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積電登陸 無奈之舉還是順勢而爲

2016-05-30朱景瑞

台商 2016年1期
关键词:環境產業投資

朱景瑞

時間已晚,不得不去!

台積電的「無奈」登陸,折射出兩岸投資環境的變遷。大陸產業政策的「拉力」,讓大陸半導體產業鏈已經成形;而台灣投資環境惡化,已成為一股「推力」,讓企業不得不採取分散風險的投資策略。

台灣企業或因政府限制,或因本身經營考量,只要手腳太慢,商機與市場就此流失,換來的是競爭對手的不斷增強。

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閃電宣佈將赴大陸投資12寸晶圓廠,初步投資額30億美元。其稱,過去5年,台積電在大陸的業務年複合成長率已超過50%。為了更進一步增加在大陸的商機,決定登陸設立12寸晶圓廠。

隨著大陸半導體製造的快速進步和大陸市場不斷增強的消費能力,包括英特爾、三星等國際大廠近10年來早已紛紛登陸設廠,分析人士認爲,台積電此舉最重要的原因是「盯三星、跟蘋果」,藉此甩開三星的追趕,也牢牢跟緊蘋果這個大客戶。事實上,早在一年前,台積電最大的競爭對手韓國三星已經在西安投資了300億美元。商場如戰場,最講兵貴神速,台積電為何姍姍來遲?

大陸已成爲全球半導體市場風向標

統計表明,大陸半導體市場因全球終端產品組裝基地大幅遷往,2009年全球市占率約20%,預估2018年將至31%。調查顯示,目前IC 設計台灣市占率約18%~19%,大陸約16%~17%。近幾年隨著大陸IC設計中低階市場發展快速,儼然已成全球市場的風向球,台陸僅有一到兩個百分點的差距,且差距將快速縮短甚至超過。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當前成長有限,大陸半導體市場需求則自2011年起持續擴張,到2014年底已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預估,至2017年,每年的成長率都可超過10%,顯示大陸將是全球3C和智能手機產品的製造基地,也是快速成長的消費市場,自然吸引全球主要半導體業者積極進入。

時間已晚 不得不去

大陸市場很大,現在幾乎是所有產品的全球最大市場——汽車、手機、電腦、半導體……除非企業有無人能替代的利基,否則貼近市場是企業經營都必須遵循的原則。鴻海郭台銘、小米雷軍,哪個大型市場(如印度、巴西)即將起飛,就要趕忙擠進去投資設廠,即可知貼近市場的重要。

蘋果近年來看好大陸市場,iPhone 6s將大陸列入首賣地區之一,更甚者,蘋果過去4個財季中,來自大陸市場的營收平均增幅超過70%,最新一季來自大陸的營收更衝高至125億美元,年增99%,換言之,大陸已是蘋果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2014年6月,大陸推出《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規劃到2020年時40%的半導體核心基礎零組件必須由本土生產;到2025年,自產晶片比率則要達到70%。這項計畫的推出,吸引英特爾、三星、高通等國際大廠紛紛到大陸投資。相比這些競爭對手,台積電的動作慢了整整一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表示,即使現在去也已經晚三星一年,但再不登陸,未來恐將毫無競爭力,實在是時間已晚,不得不去。

在台灣討論台積電登陸設廠,很容易用到兩個負面辭彙,「產業出走」和「技術外流」。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第一主力產業,占島內產業生產總值12.16%、出口總值的23.36%,其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而台積電的晶圓技術獨步全球,其代工的蘋果手機續航能力據稱遠超三星代工。在藍綠「愛台灣」的政治比賽中,不僅綠營反對產業出走,國民黨當局也強調產業和技術「根留台灣」。所以,台當局過去在處理半導體企業赴大陸投資案時態度保守,寧可錯殺不願錯放,媒體稱之為「科技戒嚴」。

