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义“哈哈镜”下伽里玛的悲剧
2016-05-30郭娟
郭娟
摘 要:1988年黄哲伦的《蝴蝶君》首演大获成功,为黄哲伦赢得了诸多奖项及好评。全剧描写了“东方女性”宋丽伶和“西方男人”伽里玛因歌剧《蝴蝶夫人》相识、相恋并结婚生子。伽里玛在“东方主义”这面“哈哈镜”的照射下,始终看不到“东方”与女扮男装的“东方女性”宋丽伶的真实面貌,终将以悲剧收场。
关键词:《蝴蝶君》;东方主义;伽里玛;哈哈镜
自1988年《蝴蝶君》问世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评论。其中多数学者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进行解读,亦有从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等角度进行解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哈哈镜”现象对此剧进行东方主义分析,探究导致伽里玛悲剧的原因。
爱德华.W.萨义德赋予东方主义三层含义:一、 它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学科的含义,这一称谓仍然用于许多学术机构中;二、东方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大部分时间里,东方(“the Orient”)是与西方(“the Occident”)相对而言的,东方主义的思维方式即以二者之间这一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区分为基础;三、与前面两个含义相比,这一含义更多地是从历史的和物质的角度进行界定的。简言之,将东方主义视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他同时指出,东方不仅与欧洲相毗邻;它也是欧洲最强大、最富裕、最古老的殖民地,是欧洲文明和语言之源,是欧洲文化的竞争者,是欧洲最深奥、最常出现的他者(the Other)形象之一。此外,东方也有助于欧洲(或西方)将自己界定为与东方相对照的形象、观念、人性和经验。然而,这些东方形象并非都出自想象。东方是欧洲物质文明与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萨义德,1999:2-4)。
哈哈镜,即表面凹凸不平的镜面,反映人像及物件的扭曲面貌,令人发笑,故名叫哈哈镜。东方主义就像一面哈哈镜,扭曲了真实的东方,呈现出被丑化了的、引人发笑的、虚假的东方。
在《蝴蝶君》第一幕第一场中,穿着传统中国服装的宋丽伶先是在中国音乐的敲击声中,表演着京剧中的一个传统段落。接下来在西方特色的音乐伴奏下,宋丽伶继续舞蹈着。“尽管她的动作是相同的,但现在,不同的音乐使它们具有了芭蕾的特质”(黄哲伦:3)。由于东方和西方不同的音乐伴奏,使得同一个人表演的相同的舞蹈具有了不同的特质,而且很显然,在西方特色音乐伴奏下的舞蹈是优雅的、柔美的具有芭蕾特质的。在东方主义话语中,东方被标以消极特征:无声、阴弱、落后、专制、淫逸、非理性。相反,西方则总是被赋予积极的特征:强悍、进步、阳刚、民主、道德、理性(汪民安:51)。在东方主义这面哈哈镜的照射下,东方音乐伴奏下的舞蹈已然逊色不已。
一、伽里玛对蝴蝶夫人的认识
普契尼的《蝴蝶夫人》是伽里玛最喜爱的歌剧,他甚至认为,现在整个西方世界都钟爱这部歌剧。
伽里玛:这部歌剧的女主人公巧巧桑,也被称为蝴蝶,是一个理想的女性,她美丽而勇敢。为了这部歌剧的男主人公——本杰明.富兰克林.平克顿,为了他,蝴蝶放弃了所有的一切。平克顿花了一百块日元买了对蝴蝶的所有权——按照现代的行情,大约相当于......六毛六分钱。
我们,既不英俊,也不勇敢,又没什么权利,然而就像平克顿,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一只蝴蝶。她带着自己放在袖子褶皱里的所有的财产,来到我们身边,把它们全部展示出来,任凭她的男人处置。甚至她的生命本身——当她轻声说自己根本不值得平克顿为了她所付出的那一百日元的时候,她低下了自己的头。(黄哲伦:8-16)
日本艺妓巧巧桑在和平克顿结婚的时候年仅十五岁,她本身所追求的就是不现实的、被欺瞒的爱。她看不出“西方男人”平克顿是个自私、玩弄女人感情、不负责任的男人,被平克顿的甜言蜜语所迷惑而不自知。为了嫁给他,竟然不惜背叛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信西方的“上帝”,身为日本人并居住在日本的她竟然用美国的“婚姻法”来守护自己的婚姻。当真相最终呈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巧巧桑宁可将亲子交给负心之人,自己选择切腹自杀以守住自己心中的爱。这一切无不说明了巧巧桑是一个绝情(与亲戚断绝关系)、狠绝,颇有日本武士道精神之人。巧巧桑也许代表了日本的一些女性,但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东方女性。
