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2016-05-30刘静静

学理论·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众传播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

刘静静

摘 要:大众传媒自产生之日起就对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虽然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消极的方面,如传播内容的媚俗化、受众的盲目心理、传播主体价值取向的主观性等,并且这些消极的影响还没有引起大家绝对的重视,长此以往,必会酿成恶果。为了应对这些负面影响本文从大众传播的主体、内容、过程和客体四个方面分析了形成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众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240-03

近几年,中国的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早已超出人们的想象,它充斥着人们的视听,已经成了无处不在的信息源,人们通过它认识世界、认识新事物、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和判断,从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出来,对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个严峻的挑战,因此,消除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日益重要。

一、大众传媒的含义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点

1.大众传媒的含义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与他人或群体进行着交往也就是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在一般情况下采取的便是传播的形式。所谓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编辑人员的报纸、电台等传播中介物,具体的有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和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1]。当今社会,人们通常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称为四大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三大特点,即广泛性、驱动型和导向性。

2.大众传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点

报纸传播载体、网络传播载体、期刊传播载体、广播传播载体、书籍传播载体、电视传播载体等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同的形式具有一些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总的来看,他们又都是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尤其是报纸、广播、电视,下述特征较为明显。第一,教育信息和教育对象覆盖面广泛。大众传媒形式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人们可以获取各种信息在家庭、学校、工作之间,甚至是跨国界的;传媒传播的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社会规范等,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几乎都不能离开大众传媒的作用。因此,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民性,我们必须通过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它广泛地作用于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甚至是每一个人。第二,信息传递速度快。大众传媒向人们传递的主要是各种信息,从信息发生地到信息的接收者,信息需要一个流动、传播的过程。例如2014年10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国,这一现场直播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宏观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明显,传递速度快。第三,大众传播的影响具有增值力。就是说,信息一经传播后其影响的扩展,呈倍加之势。例如一个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如果仅仅依靠开会宣传,其影响所及很可能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或一个社区、一个市县,但如果经过全国性的大众传媒报道,她就可能影响到全国,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第四,大众传播媒介往往具有权威性,尤其是由权威部门主办、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媒介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更是如此,人们往往特别重视这些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大众传播对人们的影响因此而加强。

二、大众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

首先,迅速发展的大众传媒及其日益增长的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社会交往的日益增多,我国的大众传媒有了长足发展。大众传播工具的快速发展及其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一个载体,让人民群众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其次,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要以大众传媒为载体。近年来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辅导作用而是起主要作用。大部分人无论在哪里,在什么企业工作都会运用手机里的APP如微博、微信、腾讯等,都要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因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书报、电视、期刊、广播、手机软件中,通过这些大众传媒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个现实的可行的选择。

最后,大众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使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通过大众传播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从今天开始,而是传承的历史传统。自从思想政治教育进入计算机网络之后,互联网已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大众传播为载体是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要求。

三、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负面影响

(一)传播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负面影响

1.传播主体价值取向的主观性。传播主体,即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部分人的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同时也使一些丑恶现象再度出现。人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注重物质和利益上的追求。但是作为传播的主体,在进行传播时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便会有主观上的选择,正确与否便是未知,因此,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传播主体价值取向的错误性。市场的发展同时又滋生引发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切向钱看等错误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的种种丑恶现象和“疯狂行为”。如有些人为了钱不顾一切,胆大妄为,甘冒杀头的风险。非法获取大量财富;有些人利欲熏心,不择手段,甚至连人格、国格都可以出卖。传播者用这样错误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进行传播,必然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歪路。

(二)传播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负面影响

1.传播内容的不安全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特别强调大众传媒的引导,教育功能。但在当下,不可否认大众传播中也存在不良信息,如怀疑党的领导,怀疑社会主义前途,否认社会主义主旋律和“中国梦”的言论在有些媒体中不时出现,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严重干扰。在外来大众传播中,有对我国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但也有反映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东西,散布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信息,它们对我国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则产生着严重的消极影响,这方面的有害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我们警惕。

2.传播内容的媚俗化。所谓媚俗化,是指媒介以低级趣味的内容和感官刺激的画面来吸引受众注意力、迎合受众猎奇心理的一种信息传播倾向;通常表现为内容上追求低俗、形式上迎合受众、目的上获得经济效益[2]。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欲望高涨。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下就为传媒媚俗化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媒介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也让媒体有了这样一个对利益追求的天性,有许多公司进行媒体炒作,从而为自己公司树立企业形象,选取媒体的关键就是看它能不能满足公司的利益需求,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媒体便会不自主地将重心放在如何才能满足最大化需求,其传播内容的媚俗化便日渐丰厚起来,虽然这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传播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1.传播过程的难以控制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难以控制性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当代的网络和手机媒体发展的迅速,要想控制好更是难上加难。比如,今天有一个人在学校拍下了一段视频,上传到了腾讯空间里,可能5分钟后就会被转载在新浪微博里,可能30分钟后就会成为百度搜索前几名,不出3个小时可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正是因为信息传播速度快这一特点,许多名人明星或想要成名的人借此进行炒作,以求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这个过程的难以控制性不言而喻。

