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中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2016-05-30史艳柳
史艳柳
[摘要]虚拟社会是思想文化交融的新阵地,是意识形态冲突的新场域。依托信息网络技术而存在的虚拟社会所呈现的新特征,客观促使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建构的话语环境、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传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虚拟社会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拓展了新的领域,也带来了话语权威削弱、多元话语整合、现实话语映射、传统话语失色等新的挑战。虚拟社会中加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可以从“主导”、“引领”、“引导”三个着眼点出发,加强话语建构,提升话语魅力,体现党的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与创新性;优化话语内容,整合话语载体,体现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增强话语监控,净化话语空间,体现党的意识形态的竞争性与权威性。
[关键词]
虚拟社会;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6)03001506
信息网络的发展,开辟了人类生活的第二空间——虚拟社会。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以信息的存在和传播为载体的。虚拟社会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构建成的一个全球性的信息交流系统,正在成为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传播和竞逐的新阵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高度重视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并提出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虚拟社会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拓展了新的领域,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积极构建虚拟社会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意义重大。
一、虚拟社会的特征与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虚拟社会是人们经由信息网络平台开展活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它以数字化符号间接联系的方式运行,是一种与现实社会并存的社会存在的新形式。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要求,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而把握事物规律。虚拟社会具有虚拟性、自由性、非理性、交互性等鲜明的特点,由此也决定了在虚拟社会中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必须着眼于这些特点,切实把握基本规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一)虚拟性:话语环境由现实社会向虚拟社会转换
在虚拟社会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其虚拟性。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虚拟社会中人们的性别、年龄、
身份、性格等特征都能得以隐匿和更换,个体或群体的身份呈现虚拟性和“非真实性”的特点,个体面对的是多样化的自我,认同危机随之出现。与此同时,在这个自由的虚拟空间中,“这个个体性既丧失了它的自然运动机能,又丧失了它的直接干预能力,并且,由于没有更好的选择,就完全依赖传感器、感觉器和其他种种远距离探测器的能力,这些能力将他变成了被他与之对话的机器所奴役的一个存在物”[1](P28),也就是出现了“技术异化”的危机。此外,这种虚拟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社会的虚无,真实的社会状况在虚拟社会也有所反映,虚拟背后往往隐藏的是真实的思想。由此可见,这样一个话语环境呈现复杂化的特征。
(二)自由性:话语主体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共享转换
在虚拟社会中没有国家和地域界限,人们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自由地交往,比较自由地选择发布信息。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了“脱域”这一概念,“所谓脱域,我指的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2](P18)。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脱域”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时空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使地域化对人们的影响相对削弱,人们接受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度提升,每个人手中都握有“麦克风”,这与传统的党一元主导话语权的状况是有显著不同的。多元共享话语权的状况容易导致人们形成多元的价值取向,降低对党一元主导的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非理性:话语内容由唯一同质向多样分众转换
虚拟社会中信息传播具有分众化特点,“传播者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而向特定的受众群体或大众的某种特定需求,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3]。这种分众化传播,既可以成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载体,也可以成为承载其他话语的平台。在虚拟社会中,传统的现实社会中的风俗、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约束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人们似乎可以无所拘束地将自身的内在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这种肆意表达生成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裂变”,信息“能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传播中个人的任意“加工”,到最后信息容易变得面目全非。而处在虚拟社会的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天然地缺乏反思,判断力、鉴别力不断下降,这样“非理性”极易形成消极的盲目的“从众心理”,往往导致虚拟社会中的话语众说纷纭、难以辨别,人们无所适从。
(四)交互性:话语传播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换
在“香农—韦弗模式”中,传播被描述为一种从信源到信宿直线性的单向传播的状态,而在虚拟社会中传受界限逐渐模糊,信源与信宿的“合一性”得到体现,这与传统的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单向传播的状态是有显著不同的。信息的传播是多向度的,呈现“无屏障性”和“去中心化”的特征,人们接受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度提升,已不再单纯是信息的接收者,还能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同时虚拟社会被大量信息,特别是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人们往往不再接受系统化标准化的限制,他们选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可以选择接受和不接受信息外,还可以选择相应的接受内容、方式和方法。
二、虚拟社会中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困境
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存在的虚拟社会所呈现的新特征,客观促使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建构的话语环境、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传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对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方式提出严峻挑战。
(一)话语权威的挑战
