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合训学员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构建刍议

2016-05-30何立波

学理论·下 2016年2期

何立波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合训学员人文素质不高的状况,探索适应信息化条件作战的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从初级生长指挥军官人文素质培养的背景研究、需求、目标、体系构成研究和实施方案方面展开探索,已经应用于装甲兵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合训学员;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199-02

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在内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于初级生长指挥军官的军队学历院校合训学员教育而言,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整个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培养模式的不合理。

一、构建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合训学员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背景

(一)新军事变革对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合训学员人文素质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要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除了具有较高的科技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树立人文精神。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队变革、军队训练转型和一些部队战士成分复杂、思想活跃,初级管理者见识不够、理论水平不高,难以服众等问题,都对军校合训学员的人文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强合训学员人文素质培养力度,既是我军适应新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军人素质,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必然要求。

(二)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合训学员人文素质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部队能够成才的,多是人文素质突出的合训学员。如一个毕业学员的文化知识丰富、文化底蕴浓厚、口才突出、写作能力比较强等优势,更能适应部队的需要。但在目前,从我校来看,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合训学员在人文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比如语言运用能力不佳、人文精神不足、沟通协调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偏弱等普遍存在。从培养体系上梳理和改进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军队学历教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军队学历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缺乏课内外结合的具体措施

全军第十六次院校会议之后,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培训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我校为例,学校党委提出了“三个转型”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向初级生长指挥军官转变,对人文素质等基础课程提出了新要求。为提高合训学员的综合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必须做出改革和调整。我校人文教育课程在设置方面,缺乏系统化设计,还没有真正形成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近年来,我校大力进行学院文化氛围建设,引入人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比赛等人文类竞赛,邀请校外专家进行人文讲座,营造了学院的人文氛围。然而和学员的期待相比,军队学历教育院校人文氛围建设仍待加强。而这一切,都需要从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上进行调整与改革。

二、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合训学员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成

(一)合训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目标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观念、情感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对学员进行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在汲取古今中外人文教育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人文学科的教授,使学员掌握人文知识,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恰当协调好几种关系,之后具备审美情感、道德思想和完整、健康的人格。具体到初级生长指挥军官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就是解决学员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军官的价值观问题。合训学员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可分层次确定为:为学员拓展“五种知识”;锻造“六种能力”;处理“四种关系”;培养“八种精神”;使得学员具备“做人做军官”的能力素质,从而把学员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未来陆军初级生长指挥军官。

(二)合训学员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文史哲艺最能体现人文精神,是人文学科的核心,以此作为军校合训学员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核心。在这方面,西点军校等外军院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培养目标上,西点军校制定的10个学术课程目标就明确包括“具备有效沟通所需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美国斯普林斯空军军官学校以理工科见长,但在其30个专业方向中,人文社科专业有11个,占到37%。德国联邦国防兵大学共开设18个专业,其中文科专业有10个,占55%,这体现了外军院校注重发挥文化教育在培养精英型合训学员上发挥的作用,注重其知识能力结构上文、理、工结合,具备多学科知识和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途径丰富,培养形式多样,注重学员的主动性、互动性,为军事人才具备良好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三)合训学员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规律和构建原则

军校课程设置是落实教育内容的具体体现,教育内容有什么样的规定,就有什么样的课程设置。军校课程设置规律,是指适应军队教育目的需要、因内容而设置课程的客观必然性。

1.合训学员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规律

就人文课程设计规律而言,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文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上,要依据合训学员人文素质目标模型来确定。要依据合训学员人文素质目标模型,协调学科体系、学员发展和部队需求三要素的影响和制约,既不能片面强调部队需要,而忽视了学员自身发展的需要,把院校变成训练团,也不能只考虑学科体系、过于强调学员的学术研究能力,把学员变成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增大选修课程比例。开设人文类选修课是拓宽学员知识面、发挥个人专长的必要手段,是增强学员适应能力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培养学员个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美国西点军校共设有27个研究领域或主攻方向,选修课程总数约有380门,学员可在第二学年开始,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自行选项2门以上不同的选修课。

第三,要注意与必修课的相互联系。在增设选修课程时,需考虑时代的需求和学员的发展,注意与必修课间的相互联系。要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相对稳定性,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开设综合性的选修课程,既有扩大知识面的普通课程,又有向纵深发展的专业提高课,多专业、多学科、多方向,使学员有机会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2.合训学员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

军队学历教育院校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其基本目的在于促进学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因而,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按照培养目标、学员发展的不同阶段,确立相应的人文教育内容,形成系统规范的人文教育内容体系。具体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第一,突出重点。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军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及不同人文课程的功能和作用,结合军校教学改革和学员成长的现实需要,确定主干核心和一般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的选择,应体现重点性、综合性、实用性的要求,在不同类别的课程中分清主次。

第二,符合逻辑。人文课程需要按照不同门类、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设置。不能简单地认为开设人文课程就是为了扩大学员的知识,不需要考虑开设顺序等问题。人文课程的安排要形成系列,按照不断深化、不断扩展的原则构成前后顺序关系,并根据学员身心发展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纵向连贯,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第三,主辅相承。在人文课程教育实践中,可以根据各门课程在内容、功能等方面的逻辑关系,将其分为不同的“课程模块”,每一模块内含有若干门相互联系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标明在每一模块内哪些为必修课,哪些为选修、自修课。以必修课为主,辅以选修课、自修课,同时注意充分扩大学员选课的自由度,使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最大限度地自主选课,以提高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为构建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合训学员人文课程体系,我们对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人文活动平台的构建都提出了一系列设想,着重体现“课内外结合”、“四年不断线”的原则。

三、构建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合训学员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构建人文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能够在全军院校推广

制定系统科学、操作易行的合训学员人文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具有在全军学历教育院校推广的价值。《陆军装甲兵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简称《方案》)提出了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五基五能”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了包括人文社科模块在内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但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操作层面的规定。对实施方案的研究,能对如何培养学员人文素质进行统筹设计,提供了实施方案和对策,能够指导未来的人才培养工作。

(二)为落实《方案》中提出的“四年不断线”教育进行试点和探索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大一到大四全程安排,整体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员日常养成训练,坚持教育不断线,为指挥人才培养提供全程助力。根据合训学员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五基五能”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课程体系分为思想政治、军事素质、领导管理、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工程技术、军事信息、专业装备八个模块。对人文社科模块(人文素质教育)四年不断线教育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是学历教育院校课程体系的试点和探索,能够为其他模块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数据,起到借鉴作用。

(三)为军队学历教育院校“三个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进行有益的探索

在“三个转型”中,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是核心,教学模式转型是关键,育人环境转型是保障。人才模式转型要求树立系统观念,强化全面发展;要求树立全时域观念,强化“无缝”链接;要求树立开放式观念,强化素质教育。研究基于培养合训学员的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培养体系,中心是人才模式,关键是教学模式,同时注重育人环境熏陶,这是“三个转型”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三个转型”的具体落实和具体突破。

参考文献:

[1]魏明,贺树林.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刍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3).

[2]蒋迩.试谈人文素质教育与军队院校人文类课程的建设[J].语文教学通讯,2011(7).

[3]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4]杨叔子.科学与人文:融则利,离则弊[J].中国高等教育,2000(2).

[5]周鸿.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补性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