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校园暴力背后的教育隐忧
2016-05-30王瑶
王瑶
如果不是媒体报道,很难想像花季少男少女们身上会有如此大的戾气。中学生处在心理变化剧烈的青春期,难免会有些叛逆情绪和失当行为。然而,殴打、辱骂、拍摄裸照等做法已是校园暴力的范畴,它与青春期的特殊性有关,但更与各方的教育有关。
当前的教育语境中,几乎所有学生的重心都是学习。一方面,学习、考试、升学的压力很重,当学校没能采取一定措施帮助学生舒缓压力之时,这种压力会越积越多,遇事时很容易失去理性。另一方面,一些学校过分看重成绩,将工作的重心都放在部分优生身上,因此容易忽视那些成绩差、习惯差的学生。这类学生如果放任自流,其不良行为便会“繁增”。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烦恼和压力,而并非每位学生都能从容应对。如,近期诉诸媒体的众多校园暴力事件中,女生频繁参与校园暴力的事实,让民众不得不纠正以往的认知。相比于那些问题突出的男生,“问题女生”受到教师的关注要少一些,青春期的女生心理正发生变化,很容易把事情藏在心里,长此以往,困惑和负面情绪便会越积越多,无法正常释放和排解,在遇到问题时就容易感情用事,失去理智。
另外,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校园暴力出现的另一个因素。一些父母疏于管教,导致孩子性格敏感,受挫能力、承受能力较差;不少父母崇尚“虎爸狼妈”式的教育,从小对孩子严格要求,与子女之间缺少心灵上的沟通,平时无法察觉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以及表现出来的问题,因而无法提前及时地疏导和制止。
总之,校园暴力的频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预防校园暴力,首先要通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抚平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其次,需要家庭和学校加强联系,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成长动态,在学生难以应对自身心理问题时,学校和家庭两方要联手引导、教育,帮学生度过成长中的难关,避免孩子因心理、行为、品性等出现问题而引发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