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掌板
2016-05-31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5期
一台戏的演出,总是要以锣鼓先行。没有锣鼓声响,就不成其为唱戏。而演奏锣鼓的乐师——掌板,便是整个乐队的关键。
曲艺社元老朱桂平,已过花甲之年,他在“掌板”的位置待了近二十年了。
朱桂平孩提的时候喜欢击鼓敲锣,击鼓手势练得有模有样,时常坐在家门口击小鼓敲小锣,娴熟的动作,快慢有序的节奏,得到村中人的夸赞。多年的童子功,加上十多岁后拜同村粤剧老艺人学习锣鼓,奠定了他日后在上南曲艺社的“掌板师”位置。自参加曲艺社后,他学习击鼓敲锣的热情到了如痴如醉境界,就餐前后,他总是“把箸击盘歌”;走路行道,手舞足蹈,“击鼓敲锣”;夜深人静,他躲在曲艺社里加班加点。每当外地粤剧团来村演出,他悄悄地站在后台,目不转睛地观看乐师击乐,散场后,虚心向乐师请教,而且用笔记本记住要点。多年的艺术求教和实践,使他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击乐的编排和锣鼓点击的运用中,他单人独掌五“架头”(锣、鼓、钹、镲、丁),且得心应手,铿锵有力,节奏分明,宽紧适度,引人入胜。
朱桂平说:“成功的‘掌板,能统一舞台节奏、渲染舞台气氛、表达人物情感。”
太专业了!
朱桂平既是一专多能的“掌板”,又是一个能工巧匠。舞台设计,背景、道具制作,灯光音响,都是由他完成。他又是一位搬运工,装卸道具、演前装台、演后拆台,样样都干;在曲艺社里,整修水电,清理卫生,忙里忙外,极少闲歇,但他并没有居功自傲,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身于曲艺社之中。
“桂平好野(本事之意),系曲艺社的主心骨!”曲艺社“总管”邱梅田对朱桂平的评价一点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