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导考试成功的七大关键词

2016-05-30悠悠

小演奏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上海戏剧学院艺考考官

悠悠

关键词一:理智

对策: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艺考。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除了后天的培养外,一个合格的艺术家更需要有敏锐独到的视角和艺术抽象思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生叶凯认为,如果喜欢观察身边事物,心中有很多东西需要表达并且善于表达,可以考虑艺术深造,但如果只是拿艺考作为高考的捷径,那接下来的四年可能会学得很苦很累。

关键词二:真实

对策:拿出真实的自己。叶凯提醒有志报考的考生,不要找一些专业术语恶补,那些生搬硬套的词汇经不起考官细问。比如影视类考试,如果考生能够说出近景、特写、蒙太奇等术语,考官当然会欣赏,但若考生只是胡乱搬弄,考官则可能表现出厌恶。因此在考试中保持良好心态,拿出真实的自己才是上策。

关键词三:特色

对策:若有特色,不怕没伯乐。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生郁林俊讲了这样一段故事,专业考试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考题:在一张画上,一个小女孩坐在窗台上仰望着天。考官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来构思这一场景。考生一般会回答某一贫困山村的女孩向往美好的生活等,但有个考生却说:画中的小女孩跟我一样在企盼着一张录取通知书。考官立即给了这位考生三试通行证。艺术类考试题目往往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只要把握住脑中的灵光一现,就能为自己的发挥增色不少。

关键词四:得体

对策:穿着得体,不必浓妆。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学生沈蕙玮说,当初参加面试时,并没有太刻意打扮。有些同学认为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必须精心打扮,其实考官并不在乎这一点,真正让考官上心的是你的艺术内涵、人文修养,而服装、化妆只要得体即可。

关键词五:讨巧

对策:考试讨巧是王道。当自己引以为傲的特点可能在考官看来并不那么出彩时,就要想办法摸清对方的喜好,作出适当的调整。由于报考人数很多,一名考官一天下来要看很多作品,时间长了很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有些同学喜欢用灰色调作画,这在平时可能很好,但是在考试中就不合时宜了。如果考官倾心于立体的、鲜艳的作品,只有往这方面发展,你的作品才更有可能被挑中。

关键词六:放松

对策:越是名牌越不用准备。当考生为准备艺考而忙得不可开交时,过来人平泳佳却建议考生暂缓备考进度,艺术考试考的是学生的天赋,是对生活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而来的知识点。在他看来,考生想练就一身“内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达到,因此在考前作过多准备,到头来可能只是无用功。考生在准备上不要有负担,越是名牌的学院越不用准备,反倒是最真实的你更能博得考官垂青。

关键词七:准备

对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了解自身情况后,必须摸清楚对方学院招生情况,可登陆学校网站和论坛,或请教学长,事先获取课程设置等专业信息;可了解考场场景,提早准备;可准备拿手项目;亦可了解两到三位专业人士情况,面试时稍加引用。

猜你喜欢

上海戏剧学院艺考考官
少数民族表演教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以上海戏剧学院2017级西藏班为例
今天我是“小考官”
我的艺考之路:播音,想说爱你不容易
Creative Cram
The view on teachers’corrective feedback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面试中的“察言观色”
考驾照
艺考“不易”,应回归理性
大型歌舞剧《壮锦》的审美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