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唐名臣郭崇韬述评

2016-05-30霍亚平

艺术科技 2016年1期

霍亚平

摘要:郭崇韬是五代后唐的开国功臣,厥功至伟,但却落了一个冤死蜀中的下场,着实令人惋惜。通过对其研究不仅可以折射出五代亂世某些政治概貌,也可以反映出中国历史上历代朝臣之间、君臣之间的某些微妙关系。历代史学家对五代历史研究相对较少,对五代朝臣的研究更是寥若星辰,本文在对其生平简述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冤死蜀中的原因以及影响的述评,还原读者一个具有时代特性的郭崇韬。

关键词:郭崇韬;后唐元老;冤死

1生平简述

郭崇韬,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眢忻州市代县)人,生年不详,卒于926年,年轻时投奔沙陀贵族李氏,为李克修在昭义典理事务,随主作战关中,屡建奇勋,时人称其:为人机敏,能干应对,以材干见称。故深受克修赏识,克修临终前将崇韬推荐给兄长李克用。克用亦颇为器重崇韬,命他出使凤翔,拜为典谒、河东教练使。崇韬忠心报主,在克用镇压黄巾军起义等诸战事中均是不畏艰险,置生死于度外,“以天下为己任,遇事无所回避”。克用逝世后,子李存勖继位为晋王,晋王李存勖对崇韬更加倚重,恩宠益隆,天佑十四年(公元920年)拜崇韬为副中门使,天佑十六年又在孟之祥推荐下改任中门使,此后崇韬便开始掌管机务。在军事方面,运用其超凡才智,为主出谋划策,击退契丹,解德胜、杨刘之围,与梁决战郓州,歼灭后梁。郭崇韬一生中最令人称道的就是他的军事功绩,史书称:庄宗与诸将以兵取天下,而崇韬未尝居战阵,徒以谋议居佐命第一功。李存勖称帝后,因战功卓著任命崇韬为兵部尚书、枢密使,待辅佐庄宗李存勖灭后梁后,庄宗又赐予崇韬铁券,恕十死,拜为侍中、成德节度使。

后崇韬入朝参政,屡次上书庄宗,提一些针砭时弊的建议,如《请停置官奏》《请官中不给告敕奏》等等,劝谏庄宗节俭、勿过分使用宦官伶人;奏请庄宗立刘氏为皇后。对后唐王朝的影响深远。然终因其性情刚戾,倾轧异己且改革触及伶人宦官等诸多既得利益者权益,朝野上下树敌众多。925年,崇韬奉命伐蜀,在宦官李从袭等宿敌的迫害下,冤死蜀中,家产亦被籍没。

郭崇韬妻周氏;有子五人,由长及幼分别为廷诲、廷信、廷说、廷让、廷议;有女一人,嫁与李存勖同父异母之弟李存义;有孙二人,分别为廷诲子奴哥,廷让子行奴。崇韬死于蜀中时,长子、次子皆被害于蜀中,其他三子则在他地被杀,女婿李存义也于926年被诛,其妻周氏及两个幼孙幸免于难。唐明宗于926年五月即位后为崇韬平反,令其归葬,赐崇韬二孙太原故宅,由妻周氏抚养。

2冤死蜀中原因

纵观郭崇韬的一生,虽然他尽心竭力地效忠主公,屡立战功,多次向庄宗提出施政主张,但却落得个冤死蜀中的结局,不得不使人扼腕,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2.1君臣政见相左,难以共事

后唐建立,尤其是灭后梁后,崇韬与庄宗的关系变化微妙,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不一致;晚年时期,继岌暗弱,所辅非主。郭崇韬出兵伐蜀一方面是为再立奇功以固权位;另一方面则是佐魏王李继岌建功于蜀,为其日后继承皇位奠定基础,可谓用心良苦。可李继岌,既缺乏良知,又缺乏才略。虽然他对崇韬擅权颇为不满,但并没有要杀死他的意向,当马彦珪拿出刘皇后矫诏让继岌杀崇韬时,继岌尚言:“大军将发,他无衅端,安得为此负心事!公辈勿复言。”但此时继岌周围都是宦官,教唆络绎,加上自身乏远略与主见,最终杀死崇韬。

2.2侵犯朝臣既得利益,得不到拥护

崇韬提出裁汰伪滥,精简机构的改革方案,使朝中官员大多失去做官资格。官员的冗滥是日积月累的,并非一蹴而就,裁汰的策略,须从长计议,不可太过激进,而崇韬却未注意到这一点,故其改革招致朝官怨言,不难体会。史书记载:铨综之司,伪滥日久,及崇韬条奏之后,澄汰甚严,放弃者十有七八,重情亦怨之。

