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成品油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6-05-30杨洋
杨洋
摘 要:成品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在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成品油的需求量逐步增长。但是目前我国的成品油质量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石化企业加强成品油的质量管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障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成品油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品油;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1 成品油质量管理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我国的石油质量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石油开发及提炼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以及不完善的成品油储运等一系列因素,也导致我国成品油的质量较低,针对此现状建立健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石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得长远的发展,优质的成品油是重要保障之一,在此基础上把握市场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营销策略,更能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2 成品油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氧化 成品油的氧化是指在储运过程中,成品油直接接触到空气且空气中的杂质混入成品油中,在一定条件下导致成品油发展质变,另外氧化速度会随着升高的温度以及增强的油罐金属催化作用而逐渐加快。例如柴油的氧化,柴油的氧化是由内、外因素作用形成的,其中内因是指柴油中不安定组分以及不饱和烃类的存在,他们能与氧发生反应,导致内部发生缩合和聚合反应,柴油的吸氧氧化能力会随着氧化组分的增多逐渐变强,导致柴油的质量发生较大的变化;外因指的是温度和氧压,柴油的吸氧量会因为温度越高、氧压越大而逐渐增大,造成柴油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从而缩短了柴油的储存期。
2.2 蒸发 成品油的蒸发问题是指油品中的分子与液体分离并挥发到空气中,一般轻质油品比较容易发生蒸发问题,油品的蒸发会导致环境污染,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给成品油的运输带来经济损失。
2.3 乳化 成品油中极易发生乳化问题的是润滑油,因为一般润滑油中有大量的添加剂,有的添加剂是微溶于水的,易形成水乳化。另外有些添加剂本身就是乳化剂,在遇水之后就会乳化变质,导致润滑油在使用时产生沉淀、阻塞等现象。
3 加强成品油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避免油品与空气直接接触 首先,减少成品油与空气的直接接触,避免杂质混入其中,延缓在一定作用下油品氧化、变质的时间,加强对油品的密封贮存,特别是润滑油的密封存储,减少成品油因蒸发产生的损失,保障油品储运过程中的质量;其次,对于部分蒸发量较大的成品油,如汽油、溶剂油等,可采取内浮顶油罐的运输方式,有效降低蒸发损耗以及环境污染,规避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成品油运输的质量及安全。
3.2 杜绝 “混油”问题的产生 不同种类的成品油其性质也有较大的区别,若混合在一起,将直接影响成品油的质量,甚至造成变质问题。石化企业应全面分析、综合考虑谨慎处理这一问题,在企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不同性质的成品油尽量减少共用输送设备,根据不同成品油的性质,使用专门的油泵和管线;若受企业条件限制,需要共用设备进行不同性质的成品油输送,则必须彻底清理油泵和管线,确保没有残留之后才能进行输送作业,这里推荐采用蒸汽清洁方法可极大降低油品残留量,然后在投用前置换油泵和管线应选用拟输送的油品,并对末端采样分析,确保成品油质量合格,方可正常出厂。此外同种油品不同类型油品(如国Ⅴ92#、95#、98#汽油)储存容器之间相连通管线也须注意进行质量隔断,可采用堵盲板等手段杜绝“串油”可能性。
3.3 改良输送油品的油罐 成品油储运的主要载体就是油罐,因此改良油罐对保障成品油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油罐的改良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为了保障油罐内外温度均匀,应在油罐内部安装喷淋水装置,通过喷水达到降温的作用,特别是夏季成品油的储运,因温度较高需要通过罐内喷淋水带走管壁的热量,降低空间温度,保持油罐内外温度均匀;二是在油罐表面涂抹一层可将吸收的太阳能反射出去的特殊涂料,以便有效控制油罐的温度,降低成品油的蒸发损耗。另外这层涂料还能保护油罐表面不受大风、雨水的侵蚀的作用。大量实践数据表明,白色涂料是首选的涂料颜色,其放光性能最佳;三是为了有效减少蒸发损耗还可以选用集气罐,利用管线连接存有相同气体的油罐,之后再连接集气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集气罐与油罐在运输过程中进行油汽交换,保障成品油不会挥发到空气中,有效降低了呼吸损耗和环境污染。
3.4 安装呼吸阀挡板 成品油储运时液面下降很快,导致空气通过罐体的呼吸阀进入油罐中且混入成品油中,这就降低了成品油的蒸汽浓度,加快了成品油的蒸发速度,并且影响了成品油的质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呼吸阀下方安装挡板,以便阻挡进入呼吸阀的空气无法直接接触到油液面,从而不会影响到成品油的质量。另外挡板的折射作用可以快速分散进入油罐内的空气到罐体的四周,当罐体向外呼出气体时会首先呼出上层浓度小、质量轻的气体,有效控制了蒸发反应。因为此方法有效控制了成品油储运过程中的损耗,目前已经在很多企业实践中得到大力推广和使用。
3.5 优化操作水平 工作人员是成品油储运的主体,因此应优化工作人员的操作程序,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切实做好成品油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油罐设备,例如油罐的自动化装置、计量口、呼吸阀等,检查灵活度以及是否存在堵塞、渗漏或锈蚀等问题,并对其进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其次,查看油罐运输管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若发现问题或隐患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障成品油的质量及降低成品油的损耗;再次,装油时注意控制油面高度,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进行卸油作业,保证卸油干净、没有残留,并且没有发生冒油、漏油等问题;最后,及时清理完成卸油的油罐底部,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
4 结束语
总之,成品油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具体、全面地分析当前我国成品油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强化,是石油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石油企业应切实加强成品油的质量管理,以便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妍洁.浅析成品油收存发质量管理程序[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4:197.
[2]黄志龙,韦德灯.成品油销售企业质量节点控制与闭环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4:196-197.
[3]叶瑛,刘波.成品油销售企业冬季0号车用柴油质量管理探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4,09:11-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