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

2016-05-31滑蕾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滑蕾

摘要:为了提高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竞争力,降低企业内部存在的审计风险,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认识,对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较大挑战,所以通过企业的审计工作,能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但由于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的发生机率。

一、概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问题的出现是企业内部中的审计人员在对企业经营活动以及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产生了较大的失误性,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问题的出现,不仅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风险,还会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形象[1]。所以说,重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问题,并严加防范是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审计风险

(一)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问题

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时,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并没有相关制度进行制约,致使审计人员在实施工作期间,出现的失误问题无人承担,并导致审计风险的存在。而且,在当今企业发展中,审计部门也没有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监督,进而增加了审计风险的发生。

(二)审计活动中的审计程序问题

缺乏审计程序的执行性。审计程序的实施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基础形式。在审计准备阶段,要明确审计目标、审计方法以及审计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做出合理的审计安排与决策。但在实际审计活动中,并没有按照合理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工作,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实施质量,从而增加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三)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问题

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审计内容也更加复杂[2]。但传统的审计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经济企业的正常发展。在为了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以及投资能力等需求下,未能随着企业要求变化的审计形式会加剧审计风险的发生。

(四)审计人员素质问题

审计人员的素质问题也能增加审计风险的存在。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法律、法规政策,还要具有专业性的审计意识和工作能力。但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多数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审计内容进行审计,降低了实际的审计质量,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问题的存在。

(五)审计方法问题

由于审计人员对审计目标的理解不同,利用的审计方法也会不同。如果利用不科学的审计方法,就会导致审计时间加长,审计成本增加,并降低审计证据的使用。这样不仅使审计效果与实际的审计情况发展较大改变,还会增加审计风险的发生。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中的审计对策

随着企业审计意识的不断加强,审计风险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企业中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发展经济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内部控制工作的基本保障。为了保证审计工作实施的较高质量,在我国企业中的审计制度还需完善健全的情况下,对降低审计风险就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必须要将审计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不仅要保障审计部门在实际工作期间的独立性,还要保证审计人员在执行期间的有效权利,进而降低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3]。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减少审计风险的存在,就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企业中的审计内容不仅是对财务,更是要对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查。因此要加强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人员以及各环节的经办人员不仅要互相监督合作、互相牵制配合,还要对资产情况进行定期盘查,保证财产状况执行期间的可行性,从而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进行防范,并加强审计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期间,要增强审计人员的法规意识,并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4]。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以及金融管理、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审计能力,从而提升个人的判断水平以及对经济的预测水平。

(四)利用科学性的审计方法

利用科学的审计方法,能保证一定的审计质量。为了降低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在审计过程中,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利用相关的风险意识,保证审计风险被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然后将审计风险与审计过程进行结合,合理处理审计过程,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施质量。

(五)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完善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应用,企业在发展经济活动的同时,也开始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能够对内部财务状况、内部的经济信息进行有效核对、分析,还能对内部状况进行管理。所以说,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是审计部门发展的有利需要,为了完善利用信息技术,审计部门不仅要大力研发信息技术软件,还要不断引进计算机技术人才,从而提高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总结

在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变化下,企业想要更好地生存发展,则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要利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实施决策,还要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这样才能降低审计风险,并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坤.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8):89-90.

[2]何治军.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11):92-92.

[3]郭华.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与防范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0):82.

[4]王瑞楠.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3):129-129.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简析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及其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