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学习”视阈下的教学研究
2016-05-30徐瑾
徐瑾
[摘要] “微学习”是当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社会上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微学习的主要模式是“微课”,微课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微学习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微学习尚未形成潮流,师生对此较为陌生;微学习模式较为单一(目前主要是微课),教学形式比较僵化;难以保证充分的主体交互性学习效果,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完善;不同学科的微学习效果不同。改善微学习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对微学习进行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宣传引导;加快资源开发,促进微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建设;建设大型交互式学习平台,完善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与传统教育模式结合,实现互补双赢。
[关键词] 微学习;教学;微课
“微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在社会上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对微学习视阈下的教学开展方式、存在问题、完善措施予以研究,以推进其更好地服务社会尤其是推进高校教学发展。
一、“微学习”概述
“微学习”(Microlearning)这一概念于2004年由奥地利学者Lindner提出。由于是新生事物,因此学界对微学习的概念界定、特点描述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Lindner看来,“微学习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是一种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方式”[1] 8;在Gabrielli看来,“微学习的实施得益于小块学习内容的开发和日臻完善的通讯技术,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在特定场合(如休息时或在旅途中)轻松获取学习内容”[2] 45-49;在国内学者看来,“微学习是用微型媒体承载微型学习内容的学习”[3]。微学习的“微”不仅体现为构成微型学习的内容组块的知识含量微小,还包含对其属性、格调的判断,其中蕴含着对这种学习发生发展的认识以及对学习参与者的心态理解[4]。通常而言,“微学习”指的是微观背景下的学习,可以理解为模块化、碎片化学习,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内容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主要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可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
从国外情况看,自2004年“微学习”理念提出以来,大学(牛津、哈佛、麻省理工等)、研究机构、私人公司都在大力介入微学习领域,微学习已经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国内而言,“微学习”则主要在教育领域展开,并主要体现为“微课”。2011年佛山教育局在全国首推“微课”模式,标志着学校教学步入“微时代”。2012年9月,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征集优秀微课作品。2012年12月,教育部面向高校举办微课教学比赛。与此同时,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联合发布了覆盖众多学科的“凤凰微课”APP。事实上,继“电子学习”(E-Learning)、“移动学习”(M-learning)之后,“微学习”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数字化学习方式之一。
“微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是以新媒体为技术支持,通过微内容、微时间、微过程、微媒介、微资源而开展的学习活动,具有内容简洁性、形式多样性、载体便捷性、时间灵活性、学习趣味性和资源丰富性等特点。就“微课”来说,不但具有“位微不卑”的独特属性,还具有一般教学所没有的优点。1.“课微不小”。微课的内容短小精悍,比一般教学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2.“步微不慢”。微课的内容小而精,一节微课往往只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起来慢,但稳步向前。3.“效微不薄”。一节微课看起来知识点不多,但是通过不断学习积沙成塔,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二、“微学习”视角下的教学开展
作为目前我国微学习主要方式的“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及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及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5]。
(一)微课教学的指导原则
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
一个好的微学习资源应当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由于微课一般时长仅为5—10分钟甚至更短,因此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根据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背景、理解能力差异合理安排主题和相关内容。
2.资源多样,情境真实
好的微课应当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将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学反馈意见等相关资源整合在一起,构成多种多样的“主题单元资源包”,形成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便于学生在真实、具体的(典型案例化)教学情景中接受信息、提高认识。
3.短小精悍,使用方便
微课因为“微”所以要求“精”。如果说传统课堂教学好比时间较长的专题片,那么微课就类似于短短几秒钟的广告,其追求的是内容微言大义、形式新颖独创、效果过目不忘。
4.半结构化,易于扩充
微课教学不能成为一种封闭的僵化的模式,而应体现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开放性。根据这一原则,微课模块应当是半结构化的,能够不断改进、扩充以适应环境和对象的变化。
(二)微课的具体设计
1.内容设计—— 知识点的微型化处理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要主题鲜明,涉及知识点尽量单一。不追求内容的大而全,但必须小而精。选择适合教学对象、符合认知过程的内容,同时提供单一、完整知识点微视频,且这些知识点最好能与其他知识点相互照应,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微课学习系列。微课的碎片化学习并非是杂乱无序的内容堆积,而是要在明确的学习主题指导下,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的微课程,做到既不破坏原有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又能增强学习的泛在性和实效性。
