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认知课的教学反思

2016-05-30白桦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1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财政金融

白桦

近年来,职教理念的更新引人注目,以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全方位素质教育正在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流。为了帮助学生认知财政、金融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我校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了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认知这门专业课,笔者在从教过程中发现该课程的教学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认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使用教材方面的问题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认知课程开课时间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后的半学期内,通常从11月10日左右开始至次年1月10日前结束,只有其他课程授课时间的一半。教材一直选用的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财政与金融》,该教材共十一章,分财政、金融两部分,涉及财政预算、政府采购、税收收入以及金融工具等内容,偏重理论讲解,半学期时间连一半都讲不完,加上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导致教材使用上的浪费。

2.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作为考查课,教师会在期末时圈出考试范围让学生突击背答案。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平时不重视学习,考试应付,不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中,财政知识偏宏观,金融知识偏抽象,对于较难理解的理论课程,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引入视频播放环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还能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播放中央二套的纪录片《货币》、播放财经新闻评论节目《财经郎眼》等。一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播放视频省事,其实不然,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少,对视频中的很多专业术语不太懂,这就需要教师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及时作出解释,这也对授课教师的课前准备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关注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变化,备好课,才能够在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如果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解释不了视频中的新知识、新内容,就会令学生懵懵懂懂地看视频,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结合实际情况编写合适的校本教材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在短时间内顺利认知财政和金融的基础知识,我们应剔除那些与其他课程相重叠的内容,采用案例导入理论知识的方法,用直观、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解读宏观抽象、不容易理解的财政、金融专业术语,编写适合学情的校本教材。学校要通过对学生展开调查、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思考感悟等渠道收集修改意见,随时对校本教材进行修订完善。

2.改进评价方式

教师应结合每节课内容,提前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以组为单位分配任务,最后按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改善一些学生不专心听课的状况。教师在年终考核时可以选定几个论文题目,让学生完成一篇1000~2000字的论文,然后根据论文的完成情况并结合平时完成任务情况,得出学生最后的成绩。

3.教师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

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利用培训、网络、报刊等,随时随处学习社会生活中新的经济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教学素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人格魅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与现实密切关联的财经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

4.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辩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在活动中主动探究。从问题的精心设计,到视频及案例有针对性地筛选,再到对问题解决思路的剖析,教师都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让学生从机械被动的“学、答”向灵活主动的“学、问”转变,从刻板的“学会”向灵活的“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提高其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责编 陈 颖)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财政金融
清律的基础知识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掌握基础知识
P2P金融解读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