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加强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力度的必要性
2016-05-30于美玲
内容摘要:有效的职业生涯咨询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其职业自我概念,明确职业方向;能够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降低求职成本,缩短择业时间。基于高校学生内部自身对职业生涯咨询的需求,就业形势的严峻挑战,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职业生涯咨询本身发展需要四个方面,加强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力度是必要的。
关健词:职业生涯咨询 就业形势 课程改革
职业生涯咨询(career counseling),也译为职业咨询、生涯咨询、生涯辅导。罗伯特﹒C﹒里尔登(Robert C.Reardon)(2005)认为,所谓职业咨询(career consultation or counseling),主要指针对咨询对象(来访者、咨客)在职业选样、事业适应、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平等交往、商讨的方式,运用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的理论和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启发、帮助、引导咨询对象正确认识社会需求、正确认识自己、从心理和行为上更好地完成学习、工作与生活角色转变的过程。[1]著名台湾职业生涯规划大师金树人定义为:生涯咨询在于通过一对一或团体的方式,由专业生涯咨询人员协助个人克服与生命准备、生涯试探、生涯选择、生涯适应等有关的困难与问题,清除情绪与认知障碍,达成生涯、工作角色与各种生涯角色之间的融洽和谐,以增进个人的生涯发展与适应。[2]
由此,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可以引申为由高校的职业咨询辅导教师协助大学生澄清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困惑和问题,清除情绪和认知障碍,帮助其解决与职业生涯有关的心理冲突,最终促进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适应能力。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工作是随着个体自我发展意识的加强和社会的发展而提上日程的。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期望越来越高,期待更好的了解自身竞争优势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与此相应,求职者和用人者都需要规范和系统的职业划分和相关职业标准,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笔者日前整合的材料和调查结果分析,之所以要加强高校职业生涯咨询工作,主要基于如下几点考虑:
第一,高校大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咨询工作的需求。通过相关学者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显示,高校学生迫切需要得到实践经验丰富者的指导,以提升自身能力,增长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不少学生认为高校开设职业咨询室很有必要。
如南京师范大学学者张金玲,通过选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一年级至研究生三年级在校的400名涵盖理、文、工、医、经济和管理各类学生的抽样调查和分析,得出:1,大学生对职业咨询和职业生涯规划尚不熟悉,他们中间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2,大学生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渴望得到专业机构的帮助。3、大学生认为开设职业咨询室、举办讲座和开设课程能有效促进职业指导工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校开设职业咨询室很有必要,而且对学生应该免费。4、绝大多数学生对咨询结果持灵活变通的态度。[3]
另有学者基于对浙江部分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有明确需求,愿意参加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课程,主要希望多参加“求职技巧与说话艺术”、“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大学生倾向于面对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35.8%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没有专门的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就业指导服务,39.8%的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指导表示一般或不满意。[4]
广州的学者则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职业咨询形式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特别面对逐年增加的大学生就业大军与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高校简单化与单向性的职业咨询形式已受到挑战。[5]
也有学者通过调查高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咨询的需求情况发现:1,高职学校大学生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时间明显迁移,渴望学校给予指导。2,高职学生希望通过职业咨询广泛获取职业信息,进一步了解自我与社会,使自己的职业自我概念能得以准确定位。[6]但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的在思想重视、内容辅导、咨询的操作模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高校学生已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就业的压力等不同因素,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渴望得到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可是相比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咨询的需求而言,高校的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做的还是不足,甚至有的根本不重视。
第二,高校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有五大嬗变: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演变为供求失衡,人才筛选标准由惟“学历论”向“能力论”演化,就业歧视呈上升趋势,专业冷热不均,就业取向由一元转变为多元。[7]据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8]2014年,大学毕业生727万,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年。[9]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在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就业难”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已成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一项能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措施,大学生职业指导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如沪教委学(2007)106号文件指出各高校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须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要充实职业发展教育教师和咨询室、完善职业测评、职业咨询等必要工具、场所的基础性建设。[10]《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号中指出,要“建立就业咨询室”,“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个性化职业咨询和辅导为辅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一样,是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的需要产生的。以上海这个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为例。根据2008年对上海市60所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问卷调查结果看,高校通过职业咨询专业认证人员达500人,[11]大部分高校依托就业指导中心、院系安排开展了职业咨询工作,并提供咨询预约服务。但目前状况来看,我们想达到职业生涯咨询科学化,专业化,全面化,普遍化,尚需要努力做到:职业咨询日常化,完善指导教师队伍,完善机构建设等方面的配套工作。[12]
第三,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要求。
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提出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纲与教学计划,并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文件中要求“学生要按照课程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要求教学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高校开展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团体咨询和个人咨询服务,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与职业探索,训练其不断提升职业决策能力,从而让职业生涯咨询作为一种有高度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辅助方式发挥作用。
但目前来看,我国大学教育中,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涵理解仍有偏差,使得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存在缺乏教育性和人文性、指导思想欠成熟、目标模糊性、内容的功利性色彩很浓、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13]职业生涯咨询工作的进展,有益于加强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研究,促进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的发展。
第四,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的现实需求。职业生涯咨询在我国起步较晚,主要源于人才测评运动。而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走出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化下的“双向选择”模式之后逐步展开的。发展到现在,职业生涯咨询已成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职业生涯咨询工作虽然不是万能的、一劳永逸的,但是有效的职业生涯咨询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其职业自我概念,明确职业方向,能够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降低求职成本,缩短择业时间。
但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职业咨询工作在咨询内容,咨询形式,咨询师队伍等方面还面临极大挑战。[14]在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内容方面,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其对职业咨询的不同需求,分阶段设置不同的咨询内容;要根据咨询对象的不同,考虑分类设置咨询内容,加强针对特殊群体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咨询服务。在咨询模式方面,高校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职业咨询活动,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相结合,同时也打造职业咨询网络服务平台,扩大服务范围。在职业咨询队伍建设方面,高校职业咨询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所必需的知识与技术,而且需要通过自学、交流、培训、实践等多种方式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成长,确保咨询的服务质量。
总之,从对学生内部自身需求,外部客观就业环境的严峻挑战,以及职业生涯课程改革和职业生涯咨询本身发展需要等四个方面来观,加强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力度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方翰青,谭明.我国职业咨询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
[2]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
[3]张金玲.关于高校学生对职业咨询态度与需求的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4]姜明伦,李战国,颜小芳,莫佳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探索.2015.(2).
[5][14]李燕冰.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咨询的对策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6]方翰青.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咨询需求的调查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7]李光红,亓晓庆:嬗变、现状与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跟踪调研(1982—2012年) [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8]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9]瞿振元,罗维东,荆德刚,薛庆国,文东茅.把握形势 精准定位 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4.(7).
[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8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年12月18日.
[11]夏人青,陆文龙,樊军.2008年上海市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总报告[R].上海:2008.上海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状况调查课题组.2008:6.
[12]孙佳峰,王林跃,郑学健.高校职业咨询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1.(4).
[13]孔夏萌.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5).
(作者介绍:于美玲,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