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全面”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改革与政府发展

2016-12-01康祝婷柳飞何帆

智富时代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发展趋势

康祝婷+柳飞+何帆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善,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本文主要从中国七次改革发展历程出发,到当今“四个全面”背景下中国发展现状,并说明出改革的难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四个全面”;改革难点;发展趋势

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政府改革一直是一个让人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政府试图通过改革来适应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政府不断摸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发展模式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变了中国落后的社会面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改革历程

美国早在19世纪末期就开始了文官制度的改革,成为了现代官僚制度的先行者;在20世纪初期开始,各国陆续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政府改革以适应自身的发展;到20世纪末期时,政府改革已经成为了各国的一种有意识的运动。中国政府的改革也是在这一浪潮中逐渐展开的,从1982年开始,我国已先后经历了七次改革,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第一次机构改革是在1982年进行的,当时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国家机构中人浮于事、运转不灵、官僚主义严重成风,干部职责不清、老龄化严重等问题突出,此次改革力度大,取得的成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位以后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1988年的改革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背景下进行的,面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出现的种种缺陷,单靠经济政策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这次政府改革突破了之前只注重数量增减、单一的组织结构调整的局限,开始关注起来转变政府职能这一行政体制改革。

第三次机构改革是在1993年市场经济浪潮涌进我国的背景下进行的,为了能更好的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必须来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此次改革的目的就是使改革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明确提出政企分开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

1998年的机构改革是在提出一法治国并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务员制度,逐步经历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2003年的第五次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WTO)的背景下进行的,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此次改革更为注重政府职能的转变,解决了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政府的管理模式开始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2008年的改革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为主,改革首次明确提出“大部制体制”来解决部门职能交叉、部门林立等多重问题。

2013年的改革是对2008年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将大部制改革付诸实际,整合了公共资源,改善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局面,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当今中国政府的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产党人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针对新常态下中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个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质量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全面为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

三、政府改革中存在的难点

为了更加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而改革采取的又是“渐进式”改革,所以改革的越深入,存在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解决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

(一)民生问题突出

民生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社会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如何改善民生,切实做到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是目前我国政府改革发展的难点。

(二)腐败问题层出不穷

进入转型期以来,中国的腐败状况不断恶化,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政府的合法性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腐败逐渐沦为一种社会病,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遏制腐败机制不健全,这就使得腐败现象难以根治,为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设置了障碍。

(三)生态问题堪忧

在我国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地区雾霾现象非常严重,不仅给民众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导致发病率增加,也弱化了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必然是竭泽而渔。如何让民众喝更干净的水、吃更安全健康的食品、呼吸更新鲜的空气,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政府改革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构建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生态型政府”已经成为了现实首要解决的困境。

四、中国政府未来发展趋势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在保持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其次,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欧式,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今天的改革不只是为了应对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为了长远目标考虑,全面深化改革要塑造的是一个更有实力引领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为此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息,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利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火力竞相迸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

【参考文献】

[1]熊光清. 中国政治改革路径再探讨[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05):14-19.

[2]曲青山. “四个全面”: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J]. 党建,2015.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发展趋势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