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选精工,旧酒新醇

2016-05-30王阳勋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心词李商隐议论文

王阳勋

中图分类号:J5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72-01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当今校园,学生很多都埋头苦读,对于课本材料烂熟于胸,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让学生对于社会热点关注极少,随着高考作文越发针对于时事热点进行作文考查的大方向,如何让学生的作文素材宝库丰富起来,已经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我结合课堂上就李商隐和屈原进行的两次人物素材积累练习从议论文素材加工的误区和议论文素材加工策略的两个角度浅谈自己对于议论文素材加工的教学一些看法。

误区一:不扣话题。

一、顾此失彼,论证片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学生的作文例子:

过度的改变会使人迷失自我。我们总说面对事情要随机应变,但当改变过度后,就可能会在盲目的改变中迷失自我。诗人李商隐的一生都在投靠中度过,年轻时投靠令狐楚,后改为投靠王茂元,再改为投靠郑亚,又改为投靠卢弘。他不断的改变,每次都只能得到短暂的安逸生活,终被他人鄙薄,认为他这种不断的改变是背恩负义、无品行,所以李商隐在他过度的改变中迷失了自我,一生受排挤,仕途坎坷,所以过度的改变会使人迷失自我。

这里说的不扣话题并不是全部偏题,而是过于照顾某一个中心词而忽视了其他中心词。对分论点进行阐释时没有紧扣过度,又引入了盲目,在论述中紧扣改变,却没有紧扣迷失自我这一点,而只是写了被排挤、仕途坎坷,这些与迷失自我都无关系。

二、歪曲形象,硬套素材

坚持能让成功更加稳健。在牛李两党的斗争中,李商隐这艘单薄的小船还是倾覆了,带着他的文思与抱负。他本以为改变可让自己高升,跟着王茂元,也娶了他的女儿。可随着李党势微,他的才华再也打动不了当权者,抱病终生。假如他坚持自己的选择,不为美人,不为高官,想必成功是必然的。可他改变了,不仅是自己的身份,还有志向。于是,望着五十弦的锦瑟,做迷茫的美梦,他只是少了份坚持。

这里的不扣话题不是指没有扣主旨、扣关键词、中心词,而是只是表面上的扣题,但仔细推究深层含义,便发现将李商隐清高自守的形象进行了歪曲,而对成功的定义仅仅局限于才华被当权者赏识,抹杀了李商隐人生中对于操守的坚持,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华美工丽诗风的塑造。因此,所加工后的素材并不扣题,难有说服力。

误区二:不加分析

面对威逼利诱,只有保留自己的良心,方能受人赞赏尊重。乱世浊江葬精魂,爱国诗人屈原长眠于波涛之下。才德之世,竟如此归宿,却只因为“良心”二字。因为良心,所以直面位高权重者的压迫,因为良心,所以敢于直面上谏不顾安危。也正是因为良心,囚而作《离骚》通篇的忧国忧民。而这些都是后人钦佩的缘由。只有良心,才能得到他人赞赏尊重。

这里的分析不是浅显地将话题、中心词套用在论证中,而是要将中心词进行分解或细化,并在分解或细化过程中与人物的经历建立联系。

针对以上误区,我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指导,并总结了四个议论文素材的加工策略。

策略一:紧扣中心,切割素材

我们课本上学习过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无题》《锦瑟》《蝉》《马嵬》等篇目,通过教师的讲解补充,大致可以归纳李商隐的人生经历了三个阶段:1、少年俊才,得到赏识,不讲对仗到词句工丽。2、受到重用到娶王茂元女不受重用,两党执政夹缝中生存。3、壮志难酬,清高自守颠沛流离终其一生。要扣住“坚持能让成功更加稳健。”这一中心论点,可以从李商隐人生的第三阶段以及《夜雨寄北》《无题》对爱情的坚持,收获稳定的爱情和《蝉》中无人怜爱、独居高枝的蝉的自喻对于高洁品质的坚持,收获好的名声方面进行素材加工。

策略二:多例扣题,排比论证

通过切割素材发现有两个例子都符合主题,不管是因为爱情而放弃党争还是因为志向放弃仕途,都是符合主题的,因此可以用排比论证的方式将两个以上的例子进行论述,显得丰富而有层次。

下面看一下学生修改后的例子:

坚持能让成功更加稳健。在牛李两党的斗争中,李商隐这艘单薄的小船倾覆了,但在后世的眼中,他却凭借自己的坚持,将成功牢牢握在手中。不因党争而放弃爱情,坚持自己对妻子的爱,于是才有了让后人羡慕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相守爱情。他坚持的成果不仅体现在爱情上,还体现在个人品行上。面对仕途不顺,他始终坚持守护自己的清高之志,于是才有了让后人景仰的“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高洁品质。在人生的起伏中李商隐用他的坚持将爱情与品行牢牢握住,他是人生的成功者!

策略三:细写一例,诗情润饰

论证过度改变时,可以抓住李商隐的几次投靠对象的变化。论证迷失自我时,可从反面论证他曾经对爱情的坚持和现在变得与妻子聚少离多来证明观点。最后利用诗情润饰,过度的改变,让后人只能在“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的吟叹中寻得那个最真的你。

下面看一下学生修改后的例子:

过度的改变会使人迷失自我。我们总说面对事情要随机应变,但当改变过度后,就可能会迷失自我。诗人李商隐的一生都在投靠中度过,从投靠令狐楚又改变投靠王茂元,再改变投靠郑亚,又改变投靠卢弘。他过度的改变,让他迷失了自己内心中自我最珍视的东西——爱情。过度改变、四处投靠让他与爱妻聚少离多,甚至连妻子的死讯都几月后才知晓,这样过度改变的他是否还记得曾经那个为了爱情而甘愿背上背叛师门骂名的自己,那个爱情至上的诗人。过度的改变,让后人只能在“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的吟叹中寻得那个最真的你。

策略四:主题分解,逐层分析

在扣题的基础上将良心结合屈原的经历细化为为民着想、宁折不弯的良心、不慕荣利、心系苍生的良心,让论证过程更加扣紧分论点的关键词,也显得更有层次。

下面看一下学生修改后的例子:

面对威逼利诱,只有保留自己的良心,方能受人赞赏尊重。乱世浊江葬精魂,爱国诗人屈原长眠于波涛之下,面对强权威逼,他保留自己为民着想、宁折不弯的良心,直言敢谏,无所畏惧;面对富贵利诱,他保留自己不慕荣利,心系苍生的良心,奋书《离骚》,字字铿锵。他虽然在当时困窘寥落,却在死后受万世景仰。所以当我们面对威逼利诱,只有保留自己的良心,方能受人赞赏尊重。

综上所述,如能在议论文素材加工方面给学生更多的指导,相信学生在议论文素材的积累和加工训练过程中也能极大地提高效率,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文本的内涵,做到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中心词李商隐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嘲桃
石榴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Why I ride
简谈“议论文”写作
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朦胧美”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
“中心词+外化亲属称谓语”的多维分析