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丑医生”卖萌耍宝 让笑声来给孩子治病

2016-05-30大海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天小丑病床

大海

“小丑医生”又被称为“梦想医生”,是指专业人士通过滑稽、夸张的表演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用幽默的力量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感和恐惧感。实验证明,“小丑医生疗法”可以减少病人20%的麻醉剂用量,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也有一群这样的“小丑医生”,他们把自己打扮成小丑的模样,通过魔术、鬼脸、说故事等手段,给病床上的孩子送笑声,让缺失的快乐再次回到孩子脸上。

“小丑医生”来了寂静的世界有了笑声

29岁的何倩敏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护士,从2008年进入医院开始,她整天就和这些生病的孩子打交道,看着他们小小年纪却面临生死未知的未来,何倩敏很心疼,总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2013年3月,儿科医生唐远平从意大利学习交流归来,向何倩敏和其他同事介绍了此行最大的见闻和收获。唐远平医生说,在国外的很多儿科病房中都存在着一类特殊的工作人员——“小丑医生”,他们又被称为“梦想医生”,参加者并不是专业的医生,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他们穿着白大褂,戴着红鼻子,打扮成小丑的样子,来到孩子的病床前,通过幽默夸张的表演逗孩子们开心,给那些正承受着病痛折磨的孩子们带去些许欢乐。

何倩敏他们听后一致觉得“小丑医生”的想法特别好,他们当即决定成立一个“小丑医生”小组,目的只有一个:给病房里的孩子送笑声。

唐远平试探性地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内网上发布了《小丑医生招募启事》。招募启事发出去后,他心里很没底,作为在医院里工作多年的医生,他非常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有多么辛苦,同事们平时都很忙很累,一个星期连一整天的休息时间都保证不了,而做小丑医生完全是公益的,有多少人愿意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来接受培训,无偿的做这些事呢?

哪知道,招募启事发出后,很多医生护士都踊跃报名。“小丑医生”团队前期招募了十名“小丑医生”。上岗前,为了更好地摸清孩子们需要什么,待岗的“小丑医生”们请来了广州“心海榕”的首席心理咨询师于东辉和儿童活动专家崔丽霞给大家培训,以便更好地和孩子们打交道。

对这些医护人员来说,最难的部分并不是怎样照顾孩子,而是怎样让他们感到快乐。平时的工作要求他们态度严谨一丝不苟,要抛开平日里的严肃正经,装扮成滑稽的样子逗孩子开心,这是一项不小的心理挑战。医院请来了职业的小丑对他们进行培训,平日里性格内敛的医生们涂着夸张的红脸颊,表演生涩而笨拙,倒先把他们自己给逗乐了。“小丑医生”们还对着网上的视频自学小魔术,请来老师教他们做手工、扎气球,努力弥补着表演方面的不足。

两个月后,何倩敏正式上岗,她第一个逗乐的对象是一个不肯吃药的小姑娘。穿着小丑戏服的何倩敏一出现,顿时吸引了小姑娘的目光。何倩敏滑稽地蹲下来,用小魔术变出一只小小的纸鹤,然后指着三杯口服药说:“你看,这杯黄色的是橙汁,红色的是西瓜汁,黑色的是可乐。你把它们喝下去,病很快就会好了。”小姑娘点了点头,慢慢喝下了一杯药。何倩敏又变出了一朵小红花,别在了她的衣服上:“你真棒!”小姑娘破涕为笑,很快把药都喝完了。

在何倩敏和其他“小丑医生”的努力下,冰冷的病房里终于有了笑声。但很快,何倩敏和同事们都发现一个问题:虽然大部分孩子被逗得很开心,但有少部分孩子始终对他们的接近怀有抵触情绪。经过总结思考,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孩子对“小丑”的形象并不熟悉,接受程度也比较低。“小丑医生”们决定改变形象,他们买来了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卡通玩偶服装。果然,面对这些熟悉的“小丑医生”形象,孩子们的情绪明显高涨了起来。

卖萌耍宝玩魔术让你发现这世界的美好

6岁的小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为身体原因暂时没法手术,已经在医院住了好几个月。小天的父母都是河南人,两人在广州工作多年,刚买了房子欠下不少房贷,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只能拼命赚钱,很少有时间陪他,即使偶尔来到医院,也是交完费用以后就匆匆离去。

小天的病床前只有年迈的奶奶照顾,奶奶来自河南老家,说着一口家乡话,小天经常听不懂奶奶在说什么,两人交流起来有些困难,因此小天经常一个人闷闷地坐在病床上。

何倩敏在听说小天的故事后,一直十分关注他。在得知小天最喜欢看动画片《机器猫》后,何倩敏特意买了一套哆啦A梦的玩偶服装和一个哆啦A梦毛绒玩具,她要去逗逗这个几乎“失笑”的孩子。

一天,何倩敏休息,装扮好后她来到小天的病床前。穿着哆啦A梦服装的何倩敏立刻吸引了小天的目光。何倩敏拿出了特别为他准备的哆啦A梦毛绒玩具,送到他手里,轻声问:“我是哆啦A梦,听说小天小朋友特别听话,打针也不哭,我是特意来给你送礼物的。这个喜欢吗?”小天睁圆了眼睛,一脸惊喜地点点头。