在虚拟社会,话语传播主体是多元的,话语传播的价值观也呈多元化,党传统的“一言堂”的地位不复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对人们的政治思想和言论行为的影响,从而使党的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在虚拟社会中,信息传播的源头、内容、路径均呈现许多不可控性,这种信息传播的随意性使得党和政府充当信息“把关人”的地位降低,党的意识形态遭到各种质疑、诽谤、否定和攻击,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造成负面影响。加之,虚拟社会中信息的开放性加大,西方国家依托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宣扬其特定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进行攻击和责难,企图削弱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以掌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由此可见,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面临着多重挑战。
(二)多元话语的整合
虚拟社会是意识形态较量的最前沿,它为多元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扩展提供了广阔平台。这一空间承载的巨大信息量时时冲击着人们的头脑,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当前虚拟社会中呈现东西方文化并存、传统与现代文化并存以及不同种族的异质文化并存等不同时空、不同形式的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由于多元文化导致多样的价值观,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呈现多元化的话语体系,这种状况客观上对党加强多元话语的整合提出了新挑战。“安东尼奥·葛兰西在谈到意识形态的社会作用时,把它叫做一种‘水泥’。他认为,一个政党要靠争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而成为一个‘历史集团’,从而使社会成为一个统一体”[4](P25)。如果党不能牢牢把握住加强多元话语整合的主动权,势必会在虚拟社会中丧失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三)现实话语的映射
虚拟社会往往植根于现实社会之中,自然也会全方位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状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逐渐凸显,这些矛盾既躲不开也绕不过去,如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环境污染持续恶化等,使得当前人民内部矛盾频频出现甚至激化。由于现实状况得不到改善,人们不良情绪容易在虚拟社会中进行宣泄,而这种不和谐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反映,这样负面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中不断“发酵”蔓延的结果就是在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同时,侵蚀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四)传统话语的失色
传统的党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缺乏对现实生活各种诉求的话语引导,大多关注纯文本的理论探索,逐步导致党的意识形态理论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应有的话语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在场”,直接造成了人们对党的意识形态话语认同感逐渐下降。传统的话语体系的传播都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显然和虚拟社会中的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格格不入,再加上客观存在文风往往“抽象晦涩”,而话风大多“枯燥口号”的状况,在传播中往往很难真正“入脑入心”。此外,在虚拟社会中,党和政府主动发声不够,在一些社会事件中真相信息供给不足,虚假信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进而造成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乏力。
三、虚拟社会中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路径
虚拟社会是思想文化交融的新阵地,是意识形态冲突的新场域,要主动占领这块文化思想阵地,积极建构起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当前,加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可以从“主导”、“引领”、“引导”三个着眼点出发。
(一)主导:加强话语建构,提升话语魅力,体现党的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与创新性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P9)在虚拟社会,党要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积极建构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1.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力。维护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首要目标是增强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P153),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尽管一百多年来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结合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及时回应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进一步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答现实中的问题,不断开辟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境界。
2.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凝聚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集体、个人这三个层面对我国的每一个成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6](P163)
在虚拟社会中要加强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威的建构,并把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进一步凝练,以展现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目标的语言简洁性。充分发挥好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进一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让人们在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明辨是非真假,自觉将自身的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同时根据虚拟社会特征,逐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与虚拟社会的对接和相互证实,更好地发挥其感染群众、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的作用。
