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微一端:H5获全国“基层创意奖”
2016-05-31
2015年10月29日,在检察日报社举办的首届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中,仁寿县检察院参选的H5作品——“匆匆那年,那些年你不知道的仁寿检察院”荣获“基层创意奖”。锦上添花的全国大奖,给仁寿县院增添了又一喜庆。主创干警——公诉科徐孝睿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正是由于仁寿县检察院力主营造‘两微建设‘大环境、小冲动、微方式的检察魅力,才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虽然双十一那天,检察日报隆重推出了《打开尘封记忆》的我个人的署名文章,激起了网友良好的反响,但人所不知的是创意奖和文章的背后,全是仁寿县检察院领导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出业绩的细胞!”
的确,近年来,“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在检察机关传递检察好声音、释放法治正能量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如何推动仁寿检察宣传、检务公开进入“微主流”,成为院党组关注的焦点。班子成员普遍认为,检察职能宣传不能局限于传统思维模式,要充分发挥“两微一端”检察宣传主阵地的作用,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营造出处处是阵地、人人是宣传员的检察宣传氛围,实现检群无障碍互动交流,提高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使网民指尖有检察、心间有公信。
为将“两微一端”打造成网民了解仁寿检察的首选窗口,该院党组大力推进仁寿检察门户网站、服务大厅、“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建设,制定了“两微”管理办法、“两微”工作考评细则等制度,严格规范“两微”信息的发布、管理与维护,不断完善检察信息公开“网阵”,依法主动公开案件信息、检察新闻和检察动态。遴选20名青年干警成立“两微”策划组,轮流负责创意策划、素材搜集、文案创作、后台编辑等。鼓励干警在眉山市、县两级院营造的检察宣传“大环境”下,通过对检察工作思考的“小冲动”,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的“微方式”,积极编辑、推送原创检察微信作品,辐射检察影响力。
“摸着石头过河”的仁寿检察院走出了“两微”建设的新路子,服务“两微”建设的“小冲动”根本停不下来,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独创“微”作品,使群众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检察力量。
“不说东,不说西,专说检察院反渎局。”“渎职侵权罪名多,常见十种简要说。”2015年10月17日,仁寿县检察院在官方微博上传了原创检察职能宣传视频——“反渎局,你造吗?”时髦、简练、诙谐、接地气的台词,“旗袍妹”和“眼睛哥”夸张到位的表情、生动幽默的语言,伴以竹板词、对口双簧、伴合声等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上演“串烧”大餐,既吸睛又普法,迅速蹿红网络,引得网友纷纷点赞并发表评论,彻底颠覆了大家对普法宣传形式的惯性认识,挣得不少“票房”,成为继2012年7月仁寿县检察院《最炫名族风》检察普法宣传视频走红之后,隆重推出的又一新年度巨献。
据主创干警控申科的林红说,在得知干警有创作检察职能宣传视频的想法后,院党组表示非常赞许和鼓励,并多次与主创干警一起交流创作思路和点子。创作之初,当干警还在为采取哪种表演形式而头疼的时候,班子成员建议可以注入一些轻松、幽默的元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传播,让大家在愉悦的气氛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正是这一建议让主创干警灵机一动,茅塞顿开,才有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串烧”大餐。
在创作的攻坚时期,不管工作有多忙,班子成员下班后,都要到排练场去看看,为干警加油、打气,不时关心作品进度。院党组的倾力关爱、悉心指导,时刻感染和激励着创作人员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力,无论再苦再累,也要服务“两微”建设。这段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6分钟不到,但从策划、制作、摄像到后期剪辑、上传,耗时整整1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完全是由检察干警利用业余时间独立完成,既凝聚了检察干警苦乐相伴、群策群力、细心设计、静心打磨的集体结晶,又饱含了院党组的关爱鼓励、悉心指导、热情陪伴的良苦用心,才最终确保了“两微”作品的原汁原味、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