何倩敏笨拙地坐到床头,拿起苹果认真削好,又切成小块,送到小天的嘴边:“以后我做你的朋友,好吗?有什么愿望都可以跟我说,我会想办法帮你实现。”小天咬着苹果点点头。随后,“哆啦A梦”又给小天表演了魔术,小天笑得很开心,中午时吃了大半碗饭。

临走前,小天一把抓住了“哆啦A梦”的手:“哆啦A梦,你还能来陪我玩吗?”何倩敏点点头。

那一次之后,何倩敏经常去看望小天,她从小天的住院记录上看到9月7日是他的生日,而小天的父母在外地出差,不能赶回来陪他。何倩敏和几个“小丑医生”组织的成员商议,要让小天过一个难忘的生日。

9月7号那天,何倩敏和同事们换上卡通玩偶的衣服,何倩敏推着一个平时用来放针剂的小推车,来到了小天的病床前。看着忽然出现的“小丑医生”们,小天一下子愣住了。何倩敏把小车推到小天的面前,掀开盖在上面的布,下面不是平时常见的针管药剂,而是一个大大的蛋糕,蛋糕上哆啦A梦正冲着小天笑。“小丑医生”们拍着手唱起了《生日歌》。小天这才反应过来,露出了羞涩开心的笑容。

几天后,小天的母亲来到医院,一再向何倩敏表示感谢:“孩子生病后,很少笑也很少说话,但自从‘小丑医生来了之后,他话多了,也爱笑了,孩子能这样我们就满足了。”这样的话语让何倩敏的心里暖暖的。

每天不定期的快乐今天你接收了吗

在何倩敏接触过的众多孩子中,5岁的男孩乐乐最让她印象深刻。乐乐患有气管、支气管狭窄,病痛的折磨让敏感的乐乐很少笑,也不爱搭理别人,似乎比一般孩子都冷漠。何倩敏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跟家人闹脾气,妈妈都急哭了,他却像没事人一样,坐在病床上玩他的玩具,好像周遭的一切都跟自己无关。妈妈说,因为心疼孩子的身体,所以孩子要什么他们都会满足,可即使这样,孩子依然不快乐,变着法子找茬。

一个5岁的孩子独自面对多次生死,他心里的害怕也许比一般人都多,而这种恐惧让他忘了笑。回去之后,何倩敏特意买了一捧向日葵手工花的材料,利用休息的时间把它们一朵朵缝好。几天后,何倩敏穿上了跳跳虎的卡通服装,捧着向日葵,一蹦一跳地走到了乐乐的病床前。孤僻的乐乐对她的接近十分抵触,马上拉起被子把头蒙了起来。何倩敏并不气馁,她把那捧向日葵放在病床上,并和乐乐讲起了向日葵的故事,他一开始不声不响地背过身把头埋在被子里,不一会儿就好奇地扭过头来,掀开一个被角,偷偷瞄着何倩敏。何倩敏假装没有看到他,拿出一个气球,熟练地拧成了一只蝴蝶的形状。乐乐好奇地露出小脑袋,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何倩敏。

最后,乐乐终于忍不住开口问她:“打针吃药能把病治好吗?能上学吗?小朋友愿意跟我玩吗?”“当然啦,你和这棵向日葵一样,只要把病治好了,就能出院和小伙伴在一起了。”乐乐闷闷不乐地说:“可是我什么时候才能把病治好呢?”何倩敏说:“只要你勇敢一点,坚强一点,多笑一笑,很快就能把病治好的,病魔最怕爱笑的小朋友啦。”于是,乐乐抱着那捧向日葵,绽开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此后,只要一有空,何倩敏就去看望乐乐,得知乐乐喜欢舞蹈,她就在家勤学苦练,跳给乐乐看。自己能做的不多,能让乐乐多笑一笑,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慢慢地,乐乐的心态好了很多,积极配合治疗,人也开朗起来,病情恢复得也比医生预想的要好,很快便出院回家休养。临走前乐乐特意找到何倩敏,送给她一幅画。孩子用稚嫩的笔法画出的卡通图像是一大片向日葵,旁边还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跳跳虎阿姨,谢谢你。”拿着这幅稚气的涂鸦,何倩敏像捧着一件珍宝。

2015年2月18日,除夕夜。病房里还有一些不能回去过年的孩子,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压抑的气氛弥漫在病房的每个角落,“小丑医生”们自发行动起来,在医院里派发“心愿红包”,每个红包里都藏着一个节目,收到红包的孩子可以指定任何一位“小丑医生”完成这个节目。很快,大家便和“小丑医生”闹成一团,一起度过了这个特别的新年。

目前,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小丑医生”团队已经达到两百多人,大家只有一个心愿,让笑声驱散孩子们的病痛。

猜你喜欢

小天小丑病床
中场休息
幽默的小丑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机械手臂采摘忙
春天
2088年的病床
小丑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勇敢的小丑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