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北有诚品,武汉有物外

2016-05-30傅尔得

支点 2016年5期
关键词:诚品书店情怀

傅尔得

核心提示:愿意在看不到盈利的情况下仍保有强烈社会情怀的人,才能投入经营好一家书店。

任何一座有企图心的城市,都会有这样的野心:有一个让人心心念念的地方,让初访者朝圣般而来。

到台北,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那就是去诚品。诚品书店的核心价值 ,是为社会提供一个自在的人文艺术空间,它随时接纳你,给你新知、激发你灵感。此外,它还耐心地教育社会大众,给社会提供更多元的生活方式。

在一个传统书店几乎都无法靠卖书为生的时代,诚品是在传统的书店产业裂解过程中,发展而来的以实体书店为依托的文化空间。而进一步究其实质,则是以文化空间为品牌的成功“二房东”。

但话说回来,一开始的诚品,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它的成功纯属无心插柳。诚品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把握住了时代的发展变动,在看不到盈利时持续投入,终于守得云开见明月,成功地打造出一个坚挺的文化品牌,并文艺性地实现变现。

但是,你知道诚品有多努力吗?不说其15年连续亏损而仍旧坚持开疆拓土,仅仅各类讲座,诚品每年就办二三百场,这对市民的知识、生活美学等社会教育,比得上很多一线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的教育功能。

大到城市,小到社区,谁不希望自己住家的方圆十公里内,有这样一个地方?这样的公共空间,必然要场内安静,无人喧哗,没有人毫无顾忌地讲电话,更没有保安在店内四处走动。当然,书店也不怕客人只是要进去吹空调,不怕有人会偷书,更不介意大多数人只是来翻翻书而不购买。说到底,它不仅是一个选书独到、且随时有新书上架的全方位优质“图书馆”,还是一个能极大提升生活品质的人文空间。

所以,当这样一个具有台湾地区文化地标象征的书店,去年11月底在苏州开张运营时,一时之间,竟掀起了狂热的朝拜风潮。很多游客挤去苏州,就只是为造访诚品。

当我走进位于汉阳龙阳大道的物外书店,转一圈下来,便惊喜于在武汉竟有如此像极了诚品的地方。

书店比我进门之前想象的大很多,无论是从选书的品味、阅读的推荐、物品的摆放、空间的设计,还是其营造的文人氛围来看,都跟台湾的诚品太相像。

我注意到一个书店的员工,迈着轻轻的脚步,在书柜间慢慢移动,伺机将客人翻阅后放歪的书进行调整。这种对细节认真的负责心态和柔软的人情味,虽不至让人瞬间激动,却能让人在心情舒适之余生出信任感。之后,我才知道,这位调整书的员工,其实是这家书店的副总经理。

好奇心让我跟她聊了起来,因为聊得投缘,她当场引荐书店总经理给我认识;也因此,我喝到了书店的上好台湾红茶。原来,这两位书店的主管,都曾陪着台湾的诚品书店共同成长了十多年,作为行业的资深专业人员,书店老板把她们从台湾请过来,运营这家书店。所以,我才能在第一次走进书店的那天下午,在武汉体会到了浓浓的台湾人情味。

我想,只有像诚品书店创办者吴清友那样,愿意在看不到盈利的情况下仍保有强烈社会情怀的人,才能投入经营这家书店。所以,无论从运营者的专业,还是老板的情怀来看,这家书店都是给武汉的一个礼物。

每个月,物外书店都会定期举办不同的丰富活动,如作家讲座、阅读会、亲子活动、音乐演出等等。想想,如果今年1月的那场大雪后,你刚好去了物外,而且偶遇了他们在那天下午举办的现场音乐会,该是怎么样的一场灵魂洗涤。

我妹妹家离物外书店很近。因此,书店不仅成了我两岁半小侄子的“绘本图书馆”,其丰富的亲子阅读活动,也成为他进入幼儿园前开启心智的重要阵地。如果我们要探讨在网络、电商为核心的去中介化时代,我们为何还需要实体书店?答案就是:书店经营出来的文化空间,不仅带给你博物馆、美术馆、大学的优质教育福利,还能让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群聚合起来,成为社会群体的、人文情感的重要链接。

猜你喜欢

诚品书店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诚品传奇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最美书店
台湾诚品大陆首家旗舰店在苏州开业
在书店
诚品书店:闯入苏州豪宅市场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