2.传播过程的难以反馈性。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希望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如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会给它的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一直都是注重灌输方式的,因此反馈机制随之建立,虽然不够强大也一直在发挥着作用。如今其传播的过程反馈性越来越弱,负面影响与日俱增。

(四)传播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1.受众的盲从心理影响。受众的盲从心理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丧失辨别力,只肯定不批判,不再去思考建立的是否合理,只是不停地接收。例如在微博的头条排行,大部分的网民只是接受这个消息,从不怀疑其真实性。因此,观众便出现过度依赖大众媒体,并伴随着很强的服从甚至是盲目跟风心理。

2.受众的逆反心理影响。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在接触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时抱着一种抵触的、反感的、甚至是从反面接收的心理态度。近年来,片面和极端的报道越来越多,他们出现在媒体上,有一些是比较夸张的,有一些是违背常规的,甚至以讹传讹,报喜不报忧。这些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传播,不但损害了传媒的公信力还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引起整个社会强烈的不满,观众产生逆反心理是很自然的,从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成为最常见和最困难的问题之一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逆反心理,这大大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和顺利发展。

四、消除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负面影响的对策

(一)消除传播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1.提高传播者的素质。大众传媒要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不仅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更要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让从业人员能够从自身做起带着一颗纯洁的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信息传播的内容进行认真的筛选,剔除低俗、有害信息,写出、编辑出质量更好的媒体内容,让他们把更多美的、善的东西传递给人们,给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更加纯净的媒体环境。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新的时代,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优秀的品质、灵活的思维、业务精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能够掌握和适用于一切积极因素,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领导人民大众追求科学真理。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教育别人,但首先是教育自己。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具有坚定信念,加强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具备较强的奉献精神的职业教育者。不但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德服人,光明磊落,做好学生的示范和学习榜样作用。

(二)消除传播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负面影响的对策

1.加强对信息传播的监督。无论是区域性还是全国性的媒体传播信息,控制是很难实现的。但是首先需要做的是提高监管信息的意识和密切关注信息的内容。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禁止极端的观点,甚至是一些反动的言论,但至少应该知道什么是传播有害信息,这样才能旗帜鲜明地做斗争。同时,应该寻求建立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一个独立的、严肃和权威媒体的批评,并进行深入分析,以纠正人们感性层面的视听水平,达到理性层面的视听水平,从而引导人们按照正确政治方向提出公共意见。

2.促进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规范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规范,保障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比如,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暴力、色情、未成年人犯罪都需要法律的约束和管制才能达到和谐社会的构想。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完善相应领域的相关法律,从而规范大众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消除传播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负面影响的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信息反馈。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机制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条件。面对这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通过建立灵敏有效、稳定、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实际教育情况,这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此外,传统媒体应该尽量保持传输的模式,模拟一种新的反馈,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信息的反馈更为方便、快捷。

2.完善媒介机构人员的信息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这样的机制,更多地是为了激励那些拥有真实信息的主体,能够将最真实的信息传递出来。在这基础上也要完善媒介策划监督委员会制度,不定期或者定期对媒介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审核、评议,对其不良行为进行揭露和惩罚,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在媒介机构的内部如果能够实行完善的激励与奖励制度是最好的了,因为伴随着精神奖励,从而引导媒介机构人员自觉地提高传播质量和自身的道德水平,也为媒介机构降低了风险。

(四)消除传播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负面影响的对策

消除传播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就要从媒介素养方面着手。总的来讲:第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介素养。媒介教育理论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素养的前提,也是对媒介素养理论研究的前提,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媒介教育理论内容熟悉,对教学规律熟悉,对教学内容有良好的判断力才能对提高媒介素养有一定的时效性和自觉性。第二,在大学中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在大学中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是为学生学习媒介素养理论和提高媒介素养能力的必要途径。当然也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明确性。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于传播信息、传播渠道、网络媒体的判断力和自身的理论文化素养。第三,媒介自身也需要宣传。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媒介本身的关注和支持。所以,媒介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社会大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比如,可以定期在校园里开放免费的媒介素养教育公开课,让学生或者是媒介机构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充电、补充知识,媒介机构也可以组织读者进行参观机构内部、了解信息传播的全部过程。还可以定期组织下乡、宣传知识、提高自身的关注度。相信随着媒介素养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政府的支持,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受众对传播信息判断力的逐渐提升,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会随之逐步消退,最终会创造出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和社会进步的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赵雅文.大众传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遏制[J].新闻知识,2012(4).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品德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游清富.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月刊,2001(18).

[5]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曹艳宁.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危机与策略[J].实践与创新,2008(11).

[7]靳珠.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1).

[8]郭庆光.传媒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罗国杰.中国精神文明建设20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大众传播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广播新闻创新性改革文献综述
新形势下的主持人舆论引导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中国独立电影的跨文化调和与妥协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