2.3结怨宦官,阻碍重重

崇韬功高志伟,身居显位,权倾朝野,且向来厌恶宦官伶人,处处抑制之,使其与宦官伶人的矛盾日益加深。同光元年庄宗灭梁,庄宗重获伶宠周匝,周匝趁机向庄宗举荐伶人陈俊、褚德源,遭到崇韬谏止。由此,同光年间,崇韬便已得罪优伶,史书记载:时宦官伶人用事,崇韬多抑裁之,以故群小侧目。后冤死蜀中的直接诱因就是宦官教唆。

2.4性格多面,成败注定

崇韬性情刚戾,遇事耿直,自恃功高权重,无所回避,这在其诤谏上表现最为明显。他劝谏庄宗勿建高楼、勿杀河南县令罗贯等,都令庄宗特别反感。他还劝谏视财如命的刘皇后贡献出财力救济人民,犒赏兵将,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他的盛气凌人,也使朝廷官员对他敬而远之,即使跟他亲近的官员也是曲意逢迎,并非真心对待。当时巴结郭崇韬的豆卢和韦说等人以崇韬姓郭,便附会其为唐代名将郭子仪后代,崇韬也欣然接受;甚至还出现了因弘文馆的“弘”与崇韬父亲宏正名字犯讳,而将之改为宏文馆的笑话。

虚荣作祟,失庶党羽。郭崇韬虽力主改革,意欲革弊兴利,建立起一支与宦官伶人相匹敌的官僚队伍,但由于虚荣心作祟,崇韬以郭子仪后代标榜自己,在其以出身高门自居同时,也开始在选官任人时注重门第,轻视甚至拒绝一些出身寒微却有才华的人,这使他的改革失去庶族人士支持。

3冤死蜀中影响

终其一身,郭崇韬虽在为人处世方面有所缺陷,但瑕不掩瑜,作为一代将相,其功绩之煊赫,不容抹杀。郭崇韬之死对后唐的影响是致命的,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后唐陷入空前的内乱。

3.1宗族不全,子婿遭屠

郭崇韬被诛之后,不仅其子被杀,就连他的女婿李存义也难逃厄运。李存义是庄宗同父异母之弟,同时也是郭崇韬女婿,崇韬被冤死后,宦官想杀尽崇韬亲党,以绝后患,便诬陷李存义酒后“为妇翁称怨,言其怨望。”庄宗听信谗言,杀死李存义。

3.2朱友谦忠正,无罪而诛

朱友谦原为朱温之后,是后梁降将,为后唐王朝立下不朽功绩,庄宗对其委以重任,加授太师,尚书令,封赐为西平王,赐铁券,恕死罪。但因友谦多次拒收宦官伶人贿赂,未满足其要求,宦官伶人便生怨恨。崇韬刚死,宦官谗言“崇韬强项于蜀,盖于河中响应。”不久又说,朱友谦欲与李存义起兵谋反,庄宗昏聩听信谗言诛杀朱友谦,并灭其族。至此,弘股之臣,所剩无几,庄宗做皇帝的日子也是穷途末路了。

3.3众叛亲离,江山易主

郭崇韬被杀,再加上李存义、朱友谦惨死,康延年、郭从谦(郭崇韬之侄)如坐针毡,恐临祸端,于是以为郭崇韬复仇为名联合起兵反叛。李克用义子李嗣源趁机起兵平定“康郭之乱”,后在洛阳称帝,是为唐明宗,至此,李氏江山彻底拱手让人。

郭崇韬之死虽然是由诸多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对后唐产生的影响也是致命的,但是客观来讲,这是当时时局的必然,唐朝以来藩镇日强。《廿二史劄记》中记载:自梁唐以来,郡牧多少以授,不明制道为例,为左右群小所惑,卖官鬻狱,割剥蒸民,诚有慨乎!藩镇势力的强盛,使中央权力日衰,后唐天子李存勖立国之初尚无能力对付强藩,其改革的各项措施尤其是削藩之策必然得不到藩镇的理会与支持,其实施情况可想而知。待后唐国力渐强,庄宗也日渐奢侈腐化,不再支持改革,因此郭崇韬的改革注定要不了了之,郭崇韬的是那个时代的殉葬者。学者对其评价也偏于赞赏。薛居正称其:服勤尽节,左右王家;革昧艰难,功无与比。山西通志中则称: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王呜盛也说:定计如是之妙,是以所向无敌。所以说郭崇韬一生中的缺陷对于其而言不过是白擘微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