教学内容的微型化处理。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长时性与完整性来说,微课教学要尽量将讲授的内容单一化,且在较短时间内必须保持课程的完整性。比如在微课的具体设计中应当保持以下几个部分(以体现其完整性):提出主题,揭示要点;围绕主题演示讲解,层层深入;回顾教学概括提升,引发思考等。endprint
2.媒体设计—— 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
课堂实录型视频。课堂实录型视频要求教师讲解和拍摄的水平较高。由于微课视频的持续时间很短,教师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课程导入、开展及总结的任务,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要采用多视角、多焦距等推拉变化的拍摄方式将平面化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并在后期编辑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如添加字幕、背景音乐等)来提高微课的吸引力。
内容演示型视频。选择合适的录取软件(如Camtasia Studio),完整录制PPT课件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同步讲解、操作过程和背景音乐等)。在后期制作中对部分细节,如间隔时间、字幕标题、声音处理、画面镜头等问题进行修改润色,最后合成输出教学视频。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采用个性化制作形式来增加视频的生动性。
3.情景设计—— 提高微课的艺术感染力
微课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在情景设计上精益求精。教师对于微课内容的设计和讲解要做到精准控制,尽量将设计的精华部分充分展示出来。同时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既准确传播知识,又能通过严谨诙谐的语言、生动现实的案例、引人入胜的背景等手段让学习者经历“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让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充满美妙舒畅的艺术气息、闪现幽默智慧的思想火花。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微学习尚未形成潮流,师生对此较为陌生
微学习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自2011年广东佛山实行“微课”教学至今仅5年时间,因此对于师生来说都感到比较陌生。有的根本没有听说过微学习这一概念,有的虽然有所耳闻,但从来没有接触实践过(即使对于时间比较宽裕的大学生、研究生来说也是如此)。客观上说,全国目前进行微课教学的学校还比较少,绝大多数学校仍旧实行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从整个社会来说,微学习还没有形成潮流,这是目前推广微学习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微学习既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面对这种新兴的学习模式,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如果我们始终或者迟迟无法达到对微学习的普遍接受、理解和共识,那么微学习的普及与完善就非常困难。
(二)微学习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形式比较僵化
由于微学习尚未形成潮流,大众对它也比较陌生,因此相对于国外众多的移动微型学习方式来说,目前国内微学习的模式较为单一,主要就是微课。但是微课教学也存在较为僵化的弊端,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目前在实际微课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把一个长的授课视频硬性剪裁成一个个的短视频来形成微课,这显然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正确的方式应当是根据微课本身的(较短)时间进行课程内容(主题、知识点)、教学方式、教学课件的精心组织,再辅以后期编辑的精心制作,从而形成一堂短小精悍的微课,才可称得上是理想的教学模式。而且从微课本身来说,虽然可以通过后期的艺术加工来增强其生动性,但微课毕竟只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难以保证充分的主体交互性学习效果,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正因为微学习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形式比较僵化,所以很难充分的保证主体交互性学习效果。所谓主体交互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实现师生之间实时沟通交流的学习模式。由于微课教学是模块化、碎片化学习,因此,虽然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的便捷性,但却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实现适时交流。即便可以通过建设大型的主体交互性网络平台来克服主体交互性不足的问题,但是目前这种大型交互式平台极少,而且建立这种大型平台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庞大(一般单位出于不重视的原因也不愿意承担这部分费用)。由此可见,微学习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了。造成系列问题的原因还在于,微学习教学模式不能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通过课堂互动、签到点名、随堂考试等方式进行教学监督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微学习本身具有的便捷性优势反而成了学习效果难以监督和评价的重要原因。加上现在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不够自律、主动性差的问题,因此,即使有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也难以保障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除非对其增加硬性的考核规定,但缺乏主体交互性的微学习很难适合这种硬性监督的要求。
(四)不同学科的微学习效果不一样,有的不如传统教育模式好
无可置疑,微学习肯定是适应现代网络社会发展的新型学习模式,但也并非所有的学科都适合转化为微学习模式,因为不同学科的微学习效果并不相同。比如需要学生动手参与的课程(如科学实验课、社会实践课等),如果仅仅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身处其中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对于这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比微学习方式就更有优势。从教育模式本身来说,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面对面”的教育方式,教师可直接面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现场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而微学习模式则是一种“人-机”界面的学习模式,无法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因此,对于某些课程来说,微学习非常方便且重要,但对于某些课程来说,微学习只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而已。
