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学生参与研究

2016-05-30肖英华

学理论·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生参与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肖英华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调动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学生参与的角度论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问题,得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建议如下: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数据库;整合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平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学生参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211-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特殊的使命,其建设应当由全社会给予关注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配合。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课堂里最普遍也最核心的一对社会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能充分运用教育对象的智慧与力量,调动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学生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支宝贵力量。

一、学生参与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发生了重大的变迁

首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更为优越,但其承受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看似“无用”,导致大学生们会产生一种“听听就算”的想法,很难自发地对该类课程产生求知欲望。其次,社会环境日益自由与开放,他们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很强,他们希望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喜欢结合自身感受与自身需求对相关社会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由于在多年的学校教育中接受了反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产生了自然的抵触情绪。教师如果只顾自己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课而置学生于不顾,那教师一定会处于吃力不讨好的尴尬状态之中;如果教师的言行只是僵硬的社会思想的代表者,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那教师一定很难完成“进头脑”的课程要求。

(二)MOOC等新兴知识传播模式带来的挑战与启示

比尔·盖茨声称,“五年以后,你将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世界上最好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比任何一个单独的大学提供的课程都要好。”目前,MOOC通过互联网,以完全免费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播,学习资源发挥的效用越来越大,受用的地域和受用的人群也越来越广。学生可以跟随自己的意愿进行选课,快乐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既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根据教学大纲采取“我讲你听”为主,课堂讨论为辅的教学方式。而MOOC的主讲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参与,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结合自身感受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师的教化功能在不断退化,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师生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MOOC的主讲教师在问题引导的同时会嵌入新奇多样的教学内容、生动鲜活的案例、直观形象的视频或者图片,使受教育者大部分时间都能保持精力集中的听课状态。

二、学生参与的现状调查

笔者近几年一直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参与课堂的状态及其实践,引发了笔者关于课程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预设好学生参与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挖掘深度,忌廉价取悦学生

笔者曾在教学中组织过“话题分享”的活动,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就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态等方面任意选择一个切入点进行阐述,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阐述时间为5分钟左右。设计“话题分享”环节的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结果同学们分享的多数为自己参与过的活动、旅游经历或者是小时候吃过的零食、看过的童话书、动画片、做过的游戏,炒得沸沸扬扬的一些社会事件以及热门的一些影视节目。他们很少对社会制度进行思考,对法律规范进行自觉学习,对社会义务或者社会责任进行抒发,可见,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放任的“话题分享”,其结果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热闹,但并未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效果。注入学生参与环节,比起“我讲你听”的传统授课方式而言,教师需要无私地倾注更多的心血,同时对教师自身组织能力与知识储备也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参与课堂之前,教师应从学生的现状出发,事先了解与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事先抛出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预设好学生参与的目标与内容体系,规避放任学生、廉价取悦学生的局面出现。教师应当做好参与前的沟通与组织工作,对各小组在话题的选择、素材的收集、方案的策划等方面给予积极地指导,以避免焦点过热或者冷场等非预期的场景出现。同时,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在学生陈述完毕后,教师应当进行更为深入地剖析和更完善地归纳与总结。

(二)精心挑选和使用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素材资源,调动学生情感,忌空泛之言

笔者曾在二年级已学完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中展开过一项问卷调查,其中一题“影响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有74.65%的同学选择课程内容太枯燥;有45.07%的同学选择老师授课方式太呆板;有9.86%的同学选择受其他同学的影响;还有8.45%的同学选择其他,比如兼职或社团活动与上课时间的冲突等。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相脱节,变成主要训练学生的政治思想理论素质的理性教育课,则学生的情感很难接受,亦会削减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兴趣。

课程资源按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其中素材性资源直接作用于课程,是学生直接学习的对象。学生的经验、体验、感受、观点、想法、问题、困惑、挫折等状况都是宝贵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教学的极好的生长点。发现、归纳、整理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性资源,并及时地引进教学过程中,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眼中变得更实用起来。让学生感受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提高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现代的教育理念一直强调,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课程内容体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促进各项教学活动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些素材性资源与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相互衔接,忌空泛之言,将使师生双方共同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意义和教学相长带来的喜悦之情。