3.提升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述要避免口号化、公式化的倾向,尽量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阐述,将党的意识形态逐步内化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多运用网络新词汇、新概念及图文并茂的话语形式加大对党的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提升话语的吸引力。逐步将集权式命令式话语转变为分权式协商式话语,运用平等沟通的言说方式,使话语表达更具人性化与沟通性。应尽快建立一套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话语体系,使新的话语体系既能准确表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又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能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引领:优化话语内容,整合话语载体,体现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做好宣传工作,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在虚拟社会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尊重信息传播的特点规律,发挥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引领作用,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1.构建平台,主动发声。汤普森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必须把大众传播的性质与影响放在核心位置,虽然大众传播不是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7](P286)。在虚拟社会中要顺应形势任务的需要,在发挥好党的主流宣传平台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其在虚拟社会中有效的话语平台,通过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新型的主流媒体。同时突出主流媒体在虚拟社会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其自身的公共性、权威性和代表性,积极引领新媒体多元、多变、多样的思想观念。发挥好主流媒体的热点引导作用,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同时坚持主动出击,在拓展意识形态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上下功夫。“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6](P162)。当前中国梦话语体系的建构就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2.把握规律,积极对话。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8](P209)要主动适应虚拟社会中信息交流双向互动的特点,转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话语方式,拓展平等沟通、交流的平台,将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吸引过来积极对话,在交流论战的碰撞中凝聚起思想价值共识,促进整个虚拟社会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应积极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利益诉求,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舆情分析机制,在科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回应人们的现实诉求,增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现实针对性。总之,虚拟社会中话语体系的无序性是网络信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我们需要切实把握规律,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在积极回馈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逐步将其引领过渡到有序化的状态。
3.注重引领,分层整合。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资源占有、分配的变动引发了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进而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分层日益明显。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十个阶层和五个地位层级的划分,这些不同的阶层自然有不同的利益需求。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9](P82);“‘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0](P103)。当前,在建构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时要基于对现阶段各阶层利益诉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整合社会对谋求公正的需求,“包括具有超越性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要求、具有先进性特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和具有广泛性特征的民族、时代精神要求”[11]等,在区别对待的基础上积极加以引导。
(三)引导:增强话语监控,净化话语空间,体现党的意识形态的竞争性与权威性
加强对虚拟社会意识形态话语的积极引导,客观需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话语空间。这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需要从技术、法律、制度、道德自律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构筑对党的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良好舆论环境。
1.适度宽容与积极批驳相结合。回顾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各种社会思潮之间激烈论战的历史,在论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长壮大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开放与包容的宝贵品质。在虚拟社会中,一方面要始终坚持这一宝贵经验,客观看待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的合理性,吸收、借鉴其有益成分,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不断凝聚思想共识。另一方面,面对各种“泛意识形态化”和“非意识形态化”的思潮,则要积极批驳,揭露其虚假的本质,防止这些思潮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时,坚持国家利益为上,主动正面抨击其反动言论。始终坚持用事实回击谣言,用理性引导情绪化,用技术手段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从而有力地维护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2.科学引导与从严监控相结合。面对虚假反动信息的肆意滋生和传播,有效的话语监控有利于净化意识形态话语环境,鼓励人们合理有序表达,营造理性平和的良好氛围。当前亟待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预警监控机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系统收集舆情的最新动态,及时发现虚假话语信息,并运用党的意识形态理论揭示其虚假反动本质,科学引导虚拟社会公共舆论场。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把“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进一步整合信息网络技术人才、党务干部和专家学者等资源,培养一支熟悉信息网络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队伍,提升话语科学引导能力。构建新的“把关人”机制,在传统把关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参与进来,在赋予网络行为主体相应的监管权限的同时,也明确其相应职责,如要求网站经营者及时过滤有害信息等,对违反责任的及时追责,用切实可行的连带责任追究机制来构筑良好的舆论环境。
3.道德自律与法律规范相结合。由于信息技术背后的“虚拟性”,传统的规范道德模式适用性受限,这对虚拟社会中的个人、群体的道德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信息网络技术而存在的虚拟社会,当前一方面亟待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网络伦理和道德标准,倡导人人自律,进一步约束网络行为。另一方面要健全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互联网法律法规存在很多空白和不完善的地方。各级立法机关应该根据网络信息平台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和完善,为虚拟社会中主体行为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同时坚持违法必究,严厉惩处违法的行为主体,用严格落实来保障法律的实施。只有将“自律”和“他律”有效结合,才能在塑造良好的话语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法]保罗·维利里奥.解放的速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朱波.传媒分众化与行业报发展新机遇[J].传媒观察,2011,(1) .
[4]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聂智,曾长秋,朱红英.论虚拟社会治理中的意识形态整合[J].学术论坛,2012,(5).
责任编辑:张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