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虚假义项例析

2016-05-30梁春胜

辞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玉篇集韵大字典

梁春胜

摘要 虚假义项指辞书中不能成立的错误义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有一些虚假义项应当删除。文章列举数例试做辨析。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虚假义项

从理论上来说,辞书义项应当都是准确无误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辞书中的义项未必全部可靠,其中错误的义项,就是虚假义项,应当从辞书中删除。《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是当今最重要的一部中文大型字典,其义项的设立,广泛参考了古代辞书,因而比较完备,但同时也难免吸收了古代辞书中的一些虚假义项。对于这些虚假义项,应当在今后的修订中予以删除。本文依据《大字典》第二版举例说明。

一、 枻

(一) yì《广韵》余制切。②短桨。一说为舵。《集韵·祭韵》:“枻,楫谓之枻,一曰柂(舵)也。”《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浮文鹢,扬桂枻,张翠帷,建羽盖。”裴骃集解引韦昭曰:“枻,檝也。”《汉书·司马相如传》:“浮文鹢,扬旌枻。”颜师古注引张揖曰:“枻,柂也。”清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余眺月有作》:“鼓枻健儿好身手,二十四桨可少休。”又用桨划。《淮南子·道应》:“佽非谓枻船者曰: ‘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宋張励《题张公翊清溪图》:“枻吾舟兮汎清泻,乐鱼鸟兮放林野。”(《大字典》1262页左栏)

按:“枻”训“柂(舵)”除《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揖、《集韵·祭韵》外,检《故训汇纂》(宗福邦等2003: 1085),还有如下2例: 1.《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王逸章句:“櫂,楫也。枻,船旁板也。”洪兴祖补注:“枻音曳,楫谓之枻。一曰柂也。”2.李白《江上吟》:“木兰之枻沙棠舟。”王琦注:“《楚辞》: ‘桂櫂兮兰枻。王逸注: ‘枻,船旁板也。《韵会》: ‘枻,楫也。一曰柂。”不难看出,“枻”训“柂”皆本于《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揖之说。张揖此说是对司马相如《子虚赋》“扬旌枻”中“枻”字的解释。“扬旌枻”一句,《史记》作“扬桂枻”,是也,《汉书》“旌”乃“桂”之误。“”与“木”、“生”与“圭”俗书易讹混,故“旌”俗写可作“桂”,如北魏罗宗墓志“旌蜃光备”之“旌”作“”(齐运通2012: 14)。“旌”俗写与“桂”相混,加上“扬旌”一词典籍习见,抄手不察,就可能将“桂”误认作“旌”之俗字,从而楷正作“旌”,《汉书》“旌”字盖即由此而来。此处“文鹢”“桂枻”“翠帷”“羽盖”相对为文,皆是偏正结构;而“旌枻”不词,且非偏正结构,与上下文失对。“枻”裴骃引韦昭释作“檝也”,亦是。“檝”“楫”一字,指船桨,“桂枻”是对船桨的美称,“扬桂枻”即举桨划船。张揖释“枻”为“柂(舵)”,而“舵”安于船尾,非可扬之物,显非。张揖释“枻”为“柂”,疑所据本“枻”误作“杝”。“枻”“杝”二字形近,俗书或讹混。如《玉篇残卷·舟部》:“舳,除陆反。《方言》: ‘舟后曰舳。舳,制水也。郭璞曰: ‘今江东呼杝为舳。”《篆隶万象名义·舟部》:“舳,除六反。枻。”《篆隶万象名义》的“舳”训“枻”,“枻”即“杝”之讹。《文选》卷一〇潘岳《西征赋》:“徒观其鼓枻迴轮。”李善注:“言欲迴轮,必先鼓枻也。郭璞《方言》曰: ‘今江东人呼枻为轴。”其中引《方言》郭璞注的“枻”亦是“杝”之讹。总之,“枻”本不训“柂(舵)”,其训“柂(舵)”者,当是“杝”字之误。《大字典》一说为虚假义项,当删。

二、

(一) è《广韵》五合切。①同“”。船动貌。《集韵·合韵》:“,舟动貌,或从及。”②船具。《篇海类编·器用类·舟部》:“,船具。”(《大字典》3258页左栏)

按: 《篇海类编·器用类·舟部》:“,五合切,音遏。船具。”此为《大字典》《字海》所本。“”训船具,此义晚出,可疑。杨宝忠(2005: 692—693)指出《篇海类编》是《详校篇海》的重排本,而《详校篇海》则是在《四声篇海》基础上删减而成,故三者可以互校。检《详校篇海·舟部》:“,五合切,音遏。船皃。”与《篇海类编》释义不同,必有一误。又检《四声篇海·舟部》引《余文》:“,五合切。船皃。”与《详校篇海》释义相同,可见其字本训“船皃”,《篇海类编》训“船具”,“具”乃“皃”形近之讹。“”训“船皃”,盖是“船动皃”之省,其字亦同“”。因此,“”字第二义项为虚假义项,当删。

三、

(二) zú《广韵》子六切。①衣服色泽鲜明。《广韵·屋韵》:“,好衣皃。”《集韵·屋韵》:“,衣鲜明皃。”②鲜白。《篇海类编·衣服类·衣部》:“,鲜白也。”(《大字典》3316页右栏)

按: 《篇海类编·衣服类·衣部》:“,子六切,音足。又音楚。好衣皃。又鲜白也。”《详校篇海·衣部》同。《四声篇海·衣部》引《余文》:“,子六切,好衣皃。又七六切,《博雅》: 好也。又将毒切,衣鲜皃。又创举切,《埤苍》云: 鲜也。又曰美好皃。”《新修玉篇·衣部》引《余文》同。《详校篇海》对《四声篇海》的音义进行了删减,而“鲜白”一义为《篇海》所无,当是“衣鲜皃”之误。《大字典》“”字第二义项为虚假义项,当删。明清字书收字及其音义多本于宋元以前的字书,如果理清字书源流关系,则常常可以据早期字书校正晚出字书之误,此即其一例。

