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喷洒农药来了

2016-05-30袁阳平徐慧冬

支点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疆植保农药

袁阳平 徐慧冬

核心提示:全国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应用需求在不断提升,但现有的植保无人机质量不稳定,没有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这些问题都亟须解决。

何正泽遇上了强劲竞争对手。

日前,大疆创新科技宣布,在中日韩三地同时发售MG-1农业植保机。这家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公司,开始发力农业生产市场。

何正泽是洛克希德(武汉)无人机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CE0,这家公司正在拓展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大疆成了他们强有力的竞争者。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疆科技进入植保无人机领域是件好事,因为它将缩短植保无人机从推广到普及的过程。“我认为,当前不是拼技术的时代,拼的应是服务模式。”何正泽说。

对正在风口上的“无人机+农业”,何正泽一脸笃定地告诉《支点》记者,“植保无人机必将颠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无人机施药提升效率50倍

1964年出生的何正泽,是湖北仙桃人。他履历丰富,在部队当过兵、在政府任过职,后来下海创业。

从2008年前后创业起,何正泽开发过全国首个民营跨区域支付清算系统,后来一头钻进民用爆破行业。掘到第一桶金后,他将注意力集中在“无人机+农业植保”产业领域。

从农村走出来的何正泽,深知农民耕种的辛苦。他认为,在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装备落后、作业效率低是劳动力消耗最大的环节。

资料显示,我国60%以上的粮食种植面积为水稻、玉米等作物,由于其特殊的种植模式,地面机具无法下田,只能靠手动喷雾器和背负式喷雾机进行。

何正泽说,对农作物人工喷雾施药,一天作业下来约10亩左右,一亩作业成本超过20元。“在病虫害高峰时期,一旦遇到高温天气,就是花钱也雇不到人。若选择无人机施药,作业成本仅4-5元/亩,是常规作业的1/4-1/5。”

相比常规机具,植保无人机施药效率能提高30-50倍。以传统的人工防治水稻为例,植保无人机作业15亩以上的田地只需10分钟左右。

何正泽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减少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无人机+植保”为解决突发性大面积病虫害防控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将给传统农业作业方式带来变革。

建立植保数据库至关重要

自去年全国两会提出“互联网+”概念之后,农村成为巨头公司布局的一个重要板块。目前包括阿里巴巴、腾讯、苏宁、京东、联想,都高调提出了“互联网+农村”的战略。

面对巨头,小公司如何才能守在植保无人机产业的“风口”顶端呢?

目前全国植保无人机企业有300家左右,其中拥有植保运用研发技术的不到15家。“这15家公司中,能研发出核心关键技术的不多。其中,精准变量施药技术,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何正泽说。

当前,智能植保无人机可根据自动采集的田间地理信息、环境温度、湿度、风力、风向、飞行高度与速度等参数,结合APP设定的作物种类、病虫期、农药种类、剂型、配比等参数命令,在作业过程中智能调节喷洒剂量与雾滴大小,并适时上传全部数据,以此建立农业植保大数据库。

有了农业植保大数据库,就可以给农作物绘制植保“处方图”,并开出系统“就医”方案。

何正泽介绍,公司逐步建立及完善的植保大数据,可让无人机对应调整作业高度、速度,自动调节雾滴直径和施药量。操作者只需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好飞行线路,坐在一旁监测即可,减少遥控操作环节。

植保无人机还能降低农药生产、流通等成本。“农业植保可跨界融合无人机、农机合作社、药企等领域,集约服务,并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产业集群。”何正泽称,现在采用无人机大批量施药后,就可以直接向农药厂商采购,“去中心化可以降低农药采购成本35%左右、包装成本28%左右,同时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售价偏高仍是问题

尽管市场前景可观,但要推广植保无人机并非易事。

如何把价格相对偏高的无人机卖给低收入的农民用户,这让何正泽犯难。

农户有本自己的账,倘若一架植保无人机售价动辄10多万元,这些农业合作社组织或植保大户就会犹豫。

何正泽称,经过对植保大户等进行售价压力测试得出,植保无人机售价约4.5万元左右最易被接受。“农民购买一台拖拉机需要7万-8万元不等,无人机售价若降至4.5万元左右,对农民就有较强的吸引力。”

不过,黑马创业大赛特邀评委、投资人陈巍建议,不要让农户直接购买植保无人机。由于植保无人机提供的是阶段性服务,且施药效率的提升大大缩短了无人机的使用时间,单个农户购买并不划算。

何正泽也不想从无人机销售上赚取太多利润。

“我们采用的策略是‘互联网+植保大数据,采取跨界经营,让植保无人机产品微利销售,通过薄利多销降低无人机生产成本。”何正泽对《支点》记者称。

即使农户购买了植保无人机,但要让他们会操作也是一大难点。

“卖出无人机后,公司会培训农机手,为农民提供农药销售与作物植保一体化服务。”何正泽称,为打开植保市场,他还成立了一支全国植保无人机大队。

在湖北汉川有一家农业公司,老板张小平承包了3万亩水稻田,其中有自种地3000亩。与自种地相比,对委托附近农户种植的2.7万亩水稻,农药残留物是否超标,他心里没底。

去年,为了方便集中施药,张小平花50多万元一次性购买了6架植保无人机。“采用我们的集中施药方案,他的农产品农药残留物检测一次性过关,销往海外市场的大米售价上涨10%。”何正泽说。

在陈巍看来,植保无人机要以农作物长势为结果导向,达到为农户增收的目标才有前途。

张小平,只是单个农业公司使用植保无人机的成功案例。何正泽还有更大的目标——“整县推进”战略。

今年2月,荆门市农业局局长邵祖江带队考察了何正泽的无人机公司。3月,荆门召开全市植保无人机应用推进会。“全市3县2区实施整体推进战略,对辖区内的农产品施药实现全覆盖、全数据管理。”

争抢农业大数据入口

市场正在一步步打开,更多的人开始接纳植保无人机。

然而,行业内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比如,大疆创新科技已进入“无人机+植保”领域,争抢农业大数据的入口。

何正泽向《支点》记者坦言,大疆是一家优秀的无人机企业,但与大疆不同的是,洛克希德要搭建一个共赢的农业销售平台,无人机仅是我们数据采集的工具,互联网的入口。

“从硬件制造商转变为信息服务商,如同一些厂商为了搭建互联网生态链,零成本甚至亏本出售手机一样,我们采用的是无人机硬件、服务与大数据盈利并举的模式。”何正泽如是说。

不过,大疆亦正在构建植保无人机生态链。大疆公关总监王帆表示,农业植保机的销售只是服务的开始,大疆想要搭建的是从技术、金融到售后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对植保无人机有着长期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中心主任何雄奎表示,目前全国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应用需求还在不断提升,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但现有的植保无人机质量不稳定,没有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这些问题都亟须得到解决。

猜你喜欢

大疆植保农药
大疆全航测解决方案
新宝骏KiWi EV大疆版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