(三)加大社会实践比重与力度,保证学生全员参与,忌理论与实践脱离

上面所提到的问卷调查中有道开放式题目“你认为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什么”,许多同学做了回答“它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与时俱进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接触和体验到各种社会改革成果”“它能让我们懂得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增进团队友谊和团队活动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它能让我们去了解社会,我们非常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中进行体验”等等。在另外一道选择题中“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课时多吗”,有20.05%的学生觉得太少;40.79%的学生觉得偏少,还可以增加一些;25%的学生觉得刚好;6.58%的学生觉得太多了。可见,绝大部分同学都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同学们对社会实践也抱着一种支持的态度。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环节。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同学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到的理论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信念与信仰的层面,形成按思想政治理论自觉、自主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目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一般能保证全部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但其参与形式非常单一,参与时间与参与范围也十分有限。学校学工、团委、学生社团等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亦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但参与的学生比例较低。各部门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之间形成点面分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如果学校能从课程建设的高度,整合同一层面的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形成统一组织、统一调配的社会实践大平台,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参加机会,这无疑会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受欢迎程度。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建议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教学能力有主要教学能力和辅助教学能力之分。主要教学能力表现为课堂上的讲解、提问、练习、答疑和纠错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的学历层次与学识背景保证了教师应当具备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这是教师的主要教学能力的保证。但面对同样的教材,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有些教师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有些教师却不能解决基本的学生“抬头率”的问题,其根本区别在于教师的辅助教学能力不同。辅助教学能力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组织能力,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驾驭课堂的能力,它具体可表现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对语速、语调、语音的掌控,对学生注意力的组织,对学生出勤与课堂纪律的管理,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对愉快、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等等。如前所述,“90后”大学生特别是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往往活泼开朗、思维开拓、展示欲望较强,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关注到自己的需求,希望遇到讲课幽默风趣的教师,同时他们也认为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是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体现。可以说,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虽然是一种辅助教学能力,但它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支点。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仅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还应组织教师到各大师范院校进行课堂组织能力的专项培训,让教师们能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二)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资源分享渠道,提高优质资源使用效率

互联网时代,各类资源浩如烟海,如何筛选出优质资源,开发和建设好课程资源数据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优质的课程资源应该是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它既要能表现课程的重点内容,又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资源建设应坚持年龄优先的原则,老师应当善于收集和把握来自学生自身的事件或者是同龄人的经历与感受作为教学分析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往往通俗易懂,而且易于引起同学们的共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资源建设应当坚持本地优先的原则,老师可以多采用当地政府或当地知名企事业单位发布的数据或发生的事件来阐释理论,说明问题,这样的资源往往因为接地气、易感受,更能帮助同学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思考问题的自觉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讨论激烈的问题或者多数同学都有的困惑的问题也是老师应当重点收集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资源对培养同学们大胆质疑、不断创新的精神非常有帮助。

(三)整合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平台,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规范化

首先,学校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条块分割的现状。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涉及的学生人数众多,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搞得有声有色,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让同学们觉得不虚此行,单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者思政部不可能完成,需由专门领导小组来统筹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应该由学校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校级领导担任,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教务部门对社会实践进行课时的安排,制订教师指导实践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及对优秀师生的奖励措施;学工部门负责社会实践项目的选择以及社会实践基地的开发建设;思政部及任课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实践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及疑惑,同时批改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等。

其次,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专业课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往往都非常重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问题,同样需要一定的平台作为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可以采用“就近为主”的原则。与社区、农村、工厂企业、革命圣地、纪念馆、养老院、孤儿院、各中小学校等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场馆,访问厂企;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宣传、法制宣传、环保宣传、文艺宣传或者扶危济困、便民利民的活动,也可以与实践基地开展一些特色合作项目等等。专门的思想政制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满足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与规范化的保证。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重视学生参与条件的建设,促进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大学生承担起历史重任的自觉与自信,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

[2]周中之,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微:第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3]鄢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设计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90-93.

[4]杨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大学教育,2013(6):133-135.

[5]傅新禾.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82-84.

猜你喜欢

学生参与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努力学好化学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对策探析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