模的、深入的移动图书馆建设仍未普及。与国外相比,国内高校移动图书馆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较低,受思想、理念、技术的限制,从整体上来看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形式较为单一,深度挖掘不够。
2.图书馆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力度不够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掌握信息等于掌握核心,因此图书馆如何在保留本馆信息资源的前提下,拓展一切可以拓展的渠道构建一个外围的移动信息环境,是满足用户需要的关键。与国外相比,国内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横向联合与协作力度不够,阻碍了资源最大化效益的实现,不利于充分发挥当前移动技术所具有的科技优势。
3.移动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仍待提升
上文提到,一些高校的移动图书馆初见成效,门户网站及信息推送在个性化服务方面有所突破。但这只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于全国范围的高校图书馆而言,个性化和创新化建设与服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和技术水平,以及一些高校不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去进行量身定做式的开发工作,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移动图书馆发展建议
1.更新服务理念,加强横向合作
要实现图书馆的转型发展,首要任务是更新服务理念。其次,图书馆应尽一切可能加强同其他图書馆以及网络信息机构之间的合作,在图书馆的业务范围之外构建一个移动或移动通信的信息环境,并充分运用移动及移动技术带来的科技优势,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此外,与其他图书馆和信息机构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延伸体验,最大化实现资源、人员、技术和服务的共享。横向合作是最大范围地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发送到用户的手中。例如,图书馆引进了某类专著或期刊,则可向用户发送资源动态,从而吸引潜在用户成为现实用户。通过横向合作,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还有助于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实现。
2.构建因馆而异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
移动图书馆进行信息服务的关键在于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大多都通过单独建立一个新的数据资源来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兼容性差,增加了资源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冗余。本文建议,从长期发展的视角来看,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应当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否则将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也不利于用户的自然过渡。因此,各高校馆应当根据各馆实际,量身定做具有灵活扩展性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体系,既能很好地整合现有资源,又能很好地兼容新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3.提升研发人员比重,提高技术水平
现有的图书馆人员结构中,非专业人员比重较高。为了提升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与水平,必须依照馆内实际,增加开发人员比例,提升现有馆员的综合素质,从整体上提高知识技术水平。尤其是对于定制服务来说,对图书馆员的管理能力、分析能力、信息开发与组织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馆员将分散的、海量的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和整理,加工成二次信息或文献提供给用户。因此,馆员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既要能够熟练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还要能进行信息整理和推广,并能够指导用户使用信息资源。这就要求现有馆员主动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重点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对各种软硬件加强学习,并培养敏锐的信息嗅觉,善于发现和搜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提升将原始信息加工提炼为二次信息的能力。
四、结语
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条件。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移动终端通信手段的极大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从而导致众多领域、众多行业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例如传统的出版业、传媒业改变尤其明显。再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买方市场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同样要抛开传统的被动服务的理念,而应该以用户为中心,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当前的微媒时代,只有积极进行移动图书馆建设,才能吸引全校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接入网络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享用移动图书馆给您带来的便捷体验,才能将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维稳、做强,才能吸引更多用户。
参考文献
[1]韩丽,薛海波.国外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及我国的发展策略[J].现代情报,2010,30(11).
[2]徐金华.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和特征[J].图书馆,2004,(3).
[3]王少军.关于图书馆开展定制服务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6).
[4]黄群庆.崭露头脚的移动图书馆服务[J].图书情报知识,2004,(5).
[5]刘红丽.国内移动图书馆研究现状与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2).
[6]茆意宏,武立斌,黄水清.图书馆手机服务系统的建设:需求调查与分析——以南京地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2).
作者简介:孟楠(1986-),男,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理馆员,初级,研究方向:典藏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