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生活研究综述

2016-05-30夏小凤张燕

学理论·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基础理论提升路径

夏小凤 张燕

摘 要:我国学界对精神生活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精神生活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精神生活的内涵、特征、维度和发展规律;二是对精神生活现状的实证调查研究,包括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精神生活现状调查分析;三是精神生活提升的路径,包括大众传媒层面、文化层面、学校教育层面和个人层面。

关键词:精神生活;基础理论;实证调查;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235-02

精神生活是人类的根本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对精神生活的本能追求,对意义世界的积极建构,既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确证,也是人类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表现和确证。对超越性精神生活的追求贯穿人类历史的长河。但是对精神生活的研究却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过程中,随着工具理性对人性的倾轧,导致“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语)之后,才日渐凸显其紧迫性和时代价值。国内外一大批具有反思精神的学者对精神生活这一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基础理论研究

(一)精神生活的内涵

国内学界主要从两种视角界定了精神生活的内涵。一是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来确定精神生活的内涵。如唐凯麟在《现阶段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矛盾和加强社会主义价值导向》中认为,精神生活是“人的精神生活作为人类特有的生活内容,是以人的物质生活为基础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当然,正如精神不是物质的简单的摹写,人的精神生活也不是物质生活的机械的复印或延伸,而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能动地反映、把握和升华。一般而言,它是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综合。”[1]二是从精神生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特征来界定精神生活的内涵。北大哲学系教授黄楠森在其著作《人学原理》中认为,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以及作为人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专门指那些为了满足个人的精神需要的活动的总和。王玉如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研究》中认为,“精神生活是以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为特征,人的信念、信仰、情感、情绪、意志等心理的精神活动以及由此呈现出的精神状态,其中心灵生活是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

(二)精神生活的特征

目前学界对精神生活特征的阐释基本上围绕“应然特征”和“实然特征”两方面进行。对“应然特征”的阐述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从社会精神生活特征来讲,袁祖社在《文化本质的“伦理证成”使命与精神生活的道德价值逻辑》中认为其内核应该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二是从个体精神生活层面,如侯玉基在《论现代社会人的思想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中认为,“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发展。”于春玲在其博士论文《构建现代中国人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中认为,“确立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起码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即:崇高的文化价值理想、和谐开放的精神交往、理性的精神享乐、丰富的精神文化创造、开朗乐观的文化心态。”三是注重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层面阐述精神生活的特征。王秀敏、张梅在《现代人精神生活质量内涵的理性阐释》中认为,精神生活的特征本应包括:全面性、有序性和不平衡性。姜国峰在《当代人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及其扬弃》中认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发展、内在超越的崇高精神境界、个体性与社会性相和谐、个性化和全面丰富的精神生活等四个方面才是理想健康的精神生活样式。”

另外,由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精神生活遭遇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信仰虚无化、文化生活庸俗化和心理生活自私化等困境,所以,一大批具有反思性的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精神生活“实然特征”的阐释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精神生活的异化、物化。物化的本质仍然是异化。孙其昂、倪秋思《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的现代性分析》、邹诗鹏《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庞立生,王艳华《精神生活的物化与精神家园的当代建构》等文章入木三分地批判了当代精神生活的物化状况。受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虚无主义的影响,精神生活舍弃自身的超越性,陷入非理性的快感体验及享乐主义困境。

二是精神生活的世俗化。许纪霖在《世俗社会的中国人精神生活》中不无尖锐地指出现代社会向世俗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充斥着“自我中心、无公德”、“无止境地追求经济理性、物欲横流”、“反智、反深度、反启蒙,直接诉诸感觉和直觉”、“不要永恒,只求瞬间,追求瞬间的快乐、幸福和意义”。

(三)精神生活的维度

我国学界对精神生活维度的划分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四维度说”。王玉如在其博士论文《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研究》中认为精神生活的维度包含以下四点:一是丰富内心世界的精神生活;二是信仰层次的精神生活;三是道德层次的精神生活;四是愉悦层次的精神生活。罗姗在《论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维度与向度》中将精神生活的维度与向度结合,提出精神生活包括:实践活动与求真向善;社会交往与求谊向和;休闲活动与求乐向美;家庭生活与求睦向亲四个方面。

