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吐嘈”不宜

2016-05-30江曾培

金山 2016年5期
关键词:热衷公共事务建设性

江曾培

时下盛行“吐槽”,特别是在网上,“吐槽”已经成为人们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一种常见表达方式。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67、%的受访者发现身边多是动不动就吐槽的人。

“吐槽”这个词过去是没有的,现有版本的《辞海》与《汉语大词典》都没有收它,而是近年出现的。有人说来源于类似我国相声的日本站台喜剧,吐槽者从搭档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或关键词,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引发喜剧效果。这样说,主要着眼于吐槽者语言幽默,能令人发噱,具有娱乐因素,但这并非时下“吐嘈”的本质特征,即轻率任性、消极抱怨。正因为如此,对于动不动就“吐嘈”的人,43、1%的受访者表示反感,仅5、3%的受访者表示欣赏。72、1%的受访者希望在公共话题的讨论中,听到更多一理性声音,看到更多的建设性意见。

是的,热衷吐糟者的重要特征就是缺乏理性精神,遇事既没有深入的了解,又没有认真的分析,消极方面想得多,积极方面想的少,或以点为面,夸大其辞,在地上见到一只蚂蚁,就以为满地都是蚂蚁。或附会猜测,妄加推断,如鲁迅所指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乱交,立刻想到私生子。”或只顾宣泄情绪,逞口舌之快,口无遮拦,胡言乱语。或为博得关注,满足虚荣心,

力求新奇,故作惊人之语。所有这些,表明那些“动不动就‘吐嘈的人”,受着不正确情绪的支配,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对社会公共事务,无论情况如何,都 习惯于往里面啐口水,以至使一些公共话题的讨论沦为“公共痰盂”,这不仅会淹没一些 建设性意见,而且散布了消极悲观的负面情绪。这是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向上的。因此,我要说,“吐槽”不宜。

自然,不赞同“吐槽”,并不等于不要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前进不可或缺的法宝。但是,批评是理性的声音,与那缺乏理性的“吐嘈”不是一股道 上跑的车。公民对公共事务中一切不妥不当之处,可以而且应当提出批评与意见,但应是出于建设性的善意,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唱反调,泄私愤。“槽”,按《说文~木部》的注解:“畜兽之食器”,也就是喂牲畜盛饲料的器具,醉心于在牲畜的食槽里去谈吐,也实在不雅,从这一角度也是少热衷”吐槽“为好。

这次调查显示,有少数受访者所以欣赏“吐槽”,是因为吐槽者言辞具有娱乐性。说话俏皮引人是可取的。不过,讨论严肃问题还是首重内容的科学性,而“吐槽”往往以娱乐化的方式消解或转换了它的内涵,如此形式大于内容,也是不宜了。

猜你喜欢

热衷公共事务建设性
公共事务概念分析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社区冲突: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路径研究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这些年我们热衷的健身项目
社会办医依旧热衷“高大上”
资产重组,农药企业为何如热此“热衷”
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校热衷更名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