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高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2016-05-30孙林忠

中学物理·初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知物理课堂教学

孙林忠

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物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在此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活学生主体意识,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和手段,让课堂真正沉浸在师生高效的学习活动中.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物理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把握师生的课堂地位,立足学生主体

教育家钱梦龙先生很早就提出了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90年代初期,这种观点对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很多老师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句话的表面意思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的真正角色,在教学中没有体现这种关系和地位.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中唱独角戏的角色,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的教育理念.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学习,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设置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如在有关“压强”的知识点教学时,首先不是直接开门见山的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引导,防止学生讨论的方向不正确,或者是讨论的深度不够.然后让学生展示讨论的成果,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到压强的作用,真正理解压强和压力以及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教师先后取来一枚水泥钉和一整排水泥钉,分别让学生试着用脚去接触它,很明显学生感觉一枚水泥钉会扎脚,而踩在一整排水泥钉上面却没有那么明显刺激性的疼痛感.通过这个体验感很强的实验,使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去探究压强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压强的原理.同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与压强有关的各种现象.在整堂课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得以体现,他们在课堂上通过自己体验,自己感受,获得了强烈的心理认知.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单纯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活动和参与的关键之处给与适当的点拨和引导的合作者.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一味地讲授,越俎代庖,压缩学生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必然会使课堂陷入了索然无味的境地,既让物理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更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逐渐消弱了自主思考和获取成功体验的乐趣和习惯,这对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我们教师只有还课堂于学生,将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尽情展示,尽情发挥,教师只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听众,只是一个巧于点拨的组织者,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了起来,全身心地参与课堂,高效课堂才有了主体.课堂才会变得富有生机.

2 理清质效与量效的关系,追求真正的高效

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教学质量,切忌题海战,也就是正确处理质效和量效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要做到小而精,配合适当的精讲精练,注重用多种方法来解答题目,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来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了巩固知识,可以适当地配合一些练习和导学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和拓展能力.唯有真正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抽丝剥茧,将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才会真正明白物理规律,掌握鲜活生动的物理知识,这样的知识对他们来说也才具有生命力.

例如,在讲到“阿基米德定律”时,由于浮力公式比较复杂,于是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结合本课的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浮力公式存在的条件,并结合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浮力公式,展示不同密度的液体,如水、酒精等,让学生理解不同密度液体的前提下,产生的浮力是不一样的.通过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如下沉、悬浮和漂浮现象,解释这三种情况和液体体积的关系.最后,结合几道例题,做到精讲精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真正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外材料,巩固所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奥秘和科学的探索追求.并在最后布置适量的作业,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这样的新知探究过程,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公式真实鲜活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阿基米德定律”的公式不再是几个毫无生命的字母符号的组合,而是富含了特定物理意义、跃动着生命内涵的规律的完美概况.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概念和规律生成的过程着手,学生不明就里,囫囵吞枣,教师就进行大容量的课堂训练,学生势必犹如盲人摸象,如坠云里雾里,最终效果可谓事倍功半,更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唯有针对物理学科逻辑性强,知识连贯性强的特点,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设计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让知识形成变得自然,让物理规律的得出水到渠成,并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适时消化知识,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并自觉主动,兴趣盎然地投身物理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 立足教学目标和方法的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是到现在为止,很多老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不全面,或者是停留在表面认识上.我们要本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来看待任何传统事物,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全盘否定,其优点是任何教师都不能忽视的.我们要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吸收,并把优点融入到新课程改革过程当中,如果对传统方法进行全面的批判,而不去继承优秀的成果,教学就会不成体系.改革的当务之急就在于以教学目标为基石,结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最佳的方案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到重力时,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失重状态下的生活状况,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有没有体会到失重状态下的例子,比如做电梯时的感受,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并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和讲授,给学生释疑解难.利用学校实验室的便利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重力,感受重力的存在,体验重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这种情境设置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实现了学生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让学生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与物理教学巧妙结合起来,使原本遥远的物理知识在学生内心深处有了真实的载体和落脚点,从而使新知教学的目标更直观真实,物理新知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巧妙安排,在学生心中也变得鲜活和亲切,学生在内心深处接纳了新知,他们愿意去为了了解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去探究新知,并可能将这一活动延伸到课外,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认同,更让课堂效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优化.

总之,初中物理要想实现高效教学,我们广大物理教师的教学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唯有教师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批判者中继承,在继承中辩证地否定,实现自我的创新,将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不断变革,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示.此外,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物理教学才会与高效课堂渐行渐近,真正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新知物理课堂教学
只因是物理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不是教物理的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