作为一个西方男性,东方主义的思想先入为主、根植于心。伽里玛对巧巧桑的认识必然是哈哈镜中的已然不再真实的蝴蝶,而是变了形的有着某些西方人所喜欢的特质——柔弱、美丽、为爱愿意牺牲一切——的女性。
二、伽里玛对宋丽伶的认识
伽里玛初次见到宋丽伶时,宋正在表演《蝴蝶夫人》中《殉情自尽》的那一幕。
伽里玛:他们说,在歌剧中,嗓音就是一切。这或许是为什么我以前从来没有享受过歌剧的原因。这个.....这个蝴蝶简直没有嗓音——但她却优雅,柔弱......我相信这个女孩。相信她的痛苦。我要把她拥抱到我的怀里——她是多么柔弱,甚至,我都可以保护她,把她带回家,纵容她,娇惯她,直到她路出笑容。(黄哲伦:25-26)
伽里玛将宋丽伶看成蝴蝶的化身,认为她具有东方女性的美丽和柔弱,是他心目中完美的东方女人的形象。他根本没有真正的了解宋丽伶 ,而是想当然的把宋丽伶带入东方主义模式,不假思索地接受哈哈镜中的人物。
伽里玛有着和同为西方男人的平克顿一样的虚伪和自以为是:伽里玛曾说《蝴蝶夫人》是他最喜欢的歌剧,但在和宋丽伶的初次对话中他却说“我平时并不喜欢《蝴蝶夫人》”(黄哲伦:27)。在第一幕第三场中,伽里玛在牢房里的自白:“我了解一个完美的女人......并被她所爱”(黄哲伦:8)。第二幕第十一场中,伽里玛说:“在中国,我曾经爱过一个完美的女人,而且,也被她爱过,非常简单”(黄哲伦:120)。作为君临东方的西方人,伽里玛甚至不了解自己,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显示着西方人的傲慢、自大、强悍。可以说,这也和哈哈镜中的影像相符合。
伽里玛和女留学生瑞尼私通,“我放肆地维持着我们的恋爱,有好几个月。”他这么做是为了验证宋丽伶是否就是他心中的那只东方“蝴蝶”。“她知道这个我试图隐藏的秘密。但是,不像西方女人,她并不对抗我,恐吓,甚至对我生气。”当得到了想要的结果时——“每次我去看瑞尼,她的眼泪和她的沉默都会让我兴奋”——伽里玛就越来越肯定他所看到的哈哈镜中的景象都是真实的。因此,他也就越来越脱离真实景象。
三、伽里玛对东方国家(中国、越南)的认识
萨义德认为东方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规范化的学做方式、想象方式和研究方式,受适用于东方的各种要求、视角和意识形态偏见的支配(汪民安:52)。”
伽里玛在对东方国家的认识上依然秉持着东方主义的教义,以绝对的权威的语气“分析着”有关东方的一切。“中国人是个难以自信的傲慢自大的民族。”“不管是谁,只要展现了强大的力量和权力,东方人就愿意和他在一起。”“在内心深处,他们还念那些古老的日子。”“东方人也是人。他们想要我们能给他们的好东西。如果美国人展现了胜利的意志,越南人将会很乐意建立一个互惠的联盟。”“东方人总是向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屈服(黄哲伦:71-73)。”所有的这些言论都展示着西方人的绝对话语权,在毫不了解东方的情况下夸夸其谈。正是东方主义这面哈哈镜,让他们看到扭曲的不真实的东方,并以此来嘲笑、蔑视东方。
(对瑞尼)所以,我告诉美国人,吴庭艳必须下台。美国人想要越南人尊重自己,可是他们支持这个没有任何影响的神学校学生当她的总统。这个男人的名声,就是他的弟妇骇人而狂热的“道德秩序”的行动计划吗?东方女人——当她们好的时候,她们非常好,但是当她们坏的时候,她们是基督徒。(黄哲伦:82)
在对越南了解甚微的情况下,凭借一点点信息就大放厥词,以为掌握了事情的全部。这种西方人对东方的傲慢与狂妄完全受东方主义的支配,正是这种偏离了真实的信息,使得西方必然无法达成所愿。
《蝴蝶君》中,伽里玛对“东方女性”宋丽伶和蝴蝶夫人以及东方国家(中国、越南等)的认识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之上的。然而这些片面的事实在东方主义的映射下,就像是哈哈镜中的镜像一样,呈现出的是扭曲的、偏离真实的情景。在二者的冲突之下,势必会导致西方人——伽里玛的悲剧结局。
参考文献:
[1]爱德华.W.萨义德 《东方主义》[M].王宇根译.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
[2]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3]黄哲伦.蝴蝶君[M].张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