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2016-05-30刘琼

今日财富 2016年1期
关键词:培养幼儿

刘琼

摘 要: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

关键词:幼儿;科学探索;培养

“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培养幼儿爱好自然科学,需要珍视孩了们可贵的好奇心,激起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愿望,并加以谆谆诱导。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过程中,科学探索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如今,教师的传统观念已被逐步打破,由以往教师讲科学、幼儿学科学,转变为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教师成为幼儿学科学的指导者,幼儿真正成为学科学的小主人。幼儿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幼儿创造性游戏活动逐渐成为科学探索活动的重要方式。

一、科学探索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想象力

自然界充满着许多诱人的奥秘,富于好奇心的孩子们总是喜欢提出各种问题或是亲手拨弄一下探个究竟,而科学教育往往以科学探索活动为主,操作性强,幼儿能在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中,无所顾忌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探索,促使幼儿在操作中不断地开动脑筋,寻求答案。

如在活动“奇妙的磁铁”中,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先设问幼儿:“磁铁有什么本领?”“是否所有的东西都能吸起来?”孩子们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并在随后的操作中验证了猜测的结果是对或错,他们都说出了操作时的发现,狄子祺说:“我发现了磁铁能把铁钉吸起来,而不能吸乒乓球”;苏宇航说:我发现磁铁能吸镙帽,而不能吸纸片;沈雁玲说:“磁铁能吸铁丝”;徐凯文说:“磁铁能吸夹子、铁丝、钉子,不能吸玻璃珠子、乒乓球、塑料雪花片”;程舒婷说:“所有铁的东西磁铁都能吸起来。”……

幼儿自己动手实践发现了秘密,他们多自信呀。这样的活动,幼儿思路开阔,兴趣浓厚,在活动中幼儿都会全身心地投入,没有孩子是旁观者,也没有一个说:“我不会。”能力强的孩子学得更主动、更积极,能够用多种方法去探索,发现的问题更多。在操作时,孩子们是那么专注、投入,在用铁丝绕乒乓球时,较难操作,有的幼儿觉得自己做较难,就与小朋友合作完成,这一方面,反映了小朋友参与尝试活动时的用心,同时,也自然地体现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不但获得了有关知识,而且,大大地发展了幼儿的个性,培养了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主动性。

可见,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不可低估的,只要我们能在活动前广泛地收集多种材料,给幼儿创造一个尽可能丰富的物质环境,幼儿就能自如地在探索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通过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如愉快、喜爱、同情、厌恶、善良、冷淡等都称为情绪和情感。情感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人类从事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巴甫洛夫说过:“科学需要人们最大的努力和热情。当你工作和研究的时候,必须具有强烈的热情。”,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相对独立地进行操作、实验、感知和观察等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我能做、我会做”的积极态度。

幼儿对科学的情感不会从天而降,也不可能自然产生或突然发展,它需要在科学教育的具体探索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精心地孕育和培养。

三、注重幼儿探索的过程

让幼儿探索,并不是说不给幼儿一点启发、指导。教师应在他们有危机、挫折时,在精神上、材料上、策略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那么,活动中教师启发性的语言相当的重要。教师应善于采用启发性的指示或暗示,鼓励幼儿创造性思维。在科技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幼儿会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质量。科技活动教学,正是要求幼儿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培养幼儿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探究水的特性中,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水是什么样子的;再让幼儿亲自运用多种感官观察、验证自己的观点是不正确。在幼儿探究水的溶解过程中,我先让幼儿认识桌面上材料,猜测这些物质中哪些物质会溶化在水里,变成什么水?然后让幼儿亲自试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四、鼓励幼儿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幼儿探索的意识

在科學探索活动中,教师应重视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同伴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他们分享经验、积累经验、获得方法,还能提高孩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能使幼儿理清思路,更清晰地了解某些事。在探索过程中,语言伴随动作同步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争论有时也是一种催化剂,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地进行猜想和解释,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验证,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如:在幼儿做完“会变的水”的实验探究活动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在实验探索过程中的发现:你发现了什么?放进杯子里的东西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什么水?通过实验操作、相互讨论交流,让幼儿们知道了有些东西放进水里是能化的,有些东西在水里是不化的。幼儿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倾听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五、在科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是人才的灵魂,是人才的保证。今天的幼儿,说不定将是明天的栋梁之才。所以,德育工作尤为重要。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探询的问题。《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在探究水的特性和“会变的水”的实验过程中,教师总是抓住有利时机,时时引导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究方法和操作习惯。当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根据活动主题,引导幼儿了解了水的用途,进而对幼儿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