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英语语篇教学,给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
2016-05-30任煜
任煜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关键词】英语教学 思维能力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语篇教学中关注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本文将结合牛津小学英语中高年级的教学实例,探讨如何优化语篇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一、巧用情境,丰富形象思维能力
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感知文本加深理解的需要。
在新课标理念的倡导下,教师们越来越倾向于主题先行,紧扣语篇情境展开语篇教学。教师如能巧妙地对语篇情境进行“加工润色”,对故事文本进行适当延伸,故事情境会变得更立体更丰富,也会让学生更有兴趣亲近文本,阅读文本。形象化生活化的语篇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也能帮助其加深对语篇的感知理解。
【案例】
某教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6 In the kitchen时,添加了时间主线,丰富了文本情境。文本主要内容为刘涛及家人在厨房的活动,分为三大板块:cook in the kitchen, look for something in the fridge, have dinner in the kitchen. 故事时间为晚上六点,教师在导入情境时设计背景时间为下午五点,引导学生使用本课核心句型Is Liu Tao doing...?对故事情境进行猜测,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情节随之展开,接着通过图片呈现不同的时间和情境,5:00在学校,6:00到家,6:20冰箱找东西,7:00吃晚饭,主线清晰,熟悉的生活化场景,学生也仿佛跟随刘涛走进了故事。
【思考】
仅限教材内容展开文本,难免会枯燥乏味。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必须丰富表象材料的积累。时间主线,点睛之笔,使得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感知故事情节。教师在创设主题情境时可以像这位老师一样给课本中的素材适当“加点料”,“调味品”和“原料”巧妙搭配,能减少学生阅读思维的障碍,形象思维的助推还能激发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巧画导图,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语篇教学都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炼语篇框架,理清文本思路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分析、整合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体现语篇思路的关键要点呈现出来,让学生清晰地沿着语篇主线,较快地掌握文本脉络结构,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还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
某教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7《Chinese Festivals》时,示范构建了Spring Festival的思维导图,然后引导学生将文本进行结构,在此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端午、中秋和重阳三大节日中选其一,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通过思维导图进一步拓宽有关节日的维度,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考】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同时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使其对事物的理解以一种“图式”的形式长期储存在大脑中。思维导图从一个新视角主张教师应将关键信息和图表呈现的线索进一步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践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建构,从而获得较好语篇梳理的效果,使学生在阅读的读中环节强化对结构的认识,降低阅读难度;另一方面,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写一写,能实现从感知阅读到内化理解的过程。
三、巧问引导,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不仅仅要停留在对文本的理解上,而是要在感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跳出文本,发挥想象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内容时除了设置一些理解类、记忆类问题外,应设置一些有思考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尤其在高年级阅读教学时,设计的问题不应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寻找到答案,而是需要更开放,更有思维含量。可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和多思维结果的问题,以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和发散思维能力。巧问引导,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一】
某教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5《Drawing in the park》时,最后的环节为Can you give the story a title?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发挥想象,想出了不少富有创意的标题:Is this a boat? Easy or difficult? We like drawing...
【案例二】
林丽老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时,最后的问题为What does this story tell us? 通过三个小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1.What if the lion didnt let the mouse go? 2.The mouse is so small, why couldnt he make a hole in the net? 3. The mouse is so small and weak, why did he think he could help the lion? 在回答问题时巧妙地给出了三大谚语: 1.Being kind to someone is never wasted. 2. The strongest man has its weakness. 3. Always believe in who you are! 润物无声地进行了情感提升。
【思考】
教师应注重深层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传递的信息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关注问题思维发展的启发性。通过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让简单的文本内容通过教师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而得以丰盈和充实。创新性和探究性的开放问题,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也是对语篇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四、巧设留白,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所以,一堂课中,教师应当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适度留白,保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发挥想象的学习时间。教师可以巧设留白,腾出时间,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的形式去思考语篇,再构文本,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特级教师沈峰老师说过:“我们现有教材的课文都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我常常根据大部分课文语言材料言尽而意未尽的特点,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说对话的多种结果(即续说课文),借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通过这些留白,扩展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按各自的理解去编对话,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案例】
某教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6《In the kitchen》故事时间时,在图1处设计留白,出示刘涛父母在厨房的图片,让学生使用句型Is he/she cooking...? 留白处有放有收,既操练了新授词汇和目标核心句型,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发挥想象自由猜测刘涛父母所烧菜肴。在图3处设计留白,出示刘涛一家吃晚饭的图片,放手给学生构建文本的机会: What will they say when they have dinner? 学生小组合作,各抒己见,建构文本交流反馈,部分学生创编的对话比课文文本内容更丰富。
【思考】
课文文本简单易懂时,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发挥想象建构文本。教师巧设留白,找准了学生的思维活跃点,学生也乐于表达。或者教师可以在呈现阶段隐去一些情节,创设有意义的信息沟,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促使学生产生获取信息的强烈欲望,推进学生想象求新知。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有责任浇灌这最美丽的花朵。如何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使学生跳出文本框架,学活课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具创造力,是我们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语篇教学是启迪学生英语智慧,塑造学生英语思维的绝佳阵地。教师需要不断地优化教学策略,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成为独立的阅读者。根据语篇主题营造的情境,教师加以润色加工,可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帮助其更好地感知理解文本。有效地利用文本,在合适的情境下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点形成有层次的英语思维,进而能有逻辑地进行英语表达。巧妙地设置有思维含量的开放问题,设计有发挥空间的意义留白,都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奋点,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在引导中发展思维,在实践中发展思维,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演绎思维的舞台,实现语言与思维共同提升。让我们给孩子插上思维的翅膀,共同创造更灵动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蒋丽峰.巧设问题,拓展思维维度[J].新课程学习,2012.1.
[2]季菊艳.用“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J].快乐阅读,2013.4.
[3]盛青.着眼语言思维,优化语篇教学[J].生活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