2.“三维度说”。童世骏将精神生活分为心理生活、文化生活和心灵生活三个面向[2]。王双桥在《论精神生活需求的价值尺度》中认为,“人的精神由知、情、意三个部分所构成,由此决定人的精神生活具有认知需要、情感需要和意志需要三个方面。”王南在《简论人类精神生活》中将人类精神生活划分为理论生活、道德生活和艺术生活三个维度。

3.“两维度说”。孟宪婧在《对小康社会精神生活的思考》中将精神生活划分为内在精神生活——主体的内心生活和外在精神生活——主体间的精神生活两个方面。

(四)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

学界关于精神生活发展规律的研究较少。廖小琴将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归纳为以下七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辩证发展律;精神生活系统多因素作用律;精神生活的继承与创造律;精神生活的渐进与连续发展律;需要驱动律;社会交往中介律;能力发展提升律。”[3]

二、精神生活的实证调查研究

目前,学界关于精神生活的实证调查研究主要包括两个视角: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精神生活的现状调查分析。

(一)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廖小琴在《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中认为,衡量精神生活质量应以“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相对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简明实用”为原则指导,采取“精神生活特性”、“精神生活需求”、“精神发展程度”和“精神感受”作为衡量指标。杨旭忠在《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从个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个人在工作后和余暇休闲中的精神生活质量指标、社交中精神生活质量指标和家庭生活中精神生活质量指标四个方面翔实具体地制定出可操作化指标体系。

(二)精神生活的现状调查分析

1.大学生。郑州大学课题组在《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一文中从大学生具体的人际交往、社会参与、书籍阅读、影视欣赏等活动入手,对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安海娟根据廖小琴研究的精神生活质量的衡量指标在《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对河北省唐山市四所高校(河北理工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的部分学生做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特点,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2.农民。李合堂、代俊兰在《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精神生活质量提高》对天津、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安徽、四川、陕西、河北、山东、辽宁11省(市)的部分县、村的农民所做的“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基础上提出“全面提升农民精神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给出了系统综合的提升途径和措施。

三、精神生活提升的路径

学界主要从大众传媒、文化、学校教育和个人四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解答。

(一)大众传媒手段提升精神生活

王玉如、赵继伦在《大众传媒对社会精神生活的影响与建构》中以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分析基础,从心理学角度诠释了大众传媒对精神生活的塑造。他们提出,大众传媒要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推出优秀文艺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和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才能发挥大众传媒在精神生活构建中的积极而不是消极作用。

(二)文化层面提升精神生活

张方玉认为,在现代文明困境——道德理想主义缺失的严峻形势下,从传统文化复兴的角度提出,生活儒学范导现代精神生活成为可能,即实现“生活的理想化和理想的生活化”[4]。廖小琴在《论新时期多元文化格局下人的精神生活发展》一文中从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创新、文化继承、中西文化交流等层面提出构建精神生活的路径。

(三)学校教育层面提升精神生活

李继兵、周小宁在《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精神生活》中认为,要加强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以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鲍谧清在《用价值体验教育引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提出高等教育要注重运用价值体验教育引导教育对象亲历实践过程或模拟性亲历过程,从而寻求、感悟、创造生活意义,实现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认识性与情感性的互补,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结合。

(四)从个人层面提升精神生活

代表性观点有,夏学銮认为可以从个人心理、哲学观、信仰、道德伦理和自然观五个方面构建并提升人的精神生活水平[5]。

四、总结

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关于精神生活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精神生活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素材,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同时,从实证调查研究层面来看,精神生活质量可操作化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调查分析的精确、深入和有效,也为建构和重建健康、合理的精神生活路径的提出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唐凯麟.现阶段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矛盾和加强社会主义价值导向[J].湖南社会科学,1993(6):63-68.

[2]童世骏等.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廖小琴.论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的道路和一般规律[J].求实,2010(1):27-31.

[4]张方玉.道德理想主义·生活儒学·德性幸福——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理性建构[J].天府新论,2013(2).

[5]夏学銮.如何提高精神生活水平[J].哲学原理,2002(5).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基础理论提升路径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现代室内设计的几点思考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诗歌的无用之用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农村留守老人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理、情、技”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设计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