四、改善的途径
(一)对微学习进行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宣传引导
微学习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求,也符合国家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方针,应当大力提倡。然而微学习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导致很难迅速了解并予以接受,虽然目前有部分学校、企业已经进行微学习建设,但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并不大。因此微学习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管理部门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从政策上来说,尽管教育管理部门对于微学习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也举办了相关活动来推进微学习发展,诸如“全国微课大赛”等,但目前还没有推动微学习发展的诸如“五年规划”之类的政策条文,因此有关微学习政策法规的出台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从资金上来说,要想提高微学习效果,就必须建设大型交互性网络平台,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微学习资源开发,这些都需要(政府直接或间接投入)大量资金才能实现。从舆论宣传上来说,要想形成微学习的社会潮流,不仅要在民间大力宣传,更需要作为权威和方向引领者的政府管理部门的宣传引导。endprint
(二)加快资源开发,促进微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建设
由于微学习在我国起步较晚,可供学习的资源较少,优质资源更少(就微课而言,制作一堂精致的微课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相对于海量学习需求而言,微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都存在严重不足。因此要想推进微学习的社会普及,就必须加快资源开发,只有当微学习资源能够(基本)满足公众的不同需求时,微学习才能被公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从微学习教学来说,除了要加强微课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建设以外,基于教学互动、监督评价等网络资源开发也必须同时进行,只有这几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三)建设大型交互式学习平台,完善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
大型交互式学习平台的建设不仅需要设备的投入,还需要人员的投入。设备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人员参与(以微课为例,不仅需要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再先进的设备也无法发挥作用。从微学习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的完善来说,这也取决于主体交互式平台的建设,只有充分互动才能将单向的“人-机”交流变成教师-学生面对面的心灵互动,才能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并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价。因此建设一个庞大的全国性互动平台,将是对传统教育的巨大挑战或促进。但是建设互动平台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持,这是一个瓶颈(仅仅就微课来说,要想建立完备的教学、互动、监督、评价体系就需要大量资金支撑),与此相关联的系列问题也会出现:交互式学习平台是公益性的还是市场化的,是由政府财政资金支撑的还是由高校或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的,平台资源是完全公开、共享性的还是独有的,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或盲目投入,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政府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指导下,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才能得以解决。
(四)与传统教育模式结合,实现互补双赢
微课之所以要与传统教育模式结合的原因在于,传统需要继承。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知识影响是微学习难以替代的。自古就有“言传不如身教”之说,实时的课堂交流往往比网络交流更好。同时传统也需要扬弃,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如果不加以改革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既要继承与发扬优良传统模式,也要反对虚无保守主义。要深入分析不同学科中微学习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差异与优劣,从而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总的来说,微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目前受限于各种条件还存有诸多缺陷,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微学习必将在社会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indner M,Bruck P.A.Micromedia and cooperate leaming[A].Proceedings ofth 3rd International Microlearning Conference[C].Australia,Innsbmck: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7.
[2]Gabrielli,S.,Kimani,S.,&Catarci,T.The Design of micmleaming experiences:a research agenda[A].Proceedings of Microleaming 2005 Conference[C].Australia,Innsbruck: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5.
[3]叶成林,徐福荫,许 骏,等.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4]祝智庭,张 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
[5]胡铁生,黄明燕,李 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责任编辑:马昌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