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理微课教学探究
2016-05-30孙臣梅
孙臣梅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高速发展,微课成为一种悄然兴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微缩型的课程,由一个或多个短小单一、教学主题突出的视频组成,具有简洁、高效、新颖等特点。据调查,在一节课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通常只有10分钟左右。微课可以把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内容浓缩在片段中,短小精悍,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微课的教学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使用微课教学具有众多特点:第一,教学时间较短。第二,教学内容偏少,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一个案例、一个概念,还可以是某个题型的精解。第三,具有“解惑”功能,重点解决一个问题,针对性强,内容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精练,形式喜闻乐见,使用方便并有一定的娱乐性,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和技能。第四,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第五,教师可以利用微课配合课堂教学。例如录制实验操作,或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第六,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查漏补缺。
二、微课的实际应用
微课内容丰富,且能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计。各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也可以反复观看、细思慢品。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实现了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学,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时,可听取学生意见,比如哪方面的知识不易掌握,喜欢什么样的讲授风格等。物理课教师甚至可让学生成为主讲,录制学生间的讨论交流,由此推出“物理达人”,这些“达人”们虽然没有老师讲得那么系统、专业,但参与热情高、针对性强。学生参与微课的设计与讨论,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
微课及网络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使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学生们感受到了物理课的魅力,对物理学习投入更大的热情,为物理教学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1.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
微课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学生的自学资料,微课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或者仅仅对在课堂上自己不懂的部分进行学习。同时,微课也是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的良好途径。
笔者所使用的微课没有教师出镜,而是利用屏幕录播技术,由教师进行配音讲解,展示整个公式或定理的推导过程,这就保留了课堂上板书的优点。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flash或数学工具,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这样学生会更加专注于知识本身,而非教师、教室环境等因素,因此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微课中的相关资料和学生做题的进度都可以保存下来,供学生自主编辑和查阅。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微课制作,从选题到整个设计,包括同步练习的编排,都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重新思考,重新构建。在选题上,要目标清晰,选择一个点来设计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对知识体系进行进一步理解和划分。在设计上,教师要充分研究学情,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方法。微课时间较短,这对教师的讲解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易于学生理解。
制作和使用微课也为教师提供了自我提升的机会。通过微课大赛、专家点评等形式,评选出优秀微课作品,供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三、微课的制作要求
1.选题要恰当,内容要精练
微课的选题不能太大,学生要通过学习微课来彻底弄懂一个知识点。因此,微课的知识呈现密度不能太高,不需要讲授太多内容,主要是把一节课的核心内容借助情景式教学、实验演示等手段展示出来。在制作微课时,要考虑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当学生打开微课时,要一下子吸引他们的视线,就像网络游戏一样,用最快的速度吸引住学生,在学生观看过程中要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学生才能自主地去观看和学习。如,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时,可以让学生预习时观看微课“太空授课”,利用短短10~20分钟的时间,学生大致理解了概念的含义,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很主动地投入到第二天的课堂中去。
2.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转换立场
教师不能习惯性地站在“教”的立场上,而要站在学生“学”的立场上来组织教学。既然学生对微课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充满好奇,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地利用这一点呢?微课要快速引入课题,可以设置疑问、引入悬念,也可以通过生活现象或小故事、小实验引入,但无论用什么形式引入,都要力求新颖、有趣、有感染力,与题目相连紧密,快速切题,这样才能转换角度,把课堂“翻转”过来,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服务学生。
3.微课中注重小结,体现完整性
一节成功的微课应该有一个小结作为结尾,利用小结把讲授的内容简明扼要地列成提纲,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知,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减轻他们记忆知识的负担。所以,一个好的小结能对一节微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微课最后的小结要快捷、利落、语言精简、重点突出。
数字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微课不仅仅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分享和借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对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责编 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