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管见

2016-05-30陈碧清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现代诗品味

陈碧清

诗歌言短意长,这也让诗歌有了自身的独特魅力。从五四运动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诗歌集合中,优秀篇章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体现了这一文体作为中国白话诗歌之先河,以形式自由、内容开放、注重修辞和高度概括的特点,出现在人们面前。如今高中语文对于现代诗歌的讲解只是针对考试,丧失了诗歌本来的意义。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一、挖掘诗歌写作背景

每一首诗的诞生都是作者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当时感情的宣泄。所以,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利于学生对诗歌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诗歌的解读,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首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诗,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写作背景。一方面,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可以对诗歌对作者有详尽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在教师上课讲解现代诗歌时,首先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背景资料进行叙述,然后在整理背景资料的同时,渲染诗歌氛围,将学生带入作者所处的那个年代、那时的感受。

比如,教师在讲解余光中的《乡愁》时,就应该介绍作者在何时何地何种心境写出了这首被海外游子不断吟唱的著名诗歌。首先是社会背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余光中随父母辗转各地,最后考取台湾大学外文系在台湾定居。其次是个人背景,对于二十多年没有回内地的作者,内心有对故土的热忱盼望,于是在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中写了这首《乡愁》。

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故事中挖掘每一首现代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深刻感受作者的写作情境,从而为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做好感情的铺垫。

二、品味诗歌语句

现代诗歌的语言简练,细细品味,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也是品味诗歌的关键所在。一个诗句往往有无限的延伸广度,对事物的描述,总能承载出新的含义。诗歌语言自然是极其精炼优美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张力,不仅对所写的事物进行描述,还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最终达到人与物的有机融合。

教师在对现代诗歌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要对其中的语言进行仔细的阅读,反复品味。这对教师知识的含金量是一个考验。文学功底不同的教师,对于诗歌的解读深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提升自己对诗歌文化内涵的理解,进而带动学生对诗歌的内在理解。

比如,在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中有一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土地的无限留恋,愿意以自身融入大地来滋养它,也隐喻了他甘于奉献自己的生命。

教师对于诗歌语句的解读,也是在向学生展现诗人的内心情感。教师细致品味诗歌并将个人感受传达给学生,亦会让学生感同身受,增强对诗歌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对诗歌有了深层次的感受,也能增强自身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诵读诗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切入点,是诗歌阅读的第一要点。诵读不仅可以让高中生感受到音韵美、节奏美,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诵读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自身与诗人的时空重叠,也能有自己感情的投入。教师在诗歌的诵读中应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的诵读。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教导学生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去诵读。

比如,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要把作者内心中即将与康桥离别之绪、不舍之情表现出来,而且作者是在静默中将离别思绪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诵读的时候要贴近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通过诵读,学生对诗歌所表达情感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

四、合理增加现代诗歌的篇目

由于当前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取的现代诗没有显著的时代性,同时整体的篇幅较少,无法充分地表现出现代诗歌发展的脉络,所以,教师必须选取一些具有时代性的、篇幅适中又能展现出现代诗整体发展脉络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另外,由于高考不再涉及现代诗歌,可能是从缓解学生负担的方面进行考虑,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才不断地缩减现代诗歌在教材中的比重。而作为关注现代诗教学的一线教师而言,必须最大限度地研究和阅读教材。需要注意的是,在诗歌篇目选取过程中,不能因为高考不涉及现代诗歌就在教材中裁剪其比重和篇幅,相反应该以更科学合理的选编态度对待现代诗歌进入高中语文教材。

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每一个高中生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发扬去传承,而高中时代是学生思想充沛,适合学习诗歌的一个时期。语文教师应从诗歌的背景挖掘、语句的细致品味、诗歌的整体诵读三个方面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进行策略研究,让高中生对现代诗歌有全面的感性理解,增强其自身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225300)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现代诗品味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品味桂峰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品味四季
现代诗歌教学新探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联展”评选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