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西方思潮对大学生的冲击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2016-05-30任娟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学生教育

任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受到西方思潮的巨大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和信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也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带来了困难。面对挑战,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才能培养和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西方思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B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76-02

改革开放初期就涌入我国的西方思潮,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于西方思潮的影响,我对理论界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便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西方理论思潮的种类

西方思潮的种类有很多种,不同的研究者的划分也有区别,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有的学者认为目前对我国意识形态影响最大的西方思潮主要是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1]有的学者的研究表明,影响我国的西方思潮是个人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这四种。[2]有的学者则认为意识形态的交锋既复杂又多样,在目前急速全球化的发展事态下,西方思潮有新自由主义论、中国威胁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这四种对我国的不良影响较为明显。[3]有的学者还认为西方抛出的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还有新帝国主义论和消费主义论。[4]有的学者从话语权的角度出发,认为具有挑战性的代表理论是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保守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5]

二、西方理论思潮的实质及其影响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发展如此之迅速,西方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无孔不入,我们要对这些理论深刻剖析,发掘其本质,才能更加看清楚其内在不利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积极的一面,比如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推崇平等对话;但是其又宣扬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削弱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消费主义思潮没有给大学生带来理智科学的消费观念,而是导致了其在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的攀比之风和模仿之风。[6]有的学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西方思潮都是发马克思主义的,有很多理论是伪马克思主义,不漏痕迹的扰乱人的思维,是一些破坏社会安定的消极思潮,这些思潮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非常广泛而隐蔽渗透到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更甚者威胁到了我国政权的稳定。[7]有的学者则认为,西方社会的思潮对我国肯定会产生影响,利在于重视社会的公正公平,重视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关注环境和生态;弊在于非理性的极端倾向和价值的虚无主义、文化的虚无主义倾向,并且具有明显的阶级和政治倾向。[8]还有的学者认为,西方社会的这些思潮有很多负面影响,在部分大学生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使得学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困惑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迷失。[9]

当今社会,西方思潮来势凶猛、势不可挡、影响广泛,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透过现象剖析本质,这些思潮就是要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对此我们要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必然性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的学者认为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为什么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他认为建立的唯心主义本体论的唯心主义真理观,这种为哲学理论基础,提出指导思想的多元论,这不仅仅是思想认识的是非之争,更是一种利益之争。在实质上是要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0]有的学者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由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的政权性质,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共同决定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11]有的学者认为,正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本质,深刻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科学分析中国现实国情之后,所作出的科学的定位,所以必须要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灵魂地。[12]有的学者认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职责。[13]有的学者则认为,我们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因为西方思潮对我国的渗透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渗透的途径和手段更加多样化,方式也具有隐蔽性,所以更加必须谨慎。[14]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决定着其性质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和作用,面临全球化、“西化”和“分化”的挑战,所以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更好的面对挑战。[15]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路径

如何更好的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从具体的方向和路径上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路和对策。

有的学者认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要分析清楚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科学内涵。首先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理论方法的指导,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其次,指导就是规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对象中具有不同作用,切忌以偏概全。[16]有的学者认为,根据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最重要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决反对思想多元化,要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和忠于人民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不能旁落别有用心的他人。[17]有的学者认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关系,正确处理党员职业角色和政治身份的双重关系。[18]还有的学者认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加紧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更重要的一点是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正视新的变化,必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拓展马克思主义。[20]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不会影响我们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思想文化成果。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科学引导。

参考文献:

[1]靳辉明.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3)

[2]戴钢书,黄芳.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3]吴志敏,郭文亮.探析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思潮[J].学术界.2010:(5)

[4]郭明飞.全球化时代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思潮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7:(1)

[5]刘同舫.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

[6]张引.西方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负面影响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1)

[7]傅如良,梁建新.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西方思潮的关联与互动[J].教学与研究.2010:(6)

[8]洪克强,李春才,刘军.现代性批判语境中的西方社会思潮与我们应采取的态度[J].求实.2009:(5)

[9]宋娜,邹居禄.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研究[J].世纪桥.2009:(4)

[10]田心铭.为什么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二论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8)

[11]秋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J].求是.2009:(6)

[12]梅荣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J].高校理论战线.2007:(3)

[13]谢武军,王伟中.关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几个问题[J].红旗文稿2006:(7)

[14][16]吕世荣,周宏.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15][17]谢松明.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18]董亚平,赵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理论月刊.2008:(2)

[19]房玫.关于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并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3)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