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完善策略

2016-05-30王芳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散文成果高中语文

王芳

阅读能提升学生对文章分析、理解和把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高中生不可缺少的能力。尤其是在新课改后,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散文作品,这些散文一方面能提升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寻求有效的策略来完善散文阅读教学。

一、培养兴趣,提高阅读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恒久学习的无限动力,可以保证学生不间断、持之以恒地对散文展开阅读与学习。带着浓厚兴趣去阅读,学生会集中全部精力领略散文语言、节奏和韵律的优美以及感情的细腻委婉。同时,兴趣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阅读获取,于是阅读效率便大大提升。因此,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抓住散文的基本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散文的极致美,让学生在感受散文清新隽永的风格、不拘一格题材的同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诵读散文,把握文章主旨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抓不住散文的主旨,那么对于这篇散文的阅读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散文背后的东西,从中体会作者写作过程中所寄予的浓厚情感,在把握散文主旨的前提下仔细分析散文的结构和情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散文的写作手法,找到散文阅读的重点。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笔者先让学生去自由阅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疑问与想法,有的学生说:“作者描写的是内心的感受,为什么会联想到描写爱情的《采莲曲》呢?作者为什么会心情不舒畅呢?作者既然要描写荷塘月色,为什么还要描写煤屑路,这是否是偏题?”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了这样的发问,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的收获会更多,久而久之,学生的鉴赏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诵读散文可以促进学生对散文主旨的把握。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省去了学生诵读散文的时间,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浏览一下散文的大致内容,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散文形成正确的认识,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大声诵读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在体悟“散文之形”的同时,也会体悟“散文之神”,这对学生正确把握文章主旨是大有裨益的。对于不喜欢诵读、不愿意诵读的学生,教师应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使其了解散文诵读的重要性,真正热爱上散文诵读。

三、品味语言,体会散文之美

散文的魅力在于语言之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都是散文运用的手法,而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体会散文语言之美以及这些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借助语言在脑海中想象那样的情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所蕴含的情感。其次,教师要将学生从对情节的关注上转向对语言表现的关注上,鼓励学生在日常的文章写作练习中使用类似的语言表达自我情感。如果不对语言进行精细的体会和研究,是无法真正体的教学环境,这些教学元素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提升学生参与探究式学习的欲望。这种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者,从而帮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式学习,并以此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水平与技巧,因此,网络环境不仅为语文阅读探究式教学提供了资料、方法基础,也符合建构主义的主要特征。

一、合理选择阅读材料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材料的选择,需要满足实用性、可行性、可探究性和开放性的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指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据,保证阅读材料能够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行性是指所选择的材料阅读难度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参与探究式阅读的积极性。

可探究性是指为了保证学生在探究阅读过程中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的拓展和探索,要求阅读材料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在互联网中比较容易搜索,以方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开放性原则,是指阅读材料的主题突出、明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结合自身的经验、知识和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对问题展开探究,在探究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收获,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实现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实现的。互联网技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查阅资料开展探究式阅读提供了技术基础。教师在保证阅读材料符合探究式教学要求后,要预先进行教学设计,保证教学资料能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阅览室等获取途径找到,并将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和有效的资料查阅途径告知学生,以方便学生搜集。为了提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内容的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探究效率。

三、分析论证、进行构建

为了让学生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对阅读材料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分析数据的方法,使学生拥有在阅读探究中进行意义构建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资料的查阅和检索,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完成意义构建,从而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目的。在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环境,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从而实现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四、成果展示,完善质量

成果展示是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最后步骤,有效的成果展示,能够巩固学生在探究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阅读质量。教师在学生的成果展示中,要多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并能够从学生的探究阅读成果展示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及时有效的解决。探究式阅读的成果展示,不是仅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的平台,还是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判断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成果展示环节同样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对成果展示的评价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探究阅读的收获进行讨论,以实现提升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只有灵活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资源,才能够达到新课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做好阅读教学的引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阅读方法,以探究式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342300)

猜你喜欢

散文成果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