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下的公私合作

2016-05-31臧静楠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光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摘要: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于2009年由温家宝总理提出,并将七种产业划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内。中国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以及产业环境与技术原因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私合作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在中国,公私合作制模式经历了三次改革。目前,公私合作制模式被运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在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公私合作制模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光伏产业中的公私合作制模式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公私合作模式时,政府积极推出激励政策以及保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合作有助于该产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公私合作;光伏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况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于2009年由温家宝总理提出,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重要讲话中,温家宝总理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生物科技、信息产业、空间海洋以及地球深部开发利用这七大领域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提高其国家竞争力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并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五个特征:第一、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并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扶持,其所生产出的产品需要为公众服务。但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该产业需要从中获利来维持其发展。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在其发展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来对其监督管理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快的发展。第二、研发创新的不确定性。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的发展技术及创新能力还处在探索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发展战略与创新方法,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本较高。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其生产规模较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因此,目前该产业的生产成本较高。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较好的发展前景,国家会推动该产业较快的发展。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产业,从而能够较快形成规模经济,降低该产业的生产成本,并推动产业迅速发展。第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探索阶段,其产品是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消费者接纳一项新产品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能够被消费者所接纳存在着风险性。

(二)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根据温家宝总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划分可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生物科技、信息产业、空间海洋以及地球深部开发利用这七种产业组成。其中,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等产业,光伏产业也属于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

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政策原因。中国出台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关于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明确视为“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1]。国务院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视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加中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并指出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养速度,将其培养成中国发展的支柱产业。由此可见,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空间。

第二、资源环境原因。中国幅员辽阔,在资源环境方面具有优势。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以风能发电为例。2013年中国全年风电累计核准容量为13425万千瓦,与2012年相比增加2755万千瓦,增长了10%。截止2011年的数据显示,在世界风力发电量排行榜上,中国位居第一位。中国丰富的资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三、产业环境与技术原因。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调整与升级,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不仅如此,从技术原因来看,中国的技术在物联网、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以及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这些技术都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

目前,光伏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得到了发展,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并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虽然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但中国政府依旧支持其发展,努力将该产业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从而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增加竞争实力。

二、公私合作制模式发展现状

(一) 公私合作制含义

公私合作制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随后公私合作制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发展起来,目前中国也在积极尝试发展公私合作制模式。每个国家对公私合作制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与理解,根据联合国培训研究院的定义,公私合作制是一种以提供公共品为目标的公共与私人合作关系。在国家由于经济等原因不能独自提供必要的公共品时,国家可以通过与私人部门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公共品的提供。在国家公共部门同私人部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双方不仅共享资源、共同获取收益,还需要共同承担风险。同时公私合作模式也被理解为是一系列融资模式,如BOT模式、TOT模式以及DBFPO模式。

(二) 公私合作制发展阶段

公私合作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改革,第一阶段为1968年-1998年;第二个阶段为1998年-2002年;第三个阶段从2002年开始至今。在第一阶段的改革中,中国政府通过大量引入外资的方式来与政府一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通过提供固定的回报率并承诺较低的风险来吸引外资,于此同时政府承担了较大比例的市场风险。在第二阶段中,中国政府不再只吸引外资来建设基础设施,政府开始吸引国内企业的投资,并主要与国内企业合作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中国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改革将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变得多元化,不仅政府可以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外资以及国内企业都能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这使得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了保障,当政府能力不能满足公共品建设的时候,可以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公共品建设。在第三阶段中,国家于2005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将私有资本正式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中。在第三阶段中,公私合作制有了政策的支持,并通过招标的方式来吸引、选择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北京地铁4号线的项目是中国第一个公开采用公私合作制模式的基础设施建设。

公私合作制是分担政府财政负担,加快基础设施等公共品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公私合作制模式不仅可以推动普通公共品的建设,还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公私合作制