四、

(二) xī《集韵》虚宜切,平支晓。角上。《集韵·支韵》:“,角上也。”(《大字典》4180页右栏)

按: 述古堂本《集韵·支韵》虚宜切:“,角上也。”扬州使院本同。“角上”宋本作“角匕”,宋本是也,“上”为“匕”形近之讹。《说文·角部》:“,角匕也。”《篆隶万象名义·角部》:“,欣衣反。角匕。”《玉篇·角部》:“,欣奇、欣元二切。角匕也。”皆作“角匕”,是其证。《大字典》“”训“角上”为虚假义项,当删。

五、 謯

(一) jiē《广韵》子邪切。③咏。《广韵·麻韵》:“謯,《说文》: ‘詠也。”(《大字典》4275页右栏)

按:“謯”《广韵》训“詠”,周祖谟(2004: 下册169)、余迺永(2008: 165)皆校改作“”,是也。《说文·言部》:“謯,謯娽也。”《玉篇残卷·言部》:“謯,子雅(邪)反。《说文》: 謯也。”“謯娽”“謯”为同词异写。《篆隶万象名义·言部》:“謯,子邪反。詠。”《篆隶万象名义》是据原本《玉篇》删节而成,其“謯”字训“詠”,“詠”当是“”字之讹,“”应连字头读作“謯”,是其切证。故宫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麻韵》子邪反:“謯,詠。”(周祖谟1983: 459)《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麻韵》子邪反:“謯,詠。”(周祖谟1983: 557)二“詠”亦当是“”之讹。《广韵》之误,盖承唐五代韵书而来。《大字典》“謯”训“詠”,乃是虚假义项,应删。

六、 陗

qiào③隐。《玉篇·阜部》:“陖,隐也。”(《大字典》4445页左栏)

按: 《玉篇·阜部》:“陗,七肖切。险也,隐也。亦作峭。”《大字典》引《玉篇》“陖”乃“陗”之误。《玉篇残卷·阜部》:“陗,且醮反。《淮南》: ‘陗法刻刑。许叔重曰: ‘陗,陖也。野王案: 此谓严尅也,山陵险陖亦曰陗,《太玄经》‘丰城之陗,其崩不迟是。《广雅》: ‘陗,急。或为峭字,在山部也。”《篆隶万象名义·阜部》:“陗,且醮反,陵(陖)也,急也。”二书“陗”皆不训“隐”。《玉篇》“陗”训“隐”,“隐”当是“急”字之讹。“急”盖受“险”字影响增旁作“隐”。“陗”训“隐”为虚假义项,应删。

七、

(二) bèn《玉篇》蒲闷切。起。《玉篇·鬲部》:“,起也。”(《大字典》4885页右栏)

按:“”训“起”,不见于他书,甚为可疑。胡吉宣(1989: 3147)将“起”校改作“麧”,是也。《篆隶万象名义·鬲部》:“,牙寸反。也。”“”为“麧”俗写。“麦”“走”二旁俗书形近易混,如《可洪音义》“”或作“”(韩小荆2009: 779),《龙龛手鉴·走部》“(麨)”俗作“”,“麷”俗作“”,“”俗作“”,皆其例。《玉篇》的“起”字当即是“”形之讹。如此,则“”训“起”乃虚假义项,当删。

通过以上诸例,不难看出《大字典》第二版中的虚假义项,皆是承袭古代辞书而来。中国古代辞书卷帙浩繁,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汉字形音义材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古代辞书的释义并不完全可靠,其中错误在所难免。古代辞书的释义错误,传抄或传刻失误是最主要的原因。根据失误责任的不同,又大致可分为他源性错误和自源性错误两种。他源性错误是由他书承袭而来,如本文例一、例五;自源性错误则由自身造成,如本文其他各例。对于他源性错误,我们需要找到错误的源头,分析错误的原因,从而纠正错误。对于自源性错误,我们要理清辞书的版本系统和辞书之间的传承关系,利用时代较早的善本纠正晚出本之误,利用源出辞书纠正后出辞书之误。《大字典》所吸收的虚假义项,大都有书证而无例证(即使偶有例证,书证与例证亦不合),且书证大都较晚(宋代以后),多为孤证。《大字典》今后的修订,应当对这部分义项做重点排查,充分重视和利用古代辞书的善本以及辞书之间的传承关系,找出错误的源头,根据善本纠正误本,根据源出辞书纠正后出辞书。相信通过这样的一番梳理,《大字典》中的虚假义项将会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 韩小荆.《可洪音义》研究——以文字为中心,成都: 巴蜀书社,2009.

2.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崇文书局,2010.

3. 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 李国英.论字典义项误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5. 齊运通.洛阳新获七朝墓志.北京: 中华书局,2012.

6. 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北京: 中华书局,2005.

7. 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定稿本).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 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北京: 中华书局,1983.

9. 周祖谟.广韵校本.北京: 中华书局,2004.

10. 宗福邦等.故训汇纂.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河北大学文学院 保定 071000)

(责任编辑 郎晶晶)

猜你喜欢

玉篇集韵大字典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集韵》征引《说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集韵》征引《广雅》研究
《集韵》编撰的起讫年代考辨
《汉语大字典·广部》疑难字考释
《玉篇》与其他字书对比研究综述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所收籀文隶定字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