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2016-05-30林上坤

考试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自卑感自卑挫折

林上坤

何谓自卑?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充分肯定自己的力量,即相信自己能将事情做好,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

当前初中学生中,心理存在自卑现象相当普遍。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自卑心理,也就是说自卑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自卑心重的学生,意志薄弱,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他们或表现为沉默少言,郁郁寡欢;或表现为每逢测验、考试、各种竞赛时就提心吊胆,精神紧张;或表现为面对较难的科目心灰意冷,不敢主动质疑解难。也有的表现为遇到亲朋好友、昔日同学问及学习成绩时,认为难以启齿。那么,教师如何指导青少年克服自卑感呢?

首先,要了解青少年在自信方面的特点。人的自信心,是随着个人成长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和日益增强而发展的。到了初中阶段,青少年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特别期望能有机会表现自我,展现自己的各方面才能,显示自己,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方面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性,自己认为自己是“成人”,所以他们希望他人尊重自己,尤其是希望家长及老师理解、尊重自己。

其次,要认真分析学生产生、缺乏自信的原因。中学时代是人生的花季,可为什么有些同学常常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呢?从客观上讲,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自身条件的缺陷。如外在形象、成绩不如意、家庭生活条件不好等都可能他背上失败感和落后感的精神重负,从而产生自卑感而缺乏自信心。

好胜心受到挫折。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希望各方面能超过别人。对于竞争,他们往往抱着“只许胜,不许败”的偏执想法,一旦受到挫折,就很容易灰心丧气,从而产生缺乏自信的心理。

自尊心得不到满足。自尊心是鼓励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是使人自爱、自信、自强的源泉。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就极易走向反面,导致自卑。

有利的环境发生变化。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能帮助自己进取的环境和条件,一旦这种有利环境和条件受到影响,发生变化,自己的努力为受到认可,就容易使人对将来失去信心。

上述情况,很多同学都会碰到,但并非所有碰到这些情况的同学都会自卑。同样的挫折和失败,同样的客观条件,可以产生自卑而失去自信心,也可以成为鞭策、激励人奋发向上的动力。因自卑感的产生而失去自信心,除了有客观因素外,还有内在的心理根源。

性格软弱。这是产生自卑心理的重要心理病源。性格软弱的人,一旦遇到困难或身处逆境时,就会束手无策,一蹶不振。当在与人交往中受到挫折时,便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温暖,只有冷漠,他们在困难、失败、委屈、病残等逆境面前表现出灰心、悲观的情绪,而不是选择自我反省、抗争、拼搏的心态。

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同学好高骛远,志大才疏,要求过高过急,大大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水平,这样极易产生“失败感”而自卑。有的同学只看到自己的短处,而看不到长处,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明明是某个方面不如人,也会看成所有方面不如人,在任何方面都树立不起信心,不战自败。

由此可见产生自卑而失去信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自信的人,往往自认为被人瞧不起,显得沉默寡言、胆小怕事、瞻前顾后,造成事实上被他人冷漠。别人对他们的轻视态度正是由他们的自卑和逃避行为造成的,他们的轻视态度又会加剧他们的自卑心理,如此必将形成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自卑心理,树立充分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不要妄下结论。教师不要轻易说出诸如“你这样下去毫无出息”、“你永远一件事也办不成”等这样的话,因为这非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久而久之,反而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个“无用的人”,认为自己怎样努力也没有用,因此产生自卑感。

少与他人的优点相比。有些教师常用这个学生的弱点与别的学生的优点相比,不停地唠叨:“你看某某同学,你的数学比某某同学差10倍。”“你画得还不如人家小朋友”等,教师想以此激励学生进步,而结果是使学生认为自己很笨,不足之处成了他沉重的心理包袱。

多发现“闪光点”。把学生的过去与现在比,往事与彼事比,就会发现他在某一方面或某件事上有进步,有提高。我们要及时发现这些“进步”与“提高”,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予以表扬。应向学生指出,自信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品质来获得的,也靠一次次微小的成功来增强;使学生认为自己也能取得成绩,就增强了学生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的希望和勇气,学生的自卑感就会悄然退去。

增强“你行,我也行”的观念。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一分收获的道理,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互补技能,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兼具多种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人各有长短,要扬己之长,补己之短。让学生不要为没有聪慧的头脑而自卑,不要为没有俏丽的脸庞而失落,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执著地追求,就一定会给自己的青春写下一串串闪亮的感叹号。

满足、引导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欲望之一。自我表现欲受到压抑时,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感。教师不要只用聪明、学习成绩好等展现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要尽可能让学生在特有的优势方面如体育运动、集体劳动等充分地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逐渐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有的学生自卑感严重,对进步没有信心,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和家庭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缺乏信心。另一方面,他们有一定的自尊心,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表扬,如果经常受到批评,就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容易自暴自弃。

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是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所在。在困难和各种挫折面前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就不会自暴自弃。最近日本教育界的一项研究表明:最好不要在学生作业本上打“X”号。“因为这样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打“X”号达不到引起学生注意及修改的目的,相反只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打击。他们认为,最好在学生做错的地方打圈或划个线,让他改正即可。苏霍姆林斯基总结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经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较注意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

要丰富青少年学生的知识、培养其各方面的才能。如果学生爱好广泛、知识丰富,那么他就会心胸开阔,注意力和精神不是在一件事情或挫折上“打转转”,而是对各门学科知识和各项活动都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况且有了各方面的才能,他就不会在同学面前感到自己不行,而是什么都想“露一手”,克服自卑心理。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要善于调节学生心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就会保持长久,始终拥有自信、自强、积极向上和良好心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自卑感自卑挫折
初二学生的自卑感与交往焦虑关系的相关研究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挫折使我更坚强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你的自卑感,从何而来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