台灣的半導體大企業奇美、友達當年都曾想去大陸,但當局設下重重關卡,不准前往。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台積電投資大陸腳步審慎,除了2002年在上海投資外,鮮有動作。台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台積電此次登陸是為配合台當局政策而較晚赴大陸投資的「模範」企業,不過為了本身生存、發展和適應全球化的必要,到大陸投資是必然趨勢。

台灣的「推力」和大陸的「拉力」

台積電的「無奈」登陸,折射出兩岸投資環境的變遷。大陸產業政策的「拉力」,讓大陸半導體產業鏈已經成形;而台灣投資環境惡化,已成為一股「推力」,讓企業不得不採取分散風險的投資策略。

如果台積電遲遲不去設12吋廠,其結果可能只是便宜了其他競爭對手,待其茁壯成氣候,反過來成為自己強勁的競爭對手。屆時再去設廠,優勢已失、政府的優惠亦無。長短期的利弊衡量,台積電終究是要選擇赴中國設12吋廠。某個角度而言,這也是台灣聲稱的所謂「紅色供應鏈」崛起後的影響所致,台積電擁有的技術優勢讓其有選擇「獨資」的本錢,其他企業則未必有此本錢。

事實上,作爲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最後兩座堡壘,不只台積電,聯發科也碰上同樣的情況。而聯發科相對於大陸廠商所享有的優勢,又不如台積電,因此聯發科是比台積電還急。目前聯發科擁有的技術優勢,讓大陸願意表達如果台灣開放 IC設計,願意把自己的IC設計廠展訊等給聯發科併購;但如果政府繼續禁止兩岸IC設計的投資,大陸全力扶植「國家隊」紫光的IC設計廠展訊,大概3年左右,聯發科即危矣。

目前,大陸的做法是一直維持兩手策略,對台灣大型及具有較先進技術的企業與產業,不斷招手、虛位以待、給予優惠獎勵,希望這些台商的投資有助其產業與經濟發展。從過去中國官方爭取石化的台塑、汽車的裕隆及PC業者、面板的友達,今日爭取IC設計的聯發科、半導體台積電即可看出。

不過官方也從來不會把所有希望寄於台灣企業的投資上,大陸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也都挹注龐大的資金扶植自己的本土產業與企業,而且其取得技術的來源不會只限於台灣,而是由全球各國取得。台灣企業或因政府限制,或因本身經營考量,只要手腳太慢,商機與市場就此流失,換來的是競爭對手的不斷增強。

過去台積電的投資重心都在台灣,但其在大陸市場的營收近些年卻持續增長。張忠謀曾說,10年前,台積電來大陸市場的營收幾乎是零,但2014年已占台積電營收的6%,2015年預估會達8%,已超過日本,成為貢獻台積電營收的第三大市場,排行僅在美國與台灣之後。

而另一方面,來自台灣的「推力」卻是台灣的投資環境長期無法改善。11月底,馬英九赴台積電中科廠參訪時,張忠謀就當面提出,限電與環保是台灣投資環境的兩大隱憂,其中因為供電吃緊,預估2017年台灣就可能面臨限電危機,這對半導體業的衝擊巨大;此外,台積電籌建中科15廠時,在環評過程中曾出現波折,雖然後來通過環評,但至今仍面臨環保團體的抗議。張忠謀提出的這兩大隱憂,不僅是台灣半導體業面臨的問題,也是台灣目前許多重大投資案的共同顧慮。而且,台灣投資環境的問題不止這兩項,從行政效率不彰、法令落後、勞動力不足、政治掛帥及重大政策經常轉彎等,也都讓本地或外商企業詬病已久。

猜你喜欢

環境產業投資
为什么耳朵进水后听不到声音?
去年賭業外來投資430億
良好的环境’”等十五则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時寒冰 第五次產業大轉移將為中國未來30年帶來巨變
环境犯罪的崛起
2017年4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7年3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世界の女性100人」に9人 「她経済」「大媽投資」の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