目前,中国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政府面对如此庞大的财政支出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因此,吸引私人部门的投资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采用公私合作制模式能够为该产业的发展吸收更多的资金支持,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府的监管与支持下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中美两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一)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光伏产业不仅在中国是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同样是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发电技术,这种发电技术能将太阳光辐射直接转为电能。世界各国对光伏产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高度的重视与关注,其中欧美国家与日本拥有先进的太阳能发电技术。据预测,2050年时全球50%的能源需求量将由太阳能能源来满足。

2004年之后,中国的光伏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中国政府的推动与欧洲市场的需求成为促进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中国光伏产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比较高,其95%的市场在国外,国内对光伏产业的需求较低。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产品对欧洲市场的出口量占其总出口量的61%。除了欧洲国家之外,美国也是中国光伏产业产品重要的市场。但是,2011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产品的“双反”事件对中国光伏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中国为了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推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其中在《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中指出,政府会对使用光伏发电的用户进行财政补助。国家提供财政补助的方法来扩大国内市场对光伏产业产品的需求。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少的问题,中国光伏产业过度依赖国外市场不利于其稳定发展。如何增加中国国内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成为中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政府可以采用公私合作制模式来扩大国内市场对光伏产业产品的需求,保证光伏产业稳定地发展。美国光伏产品的发展方式值得中国借鉴。

(二) 美国政府对光伏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最初,美国在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并拥有较为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但是,美国政府并未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因此,美国的光伏产业发展速度较慢,逐渐落后于欧洲国家以及日本。但是,在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之后,美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有200多个单位从事与光伏产业相关的工作,这些单位中不仅有公共部门也有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结合共同研究、生产光伏产业的产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互共享资源、相互承担风险,并且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可以相互弥补对方的不足之处,从而推动光伏产业更快地发展。在美国,不仅州政府这种公共部门能够对光伏产业进行投资,一些私人部门如ARCO公司也能够对光伏产业进行投资。ARCO公司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一所世界最大的发电站。由此可见,美国光伏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离不开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共同对其进行投资与研究生产。

不仅如此,光伏产业能够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还与美国政府推出的激励政策有关。美国加利福尼亚政府对安装太阳能装置的家庭进行补助,并对每年发电量多的家庭发放福利。因此,在这种激励政策的刺激下,许多家庭都选择安装并实用太阳能装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的这种激励政策不仅扩大了国内市场对光伏产业产品的需求,还推动了光伏产业的发展。

(三) 美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美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中国来说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可以鼓励私人部门研究、生产并投资光伏产业,从而弥补公共部门的不足之处,与公共部门相互支持来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

面对中国光伏产业对国外市场依赖度较高的问题,中国政府可以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学习借鉴经验,通过推出激励政策来鼓励国内消费者购买光伏产品从而扩大光伏产业的国内市场,保证光伏产业的稳定发展。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公私合作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 政府政策激励

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迅速的发展,国家可以采取公私合作制模式。要想实现公私合作制模式需要政府放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条件,并提供对私人部门有利的政策来激励私人部门对其进行投资。政府在公私合作制模式下既要担任合作者的角色又要担任监督者的角色,要在合作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政府还应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利的发展政策,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二) 公共与私人部门长期合作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长期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甚至建立一个联盟会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合作能够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制定稳定、持续的发展战略。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合作还能减少更换合作伙伴带来的成本,也能避免由于更换合作伙伴而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的问题出现。

五、总结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下采用公私合作制的模式能够使该产业在政府无力对其进行财政支持的情况下,能够从私人部门获取资金支持。在美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公私合作制模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对光伏产业进行投资,共同研究、生产光伏产业产品,加快了美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速度,扭转了美国光伏产业发展落后的局面。美国对光伏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采取公私合作制的模式是推动该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国科技产业,2010,10:14-19.

作者简介:臧静楠(1991-),女,汉,内蒙古人,单位全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职称:学生,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光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及主要的问题
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探讨
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需求及培养问题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