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6-05-30赵淑云

甘肃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数学教学生活化

赵淑云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情境;生活化

作业;模型;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103—01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能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它提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有用的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其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由此引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角”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桌椅、墙角等,让学生充分观察教室内与角有关的实物,然后教师再提出相关的数学知识。比如, “角有哪几种?角的顶点有几个?”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还能加深对“角”的理解,并能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取出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枯燥乏味,而是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二、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深切感悟数学知识,充分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价值,进而形成数学知识体系。

如,教学完“分类”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东西进行分类,回家了可以把家里的东西进行分类。第二天到学校,鼓励他们互相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对“分类”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寻找生活中的模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演示。但如果不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又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如,教学“行程问题”时,因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笔者就找了两辆遥控玩具车,让两位学生分别操控,在教桌上进行演示,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该如何解决行程问题。

又如,在教学“认识圆柱”时,笔者先在课前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圆柱”。全班学生放学后都积极行动,用硬纸板、包装盒、彩纸等材料,依照圆柱制作起来,不懂的地方向教师请教。在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学到了很多知识,课堂上的踊跃表现让听课的教师至今难以忘怀。

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没有实际的用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感受到数学非常有用。毫无疑问这部分学生是聪明的,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只有真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应用数学知识,他们才能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所在,进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如,当学生学习完“乘法”之后,可以让家长配合,给学生一定的金钱,让学生去市场买指定的物品。这个时候,学生就要思考:这些钱怎么分配才能成功买到指定的物品。学生先要调查市场中物品的价格,还要思考购买的数量。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实际的生活感受,加深了对乘法的理解和体验。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还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