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角色表演点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16-05-30李晓霞

考试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积极情感综合能力小学语文

李晓霞

摘 要: 角色表演是一种生动新颖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具体的角色与特定的场景中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文本直接对话,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与思考的独立权。这样的语文教学更富有生机与活力,可以让学生学得更主动而有效。

关键词: 角色表演 小学语文 积极情感 理解水平 综合能力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更要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角色表演是一种在语言实践中学习与运用语言的活动,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体验式学习的重要体现,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更能让学生深入文本,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更多的独特见解,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真切地感受到表演的乐趣、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更生动、富有活力,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角色表演的具体运用谈谈如下体会。

一、角色表演下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

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展开。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就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方式与活动展开教学,这样能调动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在语文活动中实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角色表演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好动、爱表演的天性,自然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激起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角色表演这种别开生面的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景象,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如在学习《狼和小羊》这一课时,如果让学生进行课前的阅读或是课后的复述,那么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读与背,生硬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小羊,来一场真实的狼羊大战。话音刚落,学生一片欢呼,激起高涨的学习热情。我指导学生在课下将文章读熟读通,然后两两一组进行表演。这样教学氛围一下子就活跃了,学生课下积极准备,课上积极表演,精彩的表演引得学生一片喝彩。这样整个活动是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下展开的,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中的字词句段,而且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与交际水平,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角色表演下学生的理解水平更高

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其认知主要来自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但生活阅历有限,基础知识薄弱,并不能深刻地理解某些字词句,自然难以用于交流与写作之中,这正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角色表演不是单纯地认读字词,而是将词语置于特定的场景中,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这些词语,并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的交流与写作中。如在学习《小猴子下山》这一课时,如果只是阅读学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描写小猴的一系列动作,如掰玉米的掰、捧桃子的捧、抱西瓜的抱、扛着往前走的扛等,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表演强化学生的认知,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词,这样学生在口语交流与书面写作时就可以自如运用。为了增强表演的真实性,我还专门为学生做了相应的头饰,学生可高兴了,戴上头饰,瞬间就变成了一只只顽皮的小猴子,蹦蹦跳跳的,可爱极了。他们一会捧、一会抱、一会扛,可以让学生将这些没有生命力的静止的词与具体的场景与动作结合起来,是学生真正的理解,自然能够灵活地运用,这正是传统语文教学难以达到的。

三、角色表演下学生的情感更丰富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这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具体体现。情感体验是小学生无法直接从文字中获取的,即使教师讲解得再投入、再详细,学生充共量是记住了,而并不能深入本质的理解。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亲身参与与体验的机会,学生只有身临其境,身入其中,才能自我感悟,产生独特的如见解与感受。角色表演不再是孤立而静止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进入特定的角色与场景,让学生成为剧中的主人公,如此才能让学生获取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小鸟和青蛙,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会加入许多自己所设计出来的动作,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可以让表演与观看的学生从语言与动作中感受到青蛙的无知与愚蠢。这样学生的情感会更丰富,让学生再次阅读时就不会是没有感情的读字,而是把握语气与情感展开流利而有感情地读。

四、角色表演更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角色表演活动可以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供平台,角色表演活动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更具创造性,更富有个性化色彩。

角色表演并不单单局限于文章对话片断,还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补写空白、改编等,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展开自由创作,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这样学生可以将剧本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再加工与再创造。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水平。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不是机械地背诵对话,而是积极地用体态语辅助语言的表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理解词语,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更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协作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角色表演更能发挥语文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特点,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与思维特点,让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活跃的思维主动参与其中,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书甚.分角色表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快乐阅读,2015,22.

[2]冷思露.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探索.西部素质教育,2016,3.

[3]李美英.小学语文中的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探讨.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10.

猜你喜欢

积极情感综合能力小学语文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英语教学中激发积极情感的策略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情感态度的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