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短信谱写家园沟通新乐章
2016-05-31范苗
范苗
【引子】:谱写乐曲的起源——“明”现象
你是否也会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片段一:
教师A:今天的调查表,孩子们的调查内容怎么这么单调?
教师B:是呀,不知道孩子家长是如何引导孩子完成的呢?唉……
片段二:
领导:你们为什么让家长带来这么多水果?推都推不掉,太浪费了吧?
教师:不好意思,怕带少了主题活动多,到时候不够用,估计不到位!
【序曲】:找准乐曲的音调——“查”原因
幼儿园主题开展的进程中,教师与幼儿自然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但不容忽视的还有另一种力量——“家长”。家长不仅仅只是主题活动的旁观者,而且是活动的参与者。家长不仅是跟随教师和孩子被动活动,而是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出谋划策。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家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家长协助孩子做很多事情,比如:收集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材料,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协助幼儿进行科学小调查活动;对幼儿主题过程的评价等等。
信息化的时代,幼儿园自然也不会落后于时代的脚步。手机已经成为人手必备的物品,也为家园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条快捷的绿色通道。如何将手机的短信功能充分并且有利地运用起来呢?从上述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利用短信与家长沟通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指导性不够。
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以在给家长布置任务的时候,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也就导致了家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并非能够得到百分百的理解。在短信编辑的过程中,措辞、语句顺序,甚至是标点符号等都会影响到家长对任务的理解。
2.预估性不够。
主题进行前,往往教师会对主题需要的材料布置下去,让家长协助幼儿收集。比如:《好吃的粗粮》主题就需要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粗粮;《可爱的小螃蟹》主题则需要家长协助幼儿准备螃蟹;《爱吃水果的牛》这一主题,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水果……不同的主题,有各方面的需求,而很多时候,教师对量的掌控较差,再加上家长理解上面的偏差等,就会导致带来很多东西,极易造成浪费。
3.事务欠统筹。
在主题进行的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梳理和准备,就会使得时效性缺失,也就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我们在《大蒜哥哥韭菜妹妹葱弟弟》的活动中,原本需要食堂帮忙购买大蒜、韭菜、葱,但由于时间问题,未购买,所以只能请家长帮助收集,但是短信的发送太晚,所以在集体活动那天,并没有收集到足够的材料,教学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说明,在活动的设计之时,教师就需要统筹规划好一切,才能利用好家长资源。
【谱曲】:把握乐曲的节奏——“寻”措施
小小短信蕴含大大道理……我们进行了缜密的思考。
1.平台由小及大。
在日常工作中,个别教师编辑短信后,并不是马上就将其发送给家长,而是发在教研组的QQ群、微信群中与大家共同商议。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得语句通顺、意思明确之后,再统一发送给家长,这样集聚教师共同的智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某句话甚至是某个词,进行激烈讨论,共同商讨更加贴切的表达,从而为家长传达更明确的讯息。
2.内容逐步细化。
我们做课程,是带着家长和孩子一起做课程,家长与孩子是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编辑短信的时候,不但要有要求,还要有原因,更重要的是要有方法,引导家长对我们的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告诉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去完成这一任务。不仅是给家长布置任务带东西,更要让家长明确为什么要带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怎么收集?孩子可以做什么、家长可以怎么配合?而不是单纯地带着东西来就可以了。
比如:图一是在开展《我的一日三餐》主题中的短信通知,此次活动是为了帮助幼儿了解粮食所开展的,并把需要与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也列举出来了。家长一看,一目了然,自然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短信的编辑,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短信内容,增加短信的可读性。让不同程度的家长都能明确任务,协助教师完成课堂以外的教学任务。
3.短信统筹安排。
由于教学活动实施之前,我们会进行备课小组讨论会,在会上,我们边讨论活动的实施调整,另一边则将活动需要编辑的短信息内容进行讨论,使得效率更高,也能将信息提早安排到位,避免出现来不及准备的情况。
总而言之,有关教学活动的短信可与备课小组讨论同时进行,既保证短信质量,又有助于提前准备。
4.短信实施反馈。
通过校讯通发送配合类短信之后,再利用各种形式来呈现家长幼儿配合执行情况的反馈,如班级展板的展示、“嘟嘟养成记”(电子成长档案)贴纸等,以此强化家长配合积极性。
比如:图二就是在圣诞节前夕,教师给家长发送了协助孩子在家制作小小圣诞树,将用于教室装饰的短信。隔日,就有孩子带来了作品,于是教师将他们的照片拍下来,上传到了“嘟嘟养成记”上,家长通过平台可以看到,促使家长在家中多与幼儿互动,制作手工作品,也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及时的短信实施反馈,让家长也尝到了被赞赏的滋味,给予他们鼓励与肯定,也能够激发家长积极性。
【幕曲】:奏响乐曲的旋律——“展”效果
在实行的过程中,小短信发挥了大用场,让我们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顺畅,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效。
1.教师家园联系能力大大提升。
“家园共育”是当今幼儿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最好形式。教师借助短信的平台,与家长进行密切联系,有助于课程的实施,教学的落实。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实现幼儿园与家庭互通的局面。
2.家园之间配合通畅得多。
经过一系列的程序之后,让短信变得“可看、可读、可做”,家长对于教师所需要配合的事项也能更明确。在执行短信内容的过程中,更具操作性,也不会出现不明确任务而不知所措的局面。家长的执行力也增强,自然而然,家园配合更加通畅。
3.无效重复发放少。
因为有了短信调整的平台,教师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关注,调整后再发给家长,保证了短信的质量,也可以避免一次性短信说不清楚,需要补发短信带来的尴尬情况。一个班内老师的相互沟通了解,也避免了短信的重复发送。
【尾音】:畅响乐曲的余音——“觅”未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随着《纲要》的深入实施,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幼教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各种有效的家园合作途径和方法,手机短信作为现代家园联系的方法之一越来越为老师和家长喜爱。
在家园合作沟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的是与家长进行有效、高效的沟通。不仅可以依靠短信的传播,还可以借助各种新兴媒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家园沟通不再是件麻烦事儿,让家园共育更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