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视阈下对四个全面的探讨

2016-05-30司庆达

科教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

司庆达

摘 要 “四个全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且四个全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不仅自身具有严密的辨证逻辑,而且也是我党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时代环境下的新发展。“四个全面”是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和趋势性的表述,是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成果。“四个全面”具有辨证唯物主义党性。

关键词 哲学视阈 “四个全面” 辩证唯物主义解读

中图分类号:D606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1.064

Four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under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SI Qingda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 "Four comprehensive" has a rich and profound meaning, and four fully interdependent and indivisible. It not only has its own strict dialectical logic, but also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party and the new governing philosophy of organic components and the era environment. "Four comprehensive" is the new trend of harmony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with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the same strain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results. "Four comprehensive" party spirit ha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Key word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four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0 引言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实际、针对中国目前面临的难题,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政党治国理政方略的新理念,即“四个全面”。“四个全面”具有丰富而科学的内涵和严密的逻辑结构,这主要以其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意义决定的。

1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及其战略布局

201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四个全面”做了新的更为全面的定位。

“四个全面”均有其科学内涵。作为四个方面的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包括三个要点。所谓“全面”就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涉及所有领域和全国所有地区。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经济上要可持续发展,政治上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文化上更加繁荣,社会生活方面更加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美丽。所谓“建成”,是第一个全面的关键,就是要实干兴邦,让小康社会成为现实。最终实现的目标是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其科学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目标涵养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实”。“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唯一出路和推进“四个全面”的重大举措,关系到国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包括改革目标全方位,既有总目标,又有子目标,又是指改革领域全覆盖。“全面从严治党”是建设领导核心的关键。从严治党历来都是系统工程,所谓全面即指的是三个方面的全面,也就是治理对象全面,包括8000多万党员,不论级别高低职务大小;治理内容全面,覆盖党的组织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其中尤以反腐倡廉最为突出;治理过程全面,这一过程要伴随着党治国理政的始终,以“严”全方位贯穿治党的全过程,严肃党纪法规、严明政治规范、严的组织体系、严格政治生活。

总之,“四个全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且四个全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 逻辑结构与辨证关系

四个全面是新时期新的国内条件与国际环境下对我党治国理政的历史实践做出的符合时代规律的理论总结。同时,“四个全面”的提法又是针对现有问题对党治国理政提出的现代要求。“四个全面”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结构严密,相互之间具有哲学意义的辨证关系。

“四个全面”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自其形成过程,主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由此看来,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两大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目标。以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比喻,极言其两大动力必须并行不悖,保持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对“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的阐释揭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四个全面”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包括目标系统、动力系统、法治保障系统、控制系统。目标系统与动力系统、治保障系统与控制系统系统四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运转,不可或缺。其中,动力、保障和控制系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途径和手段。“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政治保障,也是保证小康社会为人民所有,为人民所享,保证社会发展始终把握于人民手中不变色的根本。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保证全面改革能够真正朝着社会主义既定方向得以深化,保障依法治国方略能够真正得以在社会实际和建设实践中全面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去除阻碍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各种障碍和制度性制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铺平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健全法制,推行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以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律保障,保障社会的规范有序本身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四个全面”不仅自身具有严密的辨证逻辑,而且也是我党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时代环境下的新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的最新结果。“四个全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与各个时期发展形成的党的指导思想高度一致,同时又开创了党的创新理论新局面,标志着我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新境界。“四个全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 哲学释义与辨证唯物主义解读

如前所述,“四个全面”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党治国理政的经营的经营总结和新的合趋势性的表述,是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成果。我们知道,任何哲学理论都有其党性。从这个角度说,“四个全面”是典型的辨证唯物主义理论。

从宗旨与立场来看,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类的解放为主旨,并以是否坚持人立场作为检验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基本标准,也是确定政党性质的基本依据。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由此,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社会问题与发展趋势实现其人民大众立场的具体化和时代化。“四个全面”正是针对我们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提出来的。认识论方面,“四个全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人的认识来自于实践为实践服务并受实践检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在治国理政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方法论方面,“四个全面”是矛盾多样性与主次矛盾的典型体现,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要矛盾是复杂事物发展过程诸多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四个全面”的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实践成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现代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社会观与历史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质上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而制定出来的新战略,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矛盾规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最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唯物史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对历史发展动力提出了合时代性的新论断。

4 结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党面临的新问题与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说,“四个全面”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从本质上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新的治国理政实践成果的理论概括。这一布局具有丰富的内涵与严密的逻辑结构,哲学党性鲜明。这一点正是“四个全面”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4-12-15.

[2]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五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5-01-01.

[3]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4] 曲青山.“四个全面”: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党建,2015(2).

[5] 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人民日报,2015-02-27.

[6] 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人民日报,2015-02-25.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 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
以“四个全面”为引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刍议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智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浅析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四个全面”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改革与政府发展
“四个全面”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改革与政府发展
试论“四个全面”战略与中国梦的关系
“四个全面”形势下的基层央行服务型工会组织发展研究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