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2016-05-30李成飞
李成飞
【摘 要】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经,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设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至关重要。时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是我们当时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关键词】主体地位;主体思维;阅读空间
阅读量少必然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语言词汇的积累不丰富,这样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就不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小语大纲特别强调“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从汉语的特点来看,认读汉字的重要方法是朗读,积累词语的重要手段也是朗读,掌握语言,领悟汉语规律的重要途径还是朗读。实践早已证明,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学不好语文的。语文教学中的繁锁分析、机械训练不但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与思考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磨灭了学习的热情,而且还劳而无功,得不偿失。如果没有阅读中的“量”则无法达到学习结果中的“质”。现在我结合自己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办法,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需要打破传统观念而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把以“教”为重心逐步转移为以“学”为重心,而且要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就是要设法让学生会学习,爱学习,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有收获是学习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要有了强大的学习语文的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去。教师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对内容质疑或是对文章提出问题,或许学生提出的疑问可能是一些简单肤浅的问题,但老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下来,并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解决,只要教师能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肯定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在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授人以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时常提醒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学生自主讨论以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实际给予学生阅读技巧上的方法指导,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达到用最短的时间收到最佳的效率。并且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持之以恒并增大阅读量。比如,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带的九年级2班和3班,我坚持要求学生每天都做一篇阅读理解,并且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进行抽查落实;在课后和周末布置其他的课外书籍让学生们自主阅读,并要求缩写或扩写阅读内容。这样一学期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学校举行的阅读竞赛中,参赛的大多数学生获得了奖励。由此可见增大阅读量对阅读技能的训练是很有好处的。因此强化阅读要从日常做起。
二、作为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好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语文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提问,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 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
三、在教学中激励学生自主探究阅读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性探究阅读,就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实施自主探究式阅读,学生要在阅读课文中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作答。这一变化,就是要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中的主体。因此在上阅读课前,就要向学生讲明实施自主探究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在我刚接上七年级时,就让学生懂得“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道理,并说明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只有让他们懂得了道理,并有了深刻的认识才有可能培养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做到了深入思考,仔细观察,才能有效地调动各种智力因素,才能增强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在语文学习中,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阅读,对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拓展思维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教师要拓展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空间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已经全面走入了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来。对于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来说,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以其特有的优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网络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的活动,是学生有着浓厚兴趣的一种教学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这种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和拓展来看,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难有阅读质的飞跃。因此古人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辟论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个标准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些庞大,但如果我们能够巧妙的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本身独特的视听效果,形象、丰富的信息承载以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这个目标就不难实现。
总之,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者需要博览群书,扩大词汇量、有效地积累语言知识,通过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来提高认识能力,同时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学生拘泥于一词一句的习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语言层次上,学会从客观上把握文章的意思。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教学实践,逐步达到这一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培养理解能力,并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