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逆袭
2016-05-31党小飞
文|本刊记者 党小飞
中国保险业逆袭
文|本刊记者党小飞
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上海虹口区保险进社区体验活动现场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中国保险业不仅在中国风景这边独好,在世界保险业界亦是增长最快。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行业发展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2015年,中国保险业逆袭了传统“高富帅”银行业,取得了近几年来最靓丽的成绩单:全年全国保费收入2.4万亿元,同比增长20%;截至2016年1月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2.63万亿元,较2015年年初增长21.7%。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中国保险业不仅在中国风景这边独好,在世界保险业界亦是增长最快。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行业发展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保险成百姓投资首选
早在4年前,刘强不仅为自己和太太购买了寿险和重大疾病险,还为4岁的儿子买了一份教育金保险。刘强是一家玩具厂的老板,生意做得十分红火。
刘强说,做生意的不同于机关事业单位,没有社保,只能自己买保险,再说做生意风险大,也不敢打包票说工厂能一直维持下去,一旦将来有什么意外,有份保险还是踏实一些,即便将来退休了,也有个保障。
除了做生意的人之外,就是单位福利待遇较好、社保齐全的情况下,一些人也开始未雨绸缪。“医疗费用太高,一旦生了大病,社保可能不够,所以我额外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孙倩说。
大学新生刘倩雯在开学前夕收到了亲朋好友赠送的各种礼物,但众多的贺礼中有一样东西很特别,那就是一份人身意外伤害险!姑姑的意愿是送在外求学的侄女一份平安。类似这种亲友间相互赠送保险的客户有很多,除此之外,子女送父母、企业老板在给员工发福利等,也有很多选择赠送保险。
“现在保险、住房、汽车成小康生活新三件。”一家保险公司金牌经理人王刚高兴地说,从20世纪90年代下岗后他就卖起了保险。
在讲到自己的经历时,他感慨地说:“多年以前自己做保险,亲戚朋友邻居人人都避之不及。”上门推销,人们会毫不客气地关上自己家的门,毫不留情地抛出一句“骗子!”;谁要是买了保险,大家要么说其被骗,要么说其大可不必。
《2016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投资“求稳”是首要目的,百姓投资领域前三名分别是,保险(36.79%)、股票(33.05%)、理财产品(32.69%),保险投资意愿从2013年第6位跃居2016年第一位,实现大逆袭成为百姓投资的首选。
中国人保财险营业厅
中国保险业飞速发展
2015年,中国保险行业在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状况下“逆势增长、一枝独秀”。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的专题报告中指出,1980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仅4.6亿元;截至2015年底,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速28%。
现代意义上的保险是西方从14世纪左右出现的海上保险开始的,并于19世纪初传入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国性的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自1958年国内的保险业停办,直到1979年底才恢复经营。
1986年,太平洋保险公司和平安保险公司等一批保险公司先后成立,打破了国内保险由人保公司独家垄断的局面。截至2013年底,全国的保险公司发展到135家,其中寿险70家(中资42家,外资28家),非寿险65家(中资44家,外资21家)。
恢复保险经营的30多年,是中国保险业腾飞和迅猛发展的时期。1980年,中国保险险种只有30多个,到2015年,保险商品的种类也增加到1000多个,形成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共同发展的局面。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是新中国第一部保险法,它使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有法可依的历史阶段。
经过改革发展,保险业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2012年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2015年实现全覆盖,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结合,推行效率之高开创了世界医疗保障的先河。”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袁序成说,“大病保险目前已覆盖人口9.2亿,345万大病患者直接受益,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保险扶贫的作用明显。”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中美保险峰会上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保险市场,13亿人口总量蕴藏着巨大的保险商机和市场需求。
友邦中国CEO蔡强乐观预判,现在的保险业就是十年前的互联网业,中国保险业将迎来发展的“钻石”期,比过去的黄金时代更闪亮。他分析,2014年国务院发布保险业“新国十条”,从国家层面确立了保险业的重要地位,费率市场化等新政相继出台,养老并轨、健康与养老保险税优税延等政策被提上日程,相关政策制度的持续向好为保险业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
此外,中国保险企业也通过海外上市、设立境外分支机构等形式开展了国际化经营的有益尝试。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已有12家境内保险机构在境外设立了30家营业机构。
较早实现全面对外开放
保险业是中国金融业中较早对外开放的行业。早在1992年,国务院选定上海作为第一个保险对外开放试点城市;1995年,保险对外开放的试点城市从上海扩大到广州。1992年9月,美国友邦公司作为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随后,有一批外国保险公司获准进入中国保险市场。
随着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保险业成为最早开放的金融行业;三年过渡期后,2004年12月11日,中国保险业率先实现全面对外开放。截至2014年6月底,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机构在中国设立了56家外资保险公司、1887家各级分支机构,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为3.91%。
安联、友邦等2016年2月份高调晒出2015年成绩单,耐心蛰伏多年的中国市场业务开始步入正向循环,持续盈利的同时,甚至在增速上大有赶超其他市场之势。
在这一点上,深耕亚洲、在港上市的友邦保险最有发言权。友邦中国区业绩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2015年,友邦中国区在纯利、新业务价值和年化新保费等指标上增长显著,同比分别提升了28%、45%、44%,在华营销员渠道新招募人力同比增幅超过50%。中国已成为友邦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2015年前三个季度,外资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57.63亿元,同比增长27.28%,市场份额达到4.50%,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
目前,除规定人身保险公司中的外资股份不超过50%以外,对外资公司已经没有任何经营地域和业务领域方面的限制。之前,交强险曾经对外资险企做出了严格的限制。随着行政审批项目缩减,交强险经营已绕开了监管审批关,意味着外资险企经营交强险已零门槛。
安永2015年12月发布的《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监管规定逐步放宽,合资与合作结构日趋具有吸引力,对健康险的需求日渐增加与数码营销更为普遍均同步地推动在中国营商的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增长。
此外,目前中国国内属性为“中资”但股东包含外资的保险公司并不在少数,如寿险中就有光大永明人寿、英大人寿、信泰人寿等多家公司。以成立于2007年的英大人寿为例,该公司2009年6月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美国万通人寿保险公司,万通人寿持有其19.9%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挖掘互联网保险商机
“互联网+”提出以来,移动化、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给金融业带来诸多新变化。而作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保险业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传统保险企业都开始充分融入互联网;而在传统保险拥抱互联网的同时,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在频频寻找机会同传统企业握手,力求从保险入手完善自身的金融产业链。
曲速资本统计显示,到2015年下半年,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达到96家。这意味着国内超过65%的传统保险公司触网,2014年互联网保费收入为870亿元,同比增长195%。而在2015年之前,互联网保险公司只有众安在线一家。
据北京保险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对保险营销的新挑战》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4年间,中国互联网渠道保费规模提升了26倍,已经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前,百度、安联保险、高瓴资本宣布,三方将联合发起成立一家全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百安保险”,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型保险服务。
“‘互联网+保险’,不只是通过互联网卖保险,更是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保险服务覆盖到互联网场景中。”百度CEO李彦宏曾表示。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开发手机应用程序,或借助微信平台提供集投保、续保、理赔、查询等一站式的“微信投保”服务。市民通过网上自助理赔、热线中心或网上自助报案发起申请,足不出户就可跟踪理赔进程并获得专业指导。
为了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行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2015年7月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从经营条件、经营区域、信息披露、经营规则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