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抗战精神在大学校园的培育与弘扬

2016-05-30申颖芳

学理论·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大学生

申颖芳

摘 要:诞生于硝烟战火中的抗战精神,其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大学生、大学工作者们珍贵的历史教科书。新时期,在大学校园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呼吁大学生、大学工作者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定信念、展望未来,继承发扬优良精神文化遗产,对于充实和重塑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抗战精神;大学校园;大学生;大学工作者;培育与弘扬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236-02

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让我们刻骨铭心;全民族共赴国难,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历史长河生生不息、精神财富不朽于世,抗战精神不仅需要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更需要将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抗战精神在当代中国大学校园这块学术沃土上大力培育与弘扬。切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大学生、大学工作者们坚定理想信念、求真实干、开拓创新、勇于胜利,为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抗战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抗战精神,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曾这样阐述了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

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抗战精神曾是战争时期重要的精神源泉,为抗战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抗战精神丰富深刻的内涵对今天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构筑一道精神长城,唤起中华儿女奋起抗争、抵御外敌;唤醒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抗战精神始终是团结和教育中华儿女努力拼搏和奋勇前进的思想指南。

当代中国大学校园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主要由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学校管理者、后勤服务人员四大主要部分组成。学校管理者通过战略的思考与规划、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动态的组织与管理对学校进行系统的管理;教师群体通过授课、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等形式培育和引领大学生们的学习和思想;学生群体是大学校园中数量最多,且对校园及未来社会影响最大的群体,他们在校园里学习生活,继承并创造着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后勤服务人员作为大学校园容易被忽视却十分重要的群体,很长一段时间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群体对学校的综合印象。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告慰抗战先烈和革命前辈,继续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进取。抗战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学工作者们珍贵的历史教科书。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言“少年强则国强”,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就该被中国少年们所承继和发扬,在新时期的大学校园里,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对于传承先辈精神财富、丰富大学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大学校园培育与弘扬抗战精神的措施

在大学校园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要深化民族精神。历史印证,没有国家何谈民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协调、凝聚民族内部关系的精神纽带,是激励和促进全民族朝着共同的目标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国际关系风云变幻的新时期,社会生活缤纷多彩,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日趋多元化。牢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深化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众所周知,人才是当今时代最宝贵的资源,而大学生、大学工作者们作为祖国优秀人才的主力军,在大学校园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深化大学生、大学工作者们的爱国情怀,善养浩然正气,秉持淡泊名利的情怀,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将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投身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才是对爱国情怀最为恰当的挥洒,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前进有巨大的力量。

在大学校园应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应激励胜利教育。在抗日战争相当艰苦的时期,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取得胜利,贫困艰苦的历史时期尚能取得胜利,在当下的大学校园又何尝不能。抗战精神能振奋人心,可以称之为一种胜利精神,它能充分激起人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有爱国主义教育,有革命传统教育,有国耻教育。在校园文化的传播影响过程中,也应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中坚信胜利的理念。激励广大大学生、大学工作者们铭记历史、居安思危,怀揣天道酬勤、胜利在望的信念,一如既往地坚守精神阵地,将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融入学术生涯,锐意进取,不懈努力,逆境求胜。

在大学校园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应坚持求真实干。历史的经验不断昭示人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往民族解放战争取得的胜利,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都是一代代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埋头苦干,用鲜血和汗水将各项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在当代中国大学校园里,抗战精神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学习意义。大学校园作为追求人文道义和科学真理的神圣殿堂,也理应成为实现人民富强和推动社会进取最坚实的智力库,但当下中国大学开始出现了市场化、功利化、世俗化等不良倾向,这不得不让人想起抗战精神。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培育大学生、大学工作者们诚信对待学术文化,真诚融入校园生活,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去进行科研学习,勇攀学术高峰,让求真实干的校园氛围持续发扬。

在大学校园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应谋求创新发展。抗战时期的前辈先烈们用聪明才智创造了“地道战”“游击战”“麻雀战”“地雷战”等经典奇迹,把当时装备精良、凶残傲慢的日本侵略者打得晕头转向,闻风丧胆,直至把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获取抗战胜利。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生死搏斗中,正是勇于创新的抗战精神才在那样的斗争形势下谱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古人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几千年来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是中华儿女坚持自主创新,用智慧创造的文明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和产业的变革不断涌现,陆续创造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坚持创新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强大的生命活力,创新始终是中华民族最需要的禀赋,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时期的大学校园里,需要将这种迎难而上的创新胆识融入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中,通过理论创新进而推动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等,为推进社会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更多知识和智慧的奇迹。

在大学校园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应维护和平团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夙愿。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素以仁义立邦,尤其是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虽然日益强大,但也更为深刻地体会到和平的可贵,因此对于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凝聚力和顽强生命力,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全民抗战的大格局是抗战胜利的关键所在。对和平和团结的向往,是中华儿女不懈的追求,在当下的和平时期,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大学校园尤为重要,在很多方面,集体协作形成合力可以创造更为卓越的成绩。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在集体体育竞技中,在大学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的力量,珍视集体利益,让凝聚力化为战斗力,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常怀忧患之心,更立发展之志,在大学校园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有利于深入了解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准确认识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把伟大的抗战精神化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将这一宝贵精神在大学校园充分培育与弘扬。在大学校园大力培育和弘扬抗战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升华和重塑的主要内容,更是谱写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篇章,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3]中共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4]陈一.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5]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

[6]李孝纯.论中国的抗战精神[J].社会科学辑刊,2005(5).

[7]徐向学.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大学工作者们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新校园(上旬),2012(2).

[8]隋从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2007(7).

The Spirit of Anti-Japanese War in Nurturing and Promoting the Campus

SHEN   Yingfa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Colleg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The Spirit of Anti-Japanese war born of the fierce war , its meaning is profound, is a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the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university workers precious history textbook. In the new historical stage, the university campus in China to cultivate and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anti-Japanese war, appealed to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workers who keep in mind the history,cherish peace, firm belief,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fin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to enrich and reshape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university spiri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Spirit of Anti-Japanese war, College campus,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workers,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大学生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紧凑型大学校园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